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6篇
  19篇
综合类   4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提出了节柴砖瓦窑设计的理论依据及方法,并设计了LHY-Ⅱ型的节柴砖瓦窑,通过应用表明,该砖瓦窑具有烧制蓝色或红色砖瓦的功能,具砖瓦质量好,热效率高,节柴达50%以上,造价低,操作简单,在我国农村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秸秆成型燃料锅炉的研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根据秸秆成型燃料特性,通过设计和试验研制出适合于秸秆成型燃料燃烧的专用锅炉.锅炉采用双层炉排结构,具有消烟除尘作用,燃烧效率高,气体及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小,排烟中的烟尘含量,氮氧化物及SO2含量低,符合国家锅炉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4.
不同处理麦秸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求不同地区秸秆用于厌氧发酵产沼气的最佳途径,本文采用5种处理方案进行了麦秸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结果表明,没有养殖业的地区采用秸秆粉碎并添加发酵菌剂作堆沤处理较好,或者多加正常发酵的老沼液;养殖业欠发达地区采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各占一定比例的办法较好;养殖业发达地区仍提倡采用纯粪便发酵产沼气。  相似文献   
75.
大粒径生物质成型燃料物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华北产量较大的玉米秸秆、大豆秸秆为原料,采用H PB-III改进型生物质秸秆成型机,就大粒径秸秆粒度、含水率等对成型密度、抗水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原料含水率在8%~15%时均很容易压缩成型,在12%左右成型效果最佳,成型密度接近或大于1g·cm-3。经抗水性试验发现其耐水浸蚀性能好,玉米秸秆成型燃料最长达300h,便于储存、处理及运输。从成型燃料专用燃烧设备燃烧试验看到,该成型燃料燃烧充分,燃烧效率超过98%,最高燃烧温度1100℃以上,燃烧过程飞灰少,不结渣或轻微结渣。  相似文献   
76.
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的试验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特性、燃烧设备热力特性及作者设计燃烧设备实践与经验,提出了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在特制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上,采用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 15317—1994)、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0—200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和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 5468—91),按4种工况试验确定出单层炉排和双层炉排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主要设计参数,从而为生物质致密燃料燃烧设备设计及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应用牛顿性和非牛顿性的试验体系对SMⅢ型内循环气升式生化反应器内的能耗分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体系的密度为1 000~1 700 kg.m-3,粘度为0.000 1~0.27 Pa.s,试验气量为2~6 m3.h-1.并根据测定的气含率和循环液速,对反应器内各部分的能耗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并根据能耗分布对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8.
新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的正反平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进行正、反平衡计算和分析,得出新Ⅱ型生物质成型燃料热水锅炉的主要损失部位和参数,用反平衡效率分析得知燃烧不可逆损失最大,约为69.93%,其次为传热不可逆损失,约为14.50%,并用可避免损失概念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表明采用可避免损失概念后,燃烧部位、传热部位、排烟部位的实用效率分别为42.6%、86.2%、9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