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9篇
综合类   4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41.
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燃烧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近一步实现秸秆致密成型燃料高效燃烧的合理利用,该文选用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进行燃烧动力学分析,通过对玉米秸秆在不同粒度(1、0.25 mm)和不同升温速率(10、20、40℃/min)进行热重分析,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出不同实验水平下的热重、热重变化率及差热,利用热重和热重变化率计算出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 最后得到玉米秸秆的热解动力学方程。研究表明: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的燃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燃料吸热失水反应、挥发分析出和燃烧反应及固定碳的燃烧反应3个阶段,升温速率和样品细度的变化对燃料的活化能及最大失重速率有一定影响,玉米秸秆致密成型燃料的活化能在升温速率为20℃/min时最大。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实际热解过程分析以及燃烧设备的设计参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2.
全球性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全球性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析了全球性大气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了控制全球性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玉米秸秆打捆燃料燃烧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根据玉米秸秆捆烧特性,设计出整体玉米秸秆打捆燃料燃烧差热试验台。通过对玉米秸秆打捆燃料在不同供风温度(18℃、90℃)和不同供风量(过剩空气系数α分别取值0.7、1.1、1.5)工况下进行热重测试分析,建立了燃烧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求解出热解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研究表明:玉米秸秆打捆燃料燃烧的热重曲线、微商热重曲线总体变化特征是相似的,燃烧前期燃烧速度变化较快,中期逐渐变慢,后期趋于平稳;分析了燃烧温度和供风量对秸秆打捆燃料燃烧速度的影响,实现合理配风下的控温燃烧,挥发份的析出速度均匀适中, 燃烧相对平稳;捆烧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完善了生物质打捆燃料的燃烧理论,可供有关生物质打捆燃料打捆设备及燃烧设备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4.
太阳能干燥皮毛制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皮毛制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太阳能干燥皮毛的工艺进行了实验,测出了太阳能干燥皮毛的特性曲线,通过分析确立了太阳能干燥皮毛的可行性,从而为大规模工业化利用太阳能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5.
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炉干燥玉米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行设计的生物质成型燃料热风干燥系统进行了玉米薄层干燥试验,试验证明该热风干燥系统能满足玉米的干燥要求,在相同初含水率和供能情况下,影响干燥速度和干燥质量最显著的因素是风温,其次是风速;玉米种子干燥温度不宜大于60℃,否则由应力造成的玉米种子爆裂现象将超出种子质量要求的范围。  相似文献   
46.
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大豆油生物柴油中各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确立了分析条件.结果表明,5种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在4~32 g·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 8);平均回收率在98.28%~101.8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1%;各脂肪酸甲酯的变异系数在0.17%~1.59%.  相似文献   
47.
针对生物质能作为辅助能源用于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供冷的适配性,以已搭建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驱动吸附式制冷试验台为研究对象,试验研究了双热源联合运行供能耦合的可能性。采用MATLAB软件动态模拟了双热源串、并联运行工况,并借助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串联运行时,按照模式2工况循环流动,可较好地实现系统热量的传递;并联运行时,通过对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适配性研究,结合系统末端供冷需求和经济运行模式分析,得出太阳能与生物质能联合供能的最佳回水流量分配比值范围为0.5~0.6,提出适宜于双热源联合供能3种经济运行模式。研究结果可为改善制冷系统性能的稳定性、实现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的有效结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灶结渣特性及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生物质成型燃料专用炉灶为燃烧设备,以玉米秸秆成型燃料为试验燃料。研究了过量空气系数、炉膛温度、燃料层厚度、燃料粒径对燃料结渣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成型燃料炉灶工作时的最佳工况为过量空气系数口。为1.5,最佳工况下结渣率为3.5%,具有轻微结渣性.生物质成型燃料在炉灶的燃烧中,结渣率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炉膛口。的增大、燃料层厚度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9.
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孔隙率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制的孔隙率测定装置对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的孔隙率进行测定,并进行了燃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孔隙率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本身的孔隙中含有的空气对燃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10~20 MPa压力下,玉米秸秆成型燃料具有较好的压缩成型性能和燃烧性能,符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50.
根据GB/T1572-2001燃料结渣特性测定方法和GB/T476-2001燃料灰渣分析方法及有关不同判别法则,对木屑成型燃料燃烧的结渣特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木屑成型燃料具有轻微结渣与沾污倾向,可作为多种炉用燃料,以实现燃烧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燃烧,从而为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