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9篇
林业   114篇
农学   101篇
基础科学   98篇
  71篇
综合类   640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127篇
畜牧兽医   253篇
园艺   100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短短芽胞杆菌FJAT-0809-GLX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chiD序列,再将chiD序列连接到pMD18-T克隆载体上,形成重组载体pMD18-T-chiD,转化大肠杆菌DH5ɑ并测序,经过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获得几丁质酶基因chiD的序列片段为1 524 bp,编码507个氨基酸,理论蛋白质分子量约54.55 ku,其等电点约为5.77,表明该几丁质酶为酸性几丁质酶。将重组质粒pMD18-T-chiD双酶切后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chiD,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的分子量约55 ku,与预测的蛋白分子量结果一致。为了提高重组蛋白的表达量,对培养时间、IPTG浓度和温度3个参数进行优化,并将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分析,最后得出重组载体pET28a-chiD的最佳诱导表达参数分别为8 h、0.5 mmol/L和28℃。这为短短芽胞杆菌来源的几丁质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2.
采用二分隔特殊平板研究芽胞杆菌挥发性物质对枇杷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8株芽胞杆菌菌株中,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为FJA T-4748,抑菌率达90.06%;其次为FJAT-10011,抑菌率达54.99%。经16S rDNA序列鉴定结合菌落形态观察,确认这8株芽胞杆菌分别为解木糖赖氨酸芽胞杆菌 Lysinibacillus xylanilyticus、波茨坦短芽胞杆菌 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土壤短芽胞杆菌 Brevibacillus agri、阿氏芽胞杆菌 Bacillus aryabhattai、美丽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formosus及简单芽胞杆菌Bacillus simplex。本研究筛选的产挥发性物质芽胞杆菌菌株可为枇杷采后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株参考。  相似文献   
83.
为了解陕北土壤中芽胞杆菌的种类及其多样性,将采集于陕北5个地点的土壤样品利用温度筛选法、稀释平板计数法进行芽胞杆菌分离,用16S rDNA基因测序法进行种类鉴定。结果发现,从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到31株芽胞杆菌,共19种芽胞杆菌,其中部分菌株为国内少见报道的菌株。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的菌株基本上和模式菌株亲缘关系较近,在种的系统发育上也存在一定的交叉,各菌株间序列差异较小。对土壤样品中芽胞杆菌多样性的研究中发现,不同土壤样品中的芽胞杆菌含量差异明显,表现为采自洛川毛主席故居土壤样品>采自黄陵黄帝陵墓土壤样品>采自宜川壶口瀑布土壤样品>采自富县石泓寺土壤样品>采自宝塔山宝塔下土壤样品,每个土壤样品中同种芽胞杆菌的含量差异也较明显,每个采集地点都含有特有的芽胞杆菌,说明陕北土壤中芽胞杆菌较丰富。  相似文献   
84.
利用柞树萌生枝条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通过柞树萌生枝条对黑木耳茵丝生长的影响及对黑木耳产量的影响试验,筛选出了柞树萌生枝条作为黑木耳栽培原料的培养基最佳配方:柞树萌生枝条50%、阔叶木屑30%、麦麸19%、石膏0.7%、白灰0.3%。  相似文献   
85.
采用RAPD技术对17份杨桃品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80条RAPD带,其中77条为多态性带,平均多态位点5.92条,多态率达97.19%,表明杨桃遗传多样性的复杂性.利用UPGMA构建了杨桃的亲缘关系树状图,遗传距离为0~2.16093,当入=2.08时,17份杨桃品种可以划分为3个...  相似文献   
86.
为了提高农用柴油机曲轴的强度,对曲轴材料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并进行了42CrMo钢的显微硬度试验及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削深度为0.1~0.6mm,调质态42CrMo钢试件表层均得到了显微硬度值高于510HV的淬硬层,最高硬度值为850HV。淬硬层表层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浅表层由较粗大板条状马...  相似文献   
87.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SPME–GC–MS)测定了素馨属(Jasminum spp.)种质资源挥发性物质组成,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香气评价指标对挥发性物质多样性及鲜花香气品质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形态特征丰富,叶序为三叶轮生、互生羽状复叶或单叶对生;花色呈白色、白—粉双色或黄色;花冠有单层、双层和多层。25份种质资源中,大花素馨单花质量最小(0.10 g),虎头茉莉最大(2.41 g)。从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中共鉴定出107个挥发性物质,包括43个萜类化合物、24个苯环类化合物、28个脂肪酸衍生物及12个含N–和NS–化合物。除大花素馨、毛萼素馨和福州双瓣茉莉外,其他22个种质资源的挥发性物质组成为首次报道。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显示25份素馨属种质资源聚为三大类群:类群Ⅰ包括浓香金茉莉,类群Ⅱ包括亮叶素馨、毛萼素馨和粉苞素馨,类群Ⅲ包括其余21个资源;经主成分分析,芳樟醇、苯甲醇、苯甲酸甲酯、乙酸苄酯、α–法呢烯、吲哚、茉莉酮和丁醛肟类香气等21个物质被筛选为差异特征成分。浓香金茉莉挥发性物质很少,含有极高的α–法呢烯(> 89%);丁醛肟类物质为...  相似文献   
88.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高温蠕变试验机等实验手段研究了碱土元素Ca,Sr对AM80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M80合金中复合添加0.2%Sr和0.5%~2.5%Ca,Ca、Sr元素可逐步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Ca原子与Al原子优先结合在晶界处生成了高熔点相Al2Ca,抑制了低熔点相-βMg17Al12的形成.AM80合金在高温蠕变过程中,-βMg17Al12相在晶界处存在连续析出和非连续析出2种形式.-βMg17Al12相非连续析出并且垂直于晶界,造成合金蠕变性能较差.当在合金中复合添加Ca,Sr后,高熔点相Al2Ca是主要的晶界强化相,替代低熔点的-βMg17Al12相,从而减少-βMg17Al12相的非连续析出,抑制了晶界滑动,改善了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当Ca质量分数增加到2.5%时,合金的高温蠕变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9.
大黄蒽醌提取物对罗氏沼虾抗鳗弧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苏永腾  刘波  周群兰 《水产学报》2008,32(3):455-463
将罗氏沼虾随机分成5组,每组三个平行,每个平行约1000尾(个体均重1g左右),第1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0.1%、0.2%、0.4%大黄蒽醌提取物,饲养6周后对罗氏沼虾进行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感染.测定生长以及0、12、24、48h血清和肝胰腺溶菌酶、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T-AOC)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生长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0.1%组、0.4%组罗氏沼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饵料系数显著降低.攻毒试验Ⅰ表明,各组48h内罗氏沼虾血清溶菌酶活性、肝胰腺溶菌酶含量、血清T-AOC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中它们的最大值分别出现于0.4%组的12h、0.2%组24h、0.1%组12h;肝胰腺SOD活力呈上升趋势,而血清MDA则一直下降.攻毒试验Ⅱ表明,大黄蒽醌提取物能有效地降低试验组罗氏沼虾的死亡率,提高免疫保护率,其中0.4%组的保护效果为最佳.因此,在饲料中添加大黄蒽醌提取物降低罗氏沼虾对病原的敏感性,增强机体抗病力,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90.
寄生虫分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内寄生虫成虫与猪争夺营养成分:移行幼虫破坏猪的肠壁、肝脏和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造成猪日增重减少,抗病力下降,怀孕母猪胎儿发育不良,甚至造成隐性流产、新生仔猪体重小和窝产仔数少等.体外寄生虫除干扰猪的正常生活节律、降低饲料报酬和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以及猪的整齐度外,还是很多疾病(猪的乙型脑炎、细小病毒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的主要传播者,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