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模糊综合评判法优选山萸肉复合晶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模糊综合评判技术进行了山萸肉复合晶配方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复合浓缩汁22.5%、蔗糖粉76.4%、柠檬酸1.11%、β-环糊精0.031%。  相似文献   
12.
饲料添加芒果叶黄酮浸膏促进鱼类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发挥芒果植物资源价值, 增强水产动物疾病预防能力,提高水产食品安全水平,该文将通过检测分析存活率、生长性能、饲料转化性能、机体营养组成、血液生化及免疫能力指标,研究探讨芒果叶黄酮浸膏对罗非鱼、鲤鱼和甲鱼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芒果叶浸膏与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罗非鱼、鲤鱼和甲鱼的生长速度,其中,添加8‰的芒果叶浸膏将罗非鱼幼苗成活率提高6.48%,亦将鲤鱼饲料系数由2.04降低至1.79。添加8‰芒果叶浸膏显著降低鲤鱼血清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以及降低甲鱼血清中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罗非鱼、鲤鱼和甲鱼的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力。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天然低毒、促进罗非鱼、鲤鱼和甲鱼生长的饲用添加剂产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木薯皮总香豆素活性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木薯皮香豆素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总香豆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超声波功率550 W,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提取物的总香豆素平均质量比为2.48 mg/g。影响总香豆素含量的4个因素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溶剂浸提法(提取时间360 min,液料比16 mL/g,总香豆素2.14 mg/g)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总香豆素含量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为了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碱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因素对槟榔碱萃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温度对槟榔碱萃取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萃取时间和压力的影响较小.同时确定了槟榔碱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72°C,压力57 MPa,时间26 min.在此条件下,槟榔碱的萃取量为6143.71/μg/g,达到理论最大萃取量的95.3%,所得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晕为(25.85±0.41)%.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冬小麦品种冠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83~85年对本地区22个冬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上部三个节的茎、叶和穗部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水平为5~6吨/公顷时,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是穗粒重,其中千粒重和穗粒数的贡献大体相同。上部三个叶片性状有较大的一致性,旗叶宽、面积、绿色面积持续期对穗粒数、粒重、穗粒重有中度正相关,其中叶宽影响较大;但与穗数/米~2呈中度负相关,因而与产量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茎、鞘直径与产量构成因素关系比长度密切,上部茎节直径影响也比下部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决定产量的还是产量构成因素本身,旗叶性状居从属地位,其中开张角、基角和叶宽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大。将产量居前五名品种的主要性状平均值与由曲线回归方程计算而得的“最优值”相比较,二者基本一致。据此提出选育产量潜力为6吨/公顷上下品种时可加考虑的冠层性状指标。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木薯全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充分发挥木薯资源的应用优势,增加木薯的消费途径和产品价值,该文将研究制备具有良好口感、方便食用的木薯全粉。通过筛选热处理的温度、时间,以及预煮和蒸煮工序的组合方式,同时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确定木薯全粉的制备工艺参数,提高热处理过程中木薯细胞的分离效率。结果表明影响木薯全粉细胞完整性的热处理因素依次为蒸煮温度、蒸煮时间、预煮温度、预煮时间,其最佳值分别为95℃、16min、10min、66℃。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木薯全粉游离淀粉质量分数较低,为8.4%,制备的木薯全粉具有理想的细胞完整度。同时,研究分析了木薯加工过程中氢氰酸的变化,以及木薯全粉的黏度性质、热力学特性、吸水、吸油和冻融稳定性,从而为木薯全粉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裸大麦中生育三烯酚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裸大麦中生育三烯酚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结果表明:萃取温度对生育三烯酚提取率有显著影响,乙醇添加量和萃取时间对生育三烯酚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而萃取压力对生育三烯酚提取率无显著影响,但萃取压力和乙醇添加量的交互项对生育三烯酚提取率有显著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生育三烯酚最佳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1.8 ℃、萃取压力34.7 MPa、乙醇添加量9%、萃取时间 120 min。  相似文献   
18.
为了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槟榔碱的工艺参数,通过三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施试验,考察了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因素对槟榔碱萃取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的温度对槟榔碱萃取量有极显著的影响,萃取时间和压力的影响较小。同时确定了槟榔碱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72℃,压力57 MPa,时间26 min。在此条件下,槟榔碱的萃取量为6143.71 μg/g,达到理论最大萃取量的95.3%,所得萃取物中槟榔碱的百分含量为(25.85± 0.41)% 。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我们接受了来自华北、东北、西北、西南、黄淮地区15个省市44个单位的128个杂交种。其中黄粒的88种,占68.8%;黄白杂粒的16种,占12.5%;黄红杂粒的2种,占1.6%;白粒的22种,占17.2%。当时玉米子粒主要食用,也有作饲料的。蒸馏和发酵工业,对粒色并没有特殊要求。但对于干磨加工的产品来说,则纯白色的,或纯黄  相似文献   
20.
冬小麦生育阶段持续期与主茎粒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79~1982年间,以37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4个生育阶段与主茎粒重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茎粒重和千粒重与开花到成熟的天数显著正相关,主茎小穗数、粒数分别与生长锥伸长到顶端小穗出现、顶端小穗出现到抽穗的天数显著正相关,主茎小穗数和粒数又与全生育期显著正相关。最后根据北部冬麦区的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