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1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471篇
基础科学   348篇
  271篇
综合类   2533篇
农作物   428篇
水产渔业   298篇
畜牧兽医   1334篇
园艺   355篇
植物保护   26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71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57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45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9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新疆连作棉田耕层土壤理化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新疆长期连作棉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调查、取样测定的方法,研究新疆连作棉田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土壤理化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棉花产量增加棉田耕层深度、犁底层厚度均呈增加趋势,但不同产量水平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土壤紧实度、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则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产田土壤紧实度在10-46cm显著低于中、低产田,而高产田耕层土壤容重和土壤含盐量显著低于中、低产田,但高产田土壤粘粒较中、低产田有所提高,而一定比例的粘粒有利于提高土壤保水性。高产田耕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含量较高,表现为高产田>中产田>低产田,而速效磷、速效钾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因素来看,单株铃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铃重,衣分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92.
为了了解营养液不同供液量和供液频率对辣椒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洋大帅”为试验材料,采用基质槽培的栽培方式进行试验.试验设置了3个不同供液量(在苗期,每株辣椒每天的供液量分别为W1:300 mL,W2:400 mL,W3:500 mL,开花坐果期每株辣椒每天的供液量加倍,结果期每天的供液量是苗期的3倍)和3个不同供液频率(整个生育期,每天的供液频率维持不变,即T1:2次/d,T2:3次/d,T3:4次/d).结果表明:当供液量为W2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相关性最好;处理W1T2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18.13 kg/m3,但是其产量最低;处理W3T1的总根表面积最大,为754.54 cm3;处理W3T2辣椒生长最好,有最大的株高和茎粗,果实品质与水分利用效率也相对较好.因此,处理W3T2为试验条件下基质培冬春茬辣椒最佳的供液量和供液频率.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白三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白三叶的种植和草坪草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0 mL/L、1.25mL/L、2.5mL/L、5mL/L和7.5mL/L)海藻肥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出苗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藻肥处理白三叶种子均提前发芽,但并未提高其发芽率;白三叶的株高、分枝数、叶长、茎长、地上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均随海藻肥浓度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而根冠比则相反;白三叶生长的最适海藻肥浓度为5mL/L,其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大,分别为1.71g/m2和1.21g/m2。  相似文献   
994.
新疆海岛棉主要育成品种性状特征与系谱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中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性状表现,研究其遗传基础,为资源利用提供支持。【方法】2013~2016年,对58份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资源材料采用同一生态区连续集中种植的方法进行鉴定,研究其性状表现和系谱关系。【结果】枯萎病发病率品种间变异系变数大,达到89.2%,果枝类型次之,为48.6%;株高(13.0%)、始果枝节位(15.0%)、单株铃数(18.0%)、纤维强力(10.7%)、纤维黄度(11.0%)变异系数较高,其他性状变异较小(<10%)。除早期育成的4个品种外,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均为零式果枝类型,平均株高、单铃重、子指、纤维长度、比强度呈逐年代增加的趋势,2010年后增长较为迅速,较2000年品种分别增加13.4%、9.7%、8.1%、5.5%、9.8%,枯萎病抗性显著提高,衣分增加较慢,絮色变白,近年来主栽品种铃期微增,单株铃数、铃重增加,抗病性变强。从系谱看,新疆海岛棉育成品种主要来源于中亚埃及型,其中8763И、5230Ф和2И3、9122И主要分别用于吐鲁番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品种的改良,不同时期突破性的中间材料的注入是新疆海岛棉纤维品质、抗性提升的基础。性状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一致。【结论】中国新疆海岛棉品种近10a育成品种在主要经济性状方面较之前品种提升迅速,特别是铃重、纤维品质与抗病性改良作用显著。育成品种骨干亲本主要来源于中亚国家,早期品种遗传基础狭窄,2010年品种遗传背景较为复杂。海岛棉育种应在优质、高效、可持续的前提下,寻求扩大资源来源途径,挖掘种质潜力,丰富品种类型,为新疆海岛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近年发生的一种与枣花叶病有密切关系的病原真菌。【方法】通过病样采集、病原菌分离、回接证病,以及形态观察和rDNA-ITS序列比对等方法,鉴定病原菌。【结果】从有明显花叶症状和褐色叶斑的病叶以及有畸果症状和褐色斑点的病果中分离获得多个真菌单孢菌株,用针刺法将其接种到枣叶和幼果后出现与田间症状基本相似的褐色坏死斑,确定其对枣叶、果的致病性;该菌病原菌形态特征与头状茎点霉基本一致,3个分离菌株的rDNA-ITS序列与头状茎点霉的同源性达到99%。【结论】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将该病原菌鉴定为头状茎点霉(Peyronellaea. glomerata)。  相似文献   
996.
近年来,和静县哈尔莫敦镇的红枣产业发展迅速,花期管理技术及时、科学、到位,是红枣获得高产的关键。但由于管理技术相对滞后,尤其是红枣花期管理不到位,导致该镇红枣产业发展停滞不前。本文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枣树花期管理技术,以期为和静红枣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 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 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 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 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 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 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998.
粒用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鉴选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高粱耐盐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耐盐新种质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选用20 份高粱种质作为试验材料,采用150 mmol/L NaCl 溶液进行处理,置于人工气候培养室,测定发芽率、发芽势等相关指标;将20 份材料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催芽,用150 mmol/L NaCl 溶液浇灌,以等量的浇水为对照,调查并比较幼苗成活率、生长速率及枯萎指数。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盐胁迫下,‘3438’、‘航天育种SP42’、‘09305R’、‘3560R’品种的发芽率高于对照,其他指标均小于对照。20 份材料中,在芽期鉴选出耐盐材料4 份,苗期筛选出3 份;相关性大小顺序为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植株鲜重>发芽势;20 份材料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中等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品种5 类。确定150 mmol/L NaCl选定为高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标准盐浓度,确定发芽率、发芽势、根长、叶长、植株鲜重可用于高粱耐盐性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播期、密度及施肥对寒地油用型紫苏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SU-5”为研究对象,通过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播期、密度、复合肥施用量3种因素对寒地油用型紫苏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参试因子对寒地紫苏产量的影响是密度>复合肥施用量>播期,寒地紫苏种子产量的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方程为Y=2214.74973+111.16360X1+225.68963X2+190.45268X3-210.46885X1 2-212.67802X2 2-126.52061X3 2-196.87500X2X3。通过方差分析得出,寒地紫苏种子产量大于1 839.38kg/hm 2的理论上组合方案的播期为5月4日,最佳密度为5.0万株/hm 2,最佳复合肥施用量为507.7kg/hm 2。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大黄鱼苗的适宜养殖密度、水质变化趋势与病害防控效果,开展了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进行大黄鱼苗培育试验。投苗规格1.82 g/尾,养殖密度分别为350尾/m~3、400尾/m~3和450尾/m~3,每个密度使用3个养殖桶进行平行对比试验,养殖周期180 d。结果表明:400尾/m~3为适宜密度,其养殖存活率、结束均重和尾日增重分别为83.6%、95.4 g和0.52 g,显著高于450尾/m~3密度组11.2%(该组对应值75.2%,下同)、27.5%(74.8 g)和28.1%(0.41 g)(P0.05);饵料系数1.28,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2.9%(1.66)(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400尾/m~3密度组养殖水体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平均浓度分别为0.115 mg/L和0.037 mg/L,显著低于450尾/m~3密度组25.3%(0.154 mg/L)和41.0%(0.063 mg/L)(P0.05),与350尾/m~3密度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爆发寄生虫病及细菌性疾病。研究表明:采用循环水养殖系统培育大黄鱼苗,具有节水减排、养殖存活率高和生长良好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