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5篇
  6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果子狸病毒性肠炎(MEV)是由肠炎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泛白血球症或传染性肠炎.其特征是胃肠粘膜的炎症和坏死变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对生产危害很大.1998年9~10月,商州市郊区某养殖场果子狸发生病毒性肠炎,死亡49只,死亡率31.2%.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1 原因及症状 1.1 原因该场位于商州市东郊,饲养果子狸137只,1998年8月低价从外地购进20只种兽,由于圈舍有限,新进种兽在进场前未经检疫隔离观察和防疫,与原种群混养.9月中旬呈散发流行,未引起重视,9月下旬,部分圈舍果子狸出现拉稀、厌食现象,以当年育成兽(体重2~3.5kg)较多,病程7~14天,并开始死亡.9月底,全群呈流行状态.用氯霉素、青霉素常规肌注,同时口服土霉素,氟哌酸等抗菌素治疗1周,病势未减,最高峰期每天死亡4~5只,病程5~7天.  相似文献   
22.
1发病情况某养猪户来我门诊求诊,主诉今年5月14日从本地购进40多头30日龄杜洛克仔猪,买进后第3d猪群中发现有1头猪发病。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喘、不吃食、经当地兽医诊治后,略有好转,猪逐渐恢复采食,但停药后猪群中又陆续出现打蔫、不吃喝的病猪,体温均在40℃以上,有的猪体温高达42℃以上。曾用过头孢西林、先锋九号、安痛定等药物治疗,仍不见好转,反而全群猪陆续发病,不吃不喝,先后出现5头仔猪死亡。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到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甚至废绝;眼角脓性分泌物,病初先便秘后拉稀;全身皮肤发红,耳边缘、四肢、腹下…  相似文献   
23.
24.
采用酚/氯仿少量提取法、异丙醇沉淀法、简便快速的煮沸法以及微波炉法提取细菌质粒,然后分别对各种方法所提取的质粒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分析,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值,对各种方法的优劣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异丙醇提取法所提取的质粒DNA纯度和产量高(其DNA片段荧光较强,具有清晰的亮带,OD260/OD280约为1.77,DNA样品浓度约为195μg/mL),且重复性好,具有结果稳定的特点,达到了分子生物学试验要求,适合大多数试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原尾蜥虎的个体状态、主要贮能部位水分含量和能值的周年变化。于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期间逐月捕捉动物,经过测量形态、称重后,解剖分离成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3个部分。所有样品经65°C恒温烘干至恒重后,索氏脂肪提取仪测定脂肪含量,微电脑热量计测定能值。结果显示:(1)个体状态在月份间存在显著差异;(2)雄体去尾躯干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雌体,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的水分含量存在明显的月份间差异;(3)雄体去尾躯干和肝脏的能值明显高于雌体,雌体尾部的能值明显高于雄体,去尾躯干、肝脏和尾部的能值存在明显的月份间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原尾蜥虎去尾躯干、肝脏以及尾部的能值的周年变化与繁殖和冬眠以及食物资源等有密切联系。繁殖期适度贮能有利于增加雄体活动灵敏性,提高繁殖成功率;有利于增加雌体繁殖输出,提高个体的适合度。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更好预防水貂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某大型水貂养殖场采集病料,通过病原分离、培养特性、染色特性和生化试验等对病原进行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致病菌18株,其中有10株为大肠杆菌,说明该养殖场主要的细菌病为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大肠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结论]水貂发生细菌病后,应尽可能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避免盲目投药。  相似文献   
27.
王作东  刘文华 《食用菌》2003,25(3):38-38
杏鲍菇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我所经过多次试验以及大批量生产,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我地区的栽培技术,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 栽培季节 根据杏鲍菇生长条件,在我地区可安排在春季1月末~2月初和秋季8月末~9月初生产栽培袋较为适宜。2 备种和备料 根据生产安排,提前准备菌种,母种采用PDA培养基、原种采用小麦(或玉米粒)石膏培养基,原种直接用于栽培袋生产。栽培料配方:木屑50%,棉子壳21%,麦麸20%,玉米粉7%、石膏1.5%,石灰0.5%。含水量65%~66%。要求培养料新鲜无霉变,木屑为粗木屑。  相似文献   
28.
大力发展晚熟脐橙 促进库区移民安稳致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中熟柑桔卖果难现状,重庆市奉节县充分利用库区土地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在强化组织领导、制订优惠政策基础上,采取科学规划布局、统筹项目资金、推进标准化建园、完善生产模式、健全服务体系、统一品牌打造等措施,大力发展晚熟脐橙,引导脐橙产业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和销售品牌化,增强了奉节脐橙产业竞争能力,对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移民安稳致富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2011年12月13日,农业部颁发了《养蜂管理办法<试行>》,这是全国养蜂界的一件大喜事。2012年2月1~4日,赣州市农业和粮食局(以下简称农粮局)就农业部颁发的《养蜂管理办法<试行>》,积极组织养蜂大县信丰、安远和瑞金三县市农粮局、镇政府、养蜂合作社进行了宣传贯彻。2月1日上午,我们驱车到达信丰县古陂镇金盆  相似文献   
30.
在测定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喜食野生植物叶的常规养分及矿物质元素的基础上,利用简单线性相关、营养类型及聚类分析,对植物叶成分含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类,以期明析24种野生植物叶的养分含量特点和营养类别,为林麝日粮中青粗料的合理搭配及饲草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24种植物叶粗纤维(CF)含量均能满足林麝需要;粗蛋白(CP)含量仅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葎草(Humulus scandens)及野桑(Morus alba)能满足其需要;钙含量均超过需要;磷含量部分超过需要;杜仲(Eucommia ulmoides)、苦木(Picrasma quassiodes)、葎草(Humulus scandens)及木姜子(Litsea pungens)等的钙磷比低于7.00,铁、锰含量超过林麝营养需求,铜、锌不足;灰分(Ash)与CP呈显著正相关(P<0.05),Ash与无氮浸出物(NE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CF与NEF呈显著负相关(P<0.05), CP与NE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野桑、木姜子C/N均小于3.75,属于N型,葛萝槭(Acer grosseri)C/N为7.27,属于C N型,蛇葡萄、构树、葎草属于灰分 N型,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铁箍散(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sinensis)、丛花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var.loeseneri)属于NC 灰分型,其余属于N C型;按常规养分含量可将植物叶分为6类,按矿物质元素含量可将植物叶分为7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