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比较研究了对多菌灵、乙霉威表现不同抗性的番茄叶霉病菌菌株的可溶性蛋白和酯酶的电泳图谱。4种类型的菌株分别为: 对多菌灵、乙霉威均表现敏感(SS); 对多菌灵产生抗性, 而对乙霉威敏感(RS); 对多菌灵敏感, 而对乙霉威产生抗性(SR); 对二者均表现抗性(RR)。结果表明, 对多菌灵、乙霉威产生抗药性的田间突变菌株, 其可溶性蛋白质电泳图谱中谱带数均比敏感菌株明显减少; 抗乙霉威的菌株, 其酯酶电泳图谱类型均与其相应的敏感菌株的酯酶电泳图谱类似, 两者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个别酶带强弱的变化, 酶带种类及酶带数差异极小; 对多菌灵抗性菌株酯酶电泳图谱中都存在一些抗性菌株特有的酶带, Rf0 .39、Rf0 .47、Rf0. 61, Rf0. 65、Rf0. 61五条酶带为抗多菌灵叶霉菌株所特有, 这些酯酶带的出现可能与抗性的产生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02.
小麦种衣剂质量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农药行业标准,结合小麦种衣剂特点及企业生产实际,对研制的小麦种衣剂进行质量检测,经对其pH值、悬浮率、成膜性、包衣均匀度、脱落率及低温稳定性等质量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该种衣剂(10%吡虫啉.4%农抗120)各项指标均符合生产标准,产品的稳定性、成膜性及安全性均较好,符合种衣剂剂型要求。  相似文献   
103.
内生环状芽孢杆菌Jcxy8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出的内生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culan)Jcxy8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及防病的生理生化机制,采用平板打孔法测定了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的拮抗力。结果表明:菌株Jcxy8对灰霉病菌的抑菌圈直径为35.6mm,抑菌圈边缘的产孢抑制率达到66.9%。当菌株培养滤液浓度为40%时,病菌孢子萌发完全被抑制。镜检发现抑菌圈周围的菌丝(或芽管)细胞消融,生长扭曲,中间或顶端膨大成泡囊状。Jcxy8菌株与灰霉病菌同时处理的番茄果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比清水对照处理高12.7%,比单独接种灰霉病菌处理高39.1%;SOD、POD、CAT活性均较只经病菌处理低;O2-产生速率比清水对照和病菌处理低,而比菌株Jcxy8处理高。说明菌株Jcxy8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诱导抗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辣椒内生放线菌Lj20活性代谢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萃取、层析等方法对辣椒内生放线菌Lj20菌株的发酵液进行了初步分离,并测定了其抑菌活性.Lj20菌株粗提物的抗茵谱测定试验表明:用石油醚萃取后的粗提液对番茄灰霉病的抑制率最高,达78.71%,故选择石油醚为Lj20菌株发酵液的最佳萃取剂;Lj20菌株粗提物对多种病原真菌都有抑菌活性,其中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97m9·L-1,且高于速克灵和百菌清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Lj20菌株粗提物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叶面喷施保护作用明显优于拌土保护作用;100mg·L-1的Lj20粗提液叶面喷施24h后的保护效果最好,防效为97.32%;500mg·L-1的Lj20粗提液在多种作物上施用后都未见药害产生.通过硅胶柱层析和硅胶薄层层析得到了7种活性组分,其中3号组分的抑制率最高,为88.12%.  相似文献   
105.
辣椒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和拮抗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健康辣椒体中分离得到3株植物内生放线菌。利用插片法和埋片法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并且通过对3株植物内生放线菌的对峙培养和抗菌谱测定得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Lj20,对其进一步采用明胶液化、牛奶凝固和胨化、淀粉水解和产纤维素酶能力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Lj20及其发酵液对11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其中Lj20的发酵液对向日葵菌核病的菌丝生长抑制率高达88.2%;初步鉴定Lj20属于金色链霉菌抗异亮氨酸变种(S.aureusvar.antiisoleucicusWangetal.)。  相似文献   
106.
概念性土壤侵蚀模型的建立及在紫色土小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性土壤侵蚀模型在描述流域基本过程的同时对参数要求较低,现有概念性模型中计算产沙所需参数主要靠律定或借鉴经验值。该文介绍了1个无需流域出口产沙量长序列观测资料来律定且能适用于研究流域的概念性土壤侵蚀模型。模型中引入了分布式水文模型WetSpa Extension作为水文模块,结合流域内试验小区上建立的流量—产沙量经验关系计算侵蚀量,再结合泥沙输移比构建起产沙模块。通过在紫色土地区小流域的应用表明,模型能够得到较合理的流域出口产流量、产沙量以及侵蚀率的空间分布等模拟结果,在没有试验小区的邻近流域地区也具有推广性,且能作为评价水保措施效益的有力工具。该概念性模型对于流域出口泥沙资料稀少的地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协助流域管理的 潜力。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体组织内普遍存在各类内生菌,这些内生菌有的可提高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抗逆性,有的可抑制或延缓植物病原菌的侵染危害,而且它们定植于植物体内,不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传统生防菌的防病效果更稳定和持久。  相似文献   
108.
番茄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防治以其安全、高效及无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重要途径。植物内生细菌在植物体内具有稳定的生存空间、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1]。番茄灰霉病和叶霉病是番茄重要病害,多年来一直依赖化学药剂防治。据报道,这两种病害的生防菌株主要是从土壤中分离的,与植物内生细菌相比,这些“外来”微生物在与植物根际土壤中大量习居微生物的竞争中难以占居优势,田间防治效果大多不明显甚至无效。作者从健康番茄植株体内分离内生细菌,筛选出对灰霉病菌和叶霉病菌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以期探索新的生物防治途径。1材料…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对峙培养和显微观察方法,对采自山西晋中、运城、临汾、长治、大同等5个地区的92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2个菌株,根据其营养体亲和性初步划分为7个不同的菌丝融合群(AG1、AG2、AG3、AG4、AG5、AG6、AG7),而且不同地区融合菌群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晋中分布有4种类型(AG1、AG2、AG3、AG4),运城3种(AG1、AG3、AG5),临汾4种(AG1、AG2、AG3、AG6),长治4种(AG1、AG2、AG5、AG7),大同3种(AG2、AG3、AG6),其中AG2分布最广、数量最多,为山西境内分布的灰葡萄孢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10.
双效灵是一种新型的氨基酸类杀菌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它对西瓜枯萎病菌无明显的抑制菌丝生长作用,但对其小孢子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EC50为75.3ppm。用它浸种后对西瓜幼苗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幼苗主根长度增加,侧根数增多,幼苗平均株高显著高于对照,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