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58篇
农学   122篇
基础科学   115篇
  116篇
综合类   531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10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李茂福  杨媛  王华  刘佳棽  金万梅 《园艺学报》2017,44(10):1949-1958
以月季‘月月红’(Rosa chinensis‘Slater’s Crimson China’)花瓣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鉴定到1个Rcb HLH基因的c DNA全长序列,并研究了其生物信息学特征、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与MYB和WD40的互作关系。序列分析表明,Rcb HLH的开放阅读框长2 112 bp,编码703个氨基酸,基因登录号为KY783912。结构域序列分析显示,Rcb HLH为一个保守的N端含有碱性氨基酸的DNA结合区、C端含有α螺旋–环–α螺旋的b HLH蛋白。对Rcb HLH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Rcb HLH与草莓及其他蔷薇科植物的b HLH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组织特异性实时定量RT-PCR分析揭示Rcb HLH基因主要在花瓣中表达。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Rcb HLH能与Pav MYB和Pav WD40相互作用形成MYB-b HLH-WD40复合物。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cb HLH的功能鉴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
23.
成渝地区葡萄园营养状况初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渝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葡萄园内进行了叶样和土样采集分析,结果表明:与标准值对比,大部分葡萄园内叶片中营养元素P与Mg含量水平较低,微量元素Mn与Fe含量水平则偏高;在大量使用有机肥的葡萄园内,土壤中速效性的营养元素N、P、K含量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4.
为了做好精细化预报服务工作,准确、客观地反映森林火险等级状况,排除人工查表推算误差和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特编制红河州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平台,有效地提高了预报准确率,还能够减轻日常工作业务量,在地(市、县)级气象台站具有推广和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牧草物候期对其脂肪酸组成和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关系,本研究在甘肃省甘南牧区选取平均体重为(234.9±10.5) kg的10头带犊甘南牦牛作为研究对象(自然放牧),分别于牧草返青期、盛草期、枯草期采集试验牦牛采食牧草、乳和瘤胃液,分别测定瘤胃液、牧草中脂肪酸及乳脂中共轭亚油酸组成,并分析其相关关系,以期探明牧草物候期对牦牛瘤胃液和牧草中脂肪酸组成与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P<0.05),盛草期牧草中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总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P<0.05),盛草期放牧牦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异构体c9t11、共轭亚油酸异构体t10c12和共轭亚油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草期(P<0.05);物候期显著影响了牦牛瘤胃pH值、乙酸、丙酸、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P<0.05),盛草期牦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挥发酸和反式11-油酸含量显著高于返青期和枯黄期(P<0.05);牧草粗蛋白、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单宁酸、总脂肪酸和瘤胃液pH值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粗纤维和粗灰分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和瘤胃总挥发酸(TVFA)与放牧牦牛乳中CLA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乳酸菌正在被广泛开发和利用,对于动物机体肠道菌群的稳定、食品风味的改变以及一些保健药品的研发具有重要作用.本试验建立在大鼠高脂血症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乳酸菌的调节,了解对血脂、肝酶、肾功及血清激素指标的影响,为乳酸菌保健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研究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 μg/mL)单宁酸培养42 h后,检测COCs的扩散程度和卵丘细胞扩散指数,统计COCs的体外成熟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的水平,并统计孤雌激活及体外受精胚胎48和168 h的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总细胞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单宁酸组卵丘细胞扩散指数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GSH和GDF9水平显著提高(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单宁酸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1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细胞数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0 μg/mL单宁酸可通过提高卵丘细胞扩散能力及GSH和GDF9水平、降低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改善猪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提高孤雌胚胎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28.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地提取物对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分组设计,选用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6组饲喂基础日粮,于14日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每组分别给予以下处理:生地提取物添加组(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3g/L生地提取物;黄芪多糖组(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mL/L黄芪多糖;免疫不给药组(Ⅴ组),接种H9亚型禽流感疫苗并饲喂基础日粮,空白组(Ⅵ组),不免疫H9亚型禽流感疫苗只饲喂基础日粮。药物添加期为7d,对鸡群在14、21、28、35、42、49、56日龄进行心脏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溶菌酶以及IFN-α、TNF-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7周采样周期内,与空白组相比,黄芪多糖和生地提取物的添加能不同程度的促进雏鸡白细胞的增殖,提高溶菌酶和IFN-α、TNF-α的含量(P0.05)。其中,中药添加组(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较空白组(Ⅵ组)的白细胞数目有显著增加(P0.05),而中剂量组(Ⅱ组)与黄芪组(Ⅳ组)无显著差异(P0.05),35日龄时中剂量组和黄芪组较高、低剂量组(Ⅰ组)能显著增加雏鸡溶菌酶和TNF-α的含量(P0.05),14日龄~28日龄,生地提取物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黄芪组的IFN-α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组(Ⅵ组)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生地提取物具有增强雏鸡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增强剂,建议生地提取物在雏鸡日粮中的添加剂量以2g/L为宜。  相似文献   
29.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育肥金华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脂质代谢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为(59.2±5.3)kg的健康金华猪2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猪,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料,姜黄素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300 mg/kg姜黄素,试验预试期7 d,试验期4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300 mg/kg姜黄素对育肥期金华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饲料中添加姜黄素降低了育肥期金华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耗重增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姜黄素降低了金华猪的背膘厚和背部脂肪脂肪细胞大小(P<0.05),还提高了肌内粗脂肪含量和眼肌面积(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姜黄素下调了金华猪背部脂肪中脂肪生成相关基因PPARG、CEBPA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且提高了背最长肌中PPARG的mRNA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添加姜黄素对育肥期金华猪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金华猪盲肠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布劳特氏属(Blau...  相似文献   
30.
夏大豆齐黄29号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黄29号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济3045作母本、潍8640作父本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高油、抗病虫夏大豆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30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