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综述了现有亚硫酸盐检测的方法,包括滴定法、比色法、质量法、色谱法、电化学法和酶催化法等,比较了现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建立简便、快速和灵敏的甲醛检测方法成为今后对甲醛检测方法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田间均度、平均密度、频率、相对多度等量化参数明确了小麦田常见禾本科杂草有13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优势种有野燕麦、节节麦、蜡烛草、多花黑麦草等4种;摸清了禾本科杂草侵入麦田的途径主要有随小麦种子传播、自然成熟落入田间、群众人工拔除未能正确处理后又随灌溉水和粪肥进入麦田等。分析了禾本科杂草为害加重的原因有随种传播、单一的耕作制度影响、单一除草剂的长期使用、除草剂使用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农业综合措施防治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3.
调环酸钙对葡萄新梢生长效应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初步证明,在葡萄开花前叶面喷雾调环酸钙可以有效调控葡萄新梢的生长速度和长度,浓度以400~500 mg·L-1较为适宜,低于该浓度,抑制效果不显著,高于600 mg·L-1有的品种会有药害现象发生。试验结果显示,调环酸钙在适合浓度下,可以控制葡萄新梢旺长,缩短节间距离,增加叶片数量和枝条粗度。  相似文献   
14.
氨基寡糖素对辣椒病害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2.0%氨基寡糖素防治辣椒疫病、病毒病和枯萎病,结果表明,在疫病、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施,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9.03%—73.91%和81.36%;枯萎病发病后喷施,病株率得到有效控制。防治疫病最佳使用浓度为500—800倍液,防治病毒病、枯萎病最佳使用浓度为500倍液。  相似文献   
15.
基于ESAI的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进行评估,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收集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土壤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数据,借助RS和GIS平台,实现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评估的空间化和数字化,在此基础上分析荒漠化的成因,构建荒漠化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环境敏感性区指标(ESAI)的荒漠化风险评估模型,分析荒漠化风险程度的空间格局,探索黄土高原不同区域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结果](1)基于土壤、气候、植被3种要素的环境敏感区生物物理指标显示:黄土高原大约1/4的区域(25.2%)为高风险区,属于严重荒漠化,几乎2/3的区域(62.8%)是轻微荒漠化,11.5%的地区为潜在荒漠化,只有0.5%的地区无荒漠化现象;(2)加入人类诱发因素后,改变了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区的原有格局。其中,极低、低度和极高度敏感区减少了5.6%,1.1%和3.8%;与此同时,较低和较高度敏感区增加了4.4%和4.5%。[结论](1)该模型能很好地说明黄土高原荒漠化风险的空间分布格局,其荒漠化程度由西北向东南地区逐渐减弱;(2)人类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长期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缩小了不同程度荒漠化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主要针对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发生实际,开展了麦田化学除草的施药器械和除草剂的田间筛选试验,明确了使用有扇形雾喷头的W S-16手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采用单侧平行推进法施药,药液附着率高,能显著提高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麦喜、麦田青、巨星等是防除关中灌区冬小麦田阔叶杂草的有效药剂,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相同用药量下以冬前防除效果好于春季。  相似文献   
17.
选用哒螨灵等4种杀螨剂开展田间试验,明确了哒螨灵、噻螨酮、唑螨酯和螺螨酯是控制苹果叶螨的有效药剂。唑螨酯能快速控制活动态害螨,速效性好;噻螨酮和螺螨酯药效发挥较唑螨酯慢,但防效稳定,持效期长。苹果开花后害螨数量增长缓慢时选用噻螨酮或螺螨酯,压低基数;进入果实膨大期害螨数量激增时使用唑螨酯或哒螨灵,迅速压低虫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