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0篇
林业   30篇
农学   86篇
基础科学   62篇
  50篇
综合类   385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9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为探明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对李冷藏期间褐变与软化的影响。本文以‘冰脆李’为试材,采用0.5μL/L 1-MCP熏蒸处理12 h,分析其对‘冰脆李’采后冷藏期间生理、生化及果胶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0.5μL/L 1-MCP处理能显著延缓‘冰脆李’果实的腐烂速率,抑制呼吸速率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酚类物质氧化,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延缓水溶性果胶和共价结合果胶的增加,从而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综上所述,0.5μL/L 1-MCP处理可有效延缓‘冰脆李’冷藏期间软化与褐变,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912.
互联网+的现代茶产业技术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智慧茶园作为茶产业发展进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智慧茶园技术在智能监测、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质量安全溯源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该文就智慧茶园技术在各地茶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新信息化技术与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新技术在茶园中的创新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913.
为获得家蚕抗菌肽葛佬素2(BmGloverin 2),并研究其在家蚕抗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以经BmNPV诱导的3龄3日家蚕中肠cDNA为模板,根据GenBank上BmGloverin 2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出去除信号肽部分(1—18 aa)的BmGloverin 2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pET28a(+)-BmGloverin 2,对含有pET28a(+)-BmGloverin 2重组质粒的菌株诱导表达,然后对抗菌肽重组蛋白进行Ni-IDA亲和层析、透析及浓缩过滤以获得高浓度目的蛋白;并采用抑菌试验检测BmGloverin 2重组蛋白生物活性;最后,将具有生物活性的BmGloverin 2重组蛋白和BmNPV混合处理4 h后喂食家蚕,并以直接喂食BmNPV和无菌水处理为对照组,以检测BmGloverin 2对BmNPV感染家蚕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克隆BmGloverin 2基因,并构建重组pET28a(+)-BmGloverin 2;在37℃、0.5 mmol/L IPTG条件下诱导表达可获得大量BmGloverin 2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914.
针对毛乌素沙地土壤肥力低下、保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以中科羊草为指示作物,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1∶2,即EC-T1、1∶1,即EC-T2和2∶1,即EC-T3)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风沙土物理结构。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7.55%、2.04%和0.93%,容重分别降低4.13%、4.65%和2.46%,孔隙度分别提高6.79%、5.10%和3.95%;②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化学性质。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的pH分别降低1.27%、2.51%和2.33%,有机质含量分别提升98.33%、148.33%和133.33%,速效钾分别提高49.58%、66.73%、41.09%,有效磷分别提升38.92%、64.32%、58.38%,水解氮分别提升148.82%、150.39%、196.20%;③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能显著增加中科羊草株高、生物量及叶面积。与对照相比,EC-T1、EC-T2和EC-T3株高分别提高5.36%、11.37%和11.71%,生物量提高9.03%、42.88%和73.86%,叶面积提高54.09%、57.55%和96.86%。④施用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的处理得分均高于CK,蚯蚓肥复配土壤调理剂配比2∶1的处理综合改良效果最佳,得分为2.20。  相似文献   
915.
为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黄沙资源,对黄沙进行改良,制备适合辣椒生长的新型黄沙基质块。研究测定黄沙基质块的总氮含量、pH、EC值、力学性能,考察基质块对辣椒苗期以及定植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沙基质块氮素释放速率在第7周时养分释放率达到74.4%,基质块3种酶活性分别比基质高60.5%、69.1%、62.4%。采用分段掉落且第一次掉落高度高于第二次掉落高度的方式移栽,可有效降低基质块的损伤。定植后基质块培育辣椒幼苗生长状态优于黄沙基质培育辣椒。基质块培育辣椒其中所含的辣椒素、维生素C、可溶性糖、粗纤维、氨基酸含量分别比基质培育高28.57%、29.2%、3.31%、10%、20.41%。该黄沙基质块能缓慢释放养分,能为幼苗以及定植后的辣椒生长提供营养,且栽培作物生长状况及品质都显著优于普通基质。  相似文献   
916.
以嫁接茄子植株不同器官(根、茎、叶)为试材,用丙酮分别对其进行浸提,采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与人工接种病原激发病害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茄子幼苗期(2叶1心)在其诱导处理(灌根)后对植株病株率、病情指数以及诱导抗性效果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中对茄子黄萎病进行绿色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自然病原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丙根、丙茎与丙叶诱导处理后茄子植株病株率与丙CK相比分别降低31.82%~100.00%、18.21%~33.74%、9.90%~66.93%,病情指数分别降低34.40%~100.00%、18.98%~52.65%、10.03%~56.86%,平均诱导抗性效果达到76.33%、64.88%、58.44%,与丙CK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在人工接种病原菌激发病害试验中,经过丙根、丙茎与丙叶诱导处理后茄子植株病株率与丙CK相比分别降低16.89%~41.99%、13.40%~25.57%、8.06%~19.20%,病情指数分别降低19.00%~46.23%、11.36%~32.59%、6.52%~42.97%,平均诱导抗性效果达到68.70%、63.32%、62.48%,与...  相似文献   
917.
以北美香柏2年生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选取吉林省内6种典型土壤类型进行栽植试验,对试验苗木的形态指标、生物量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土壤类型中T4(草甸暗棕壤)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土壤透气度、pH均在适宜范围内,其培育的苗木质量均高于其他5种土壤类型。  相似文献   
918.
为探究转录因子TaMADS2在小麦抗叶锈病中的功能,以TaMADS2基因在亲和/非亲和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上调表达,且在非亲和组合中上调表达时期较亲和组合更早为依据,利用BSMV-VIGS技术沉默‘中国春’‘郑麦9023’中TaMADS2基因表达,观察TaMADS2沉默植株的表型以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表明:在接种叶锈菌后,TaMADS2基因沉默植株较对照相比叶锈菌感染加重,单侵染点处活性氧积累面积减小,菌丝长度增加,发病面积增大,促进了病原菌的生长,减弱了植物的抗性反应;通过qRT-PCR分析发现在叶锈菌侵染早期,病程相关基因TaPR1和TaPR2的表达水平下调。综上,TaMADS2基因可能通过调控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正向调控小麦对叶锈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919.
甜菜收购质量管控与以质论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菜作为重要的糖料作物在中国种植已有100多年,但甜菜收购一直没有根据甜菜含糖率确定甜菜价格,而根据甜菜含糖率的多寡来确定甜菜价格在国际上是通行做法。甜菜制糖企业应制定甜菜收购质量标准,以此综合评定甜菜块根的切削质量、外观质量和品质质量,合理扣除杂质、残土等,并根据块根含糖率确定甜菜价格,实行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在执行甜菜收购质量标准时要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科学检测,减少人为干预,增加透明度,增加甜菜种植户对甜菜质量检测的认可。实行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可以有效地解决糖厂高价收购低含糖率甜菜问题,同时可以改变农民只重视甜菜产量不重视含糖率的习惯,在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考虑增加甜菜含糖率的措施,优化种植模式。未来,随着甜菜种植规模化和品质分析检测技术的进步,甜菜收购以质论价必将在中国甜菜制糖企业展开。  相似文献   
920.
为了发现高活性的除草化合物,设计合成了29个N-(5-(3,5-二硝基苯基)噻唑-2-基)-2-苯氧乙酰胺类衍生物(Ⅵaa~Ⅵbc),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认其结构。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化合物Ⅵaa的空间构型。以单子叶植物稗草和双子叶植物生菜为供试靶标,采用平皿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稗草和生菜的生长抑制率达70%以上;整株茎叶喷雾法测定结果表明:在375 g/hm2下,化合物Ⅵam、Ⅵas、Ⅵat、Ⅵav和Ⅵaw对生菜的鲜重抑制率达80%以上,其中化合物Ⅵas的抑制率为100%。作物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750 g/hm2下,化合物Ⅵas对玉米、高粱、水稻、大豆、亚麻和油菜均有不同程度的药害,但对高粱的药害程度最小,明显低于对照药剂2,4-D。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用18.17 g/hm2的化合物处理生菜叶片72 h后,叶片叶绿体被膜扭曲变形,叶绿体基粒片层排列散乱,部分类囊体发生断裂。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化合物Ⅵas对过氧化氢酶(CAT)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