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正>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通过收看大会直播,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会后又通过自学、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总书记总结的改革开放40年的十个"始终坚持"和40年改革开放积累的宝贵经验即九个"必须坚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进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对饲养状态下猕猴疾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贲昆龙,1978;陈德蕙1965;Ruch.T.C1959等),但对猕猴自然种群的疾病调查较少,为了配合南湾猕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本次对1984~1985年期间,在海南岛南湾自然保护区,对猕猴自然种群的体外,肠道和血液寄生虫以及呼吸系统疾病作了调查,现予整理报道。  相似文献   
13.
海南坡鹿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海南坡鹿(Cervus eldi hainanus)又名“梅花鹿”、眉角鹿、泽鹿。种的分布范围局限于越南、泰国、缅甸和印度。海南坡鹿为我国海南岛所特有,是我国珍稀的热带鹿种。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特别是过度的猎杀,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以致濒危,亟待挽救。我们自1964年以来,曾多次对坡鹿的分布、数量以及生活习性等进  相似文献   
14.
对猕猴等灵长类动物自然种群生态学的研究过程中,都有赖于接近动物,有赖于对个体的识别,这就提出了人工半驯化和个体标志问题。人工半驯化猴群不仅方便生态学观察研究,也有利于保护动物,及时掌握动物资源消长情况,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动物资源。一、猕猴的人工半驯化最早对灵长类动物的自然种群进行人工半驯化的是英国灵长类学家珍尼·古多尔,她于六十年代初在非洲研究黑猩猩时就是利用所谓的“香蕉俱乐部”来引诱接近黑猩猩的。她利用黑猩猩大卫不畏人的特点。对大卫重点开展工作。以让其起到带头作用。加速接近黑猩猩、在古多尔默默无闻地研究黑猩猩的同时,1962年日本地谷野猿爱护会成员研究日本猴时也是利用饵场引诱猕子进行观察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顺义县的土壤分布状况,选择典型小区,利用回灌井进行地下水回补的入渗试验,分析入渗性能;利用试验数据确定渗透系数,经比较与其它方法得到的值相近;分析了不同降深对入渗量的影响,用最小二乘法拟合降深和回灌量的关系表达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