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38篇
  30篇
综合类   15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苹果的早期生理落果主要发生在花后1~2个月内,这种落果现象虽然是果树自身为了维持一定树势、产量和生理机能的一种自我调节,但造成早期生理落果的机制较为复杂,既有树体生理因素也有生态环境因素。减少生理落果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62.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马唐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吸收和积累Cd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作玉米还是间作玉米,同一Cd浓度处理下,玉米各器官的含Cd量均为:根>茎>叶>籽粒;同一器官不同Cd浓度处理的Cd含量大小顺序为:10mg>5mg>0mg。在没有Cd胁迫情况下,单作马唐地上部积累的Cd略高与间作马唐;当加入外源Cd时,间作马唐积累的Cd高于单作马唐,且达到显著水平。马唐对Cd的积累量随着Cd浓度的增加,马唐地上部积累Cd的量也在相应增加。玉米与马唐间作系统,促进了玉米根部对Cd的吸收,而籽粒中Cd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初步表明,玉米与马唐间作之后,能够相互促进对Cd的吸收。  相似文献   
6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低聚木糖添加量、南瓜蓉添加量、牛奶面粉添加量、鸡蛋清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得到了添加低聚木糖生产南瓜蛋糕的工艺参数和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64.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最近在扶桑上发现的一种害虫,其寄主植物除扶桑外,还取食包括棉花、番木瓜、西红柿等重要农业经济作物在内的14个科的植物.扶桑绵粉蚧起源于美国,后逐步扩散到中、南美洲和非洲,目前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已有报道.本文报道了该虫的生物学和形态鉴定特征.  相似文献   
65.
马唐与玉米间作对镉的富集效果研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研究了马唐与玉米间作对玉米吸收和积累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作玉米还是间作玉米,同一镉浓度处理下,玉米各器官的舍镉量均为:根〉茎〉叶〉籽粒;同一器官不同镉浓度处理的镉含量大小顺序为:10mg〉5mg〉0mg。在没有镉胁迫情况下,单作马唐地上部积累的镉略高与间作马唐;当加入外源镉时,间作马唐积累的镉高于单作马唐,且达到显著水平。马唐对镉的积累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加,马唐地上部积累镉的量也在相应增加。玉米与马唐间作系统,促进了玉米根部对镉的吸收,而籽粒中镉的含量反而有所降低。研究初步表明,玉米与马唐间作之后,能够相互促进对镉的吸收.  相似文献   
66.
豆角在贮藏中表皮易出现褐斑(俗称锈斑),老化时因豆荚外皮变黄、纤维化程度增高、种子长大、豆荚脱水而失去鲜食价值。科学贮藏可确保豆角产品商品价值又可延长市场货架供应期。  相似文献   
67.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历程,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8.
青钱柳降血糖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鑫  黄敏  童雪燕  沈倩  刘丹  刘可越  刘海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005-11005
综述了青钱柳降血糖药效成分黄酮类、多糖类及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并对青钱柳药效成分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喷灌冬小麦耗水与棵间蒸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0.
土壤通常是导电的,其电阻率随其含水量的大小而变化,电阻式土壤水分动态测定仪就是基于这种原理进行测量的。通过土壤电阻率的突变可以判断土壤水分湿润锋到达的时间,不同深度的探头组合就可以分析得出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可以定量研究土壤水分的入渗过程。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灌土壤水分入渗时间和入渗深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对数形式。电阻法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