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68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6篇
  29篇
综合类   324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351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类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分为4种类型:A (甲)、B (乙)、C(丙)和D (丁)。其中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的宿主范围极广,除了家禽、鸟类以外,IAV还能感染马、猪、海豹、水貂、老虎、犬、猫等哺乳动物以及人类[1]。IAV基因组编码10种必需蛋白,  相似文献   
972.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蛾发生和危害期调查各诱集点的苹果蠹蛾成虫的诱捕量及发生动态。【结果】纸型诱捕器在各防治措施下的诱捕效果均好于三角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在不同天气变化中的适应性好于纸型诱捕器;各防治措施中,迷向丝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好于综合防治区,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化学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纸型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三角型诱捕器(1 494只>933只),与化药防治相比,迷向丝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73.
为了解GI-19型(QX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的病原特性,筛选6株GI-19型IBV进行EID50测定以及鸡胚致病力和雏鸡致病性试验,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病毒基因组和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基因生物特性。结果显示:IBV/Chicken/Hubei/S1402/2021分离株对鸡胚有致病性,导致鸡胚表现胚体蜷缩、矮小等典型病变特征,经SPF鸡胚传代至第5代,表现较为稳定的EID50 (10-5.33/0.1 mL),但其对雏鸡无致病性;IBV/Chicken/Sichuan/C1452/2021分离株对鸡胚没有致病性,但将其接种1日龄雏鸡,可导致雏鸡出现33.33%(5/15)的发病率,引起的典型病变为雏鸡肾脏尿酸盐沉积。对6株GI-19型IBV分离株的基因组和主要结构蛋白编码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生物特性分析,发现IBV/Chicken/Hubei/S1402/2021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存在明显差异,且在1a和1b基因区域存在重组现象。结果表明:我国流行的部分I...  相似文献   
974.
为深入解析17β-HSDs (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对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调控机制,本文综述了17β-HSDs的种类和功能,对迄今已报道的所有亚型进行了分类归纳,并对贝类等水产动物中17β-HSDs的克隆表达、功能阐述、机制推测进行了调研总结。目前,虽然17β-HSDs调控贝类生殖过程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仍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尚待解答,需要重点加强“发现贝类中17β-HSDs新亚型、分析时空表达特征、解析构效关系、明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制定相应对策、指导产业实践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本综述结合了其他物种的成熟研究和最新成果,为深入探究17β-HSDs调控贝类性腺发育和生殖内分泌的机理及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75.
在农林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弃物。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废弃物,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农林业一项亟需解决的研究课题。研究发现,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回收堆肥处理是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回顾了好氧堆肥影响因子研究现状,并对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及基质化利用进行了评述,以期为农林有机废弃物堆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6.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是一种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且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原体。目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基因重组和变异从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导致动物体无法获得对流感病毒的持久免疫力,为疫苗的研制带来困难。对病毒与宿主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可以为筛选出与病毒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并深入研究其具体机制提供资料。因此,文章对IAV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促进病毒繁殖与复制的分子机制及激发宿主防御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IAV感染的分子机制及机体的抗病毒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目的】研究引进12份大豆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大田的适应性,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结果】参试品种合交02-69,210.868 kg/667m2,比对照增产28.36%,HSC居第1;绥农14,219.217 kg/667m2,比对照增产31.09%,HSC排名居第4。合交02-69、黑农69、黑农71、绥农14、黑农63为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较对照分别晚14、13、13、10、8 d;中黄901较对照早9 d,属于中早熟品种;株高在90~105 cm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黄901、黑农63、合交02-69。【结论】外引的12个品种在新疆伊犁河谷地区能正常开花结荚成熟,多数表现较好,其中合交02-69、绥农14、东农53、黑农69适应性较好。  相似文献   
978.
[目的]研究首乌提取物对人血清蛋白糖基化的抑制效果。[方法]选择不同浓度的首乌提取物混入人血清蛋白-葡萄糖反应体系中得到不同的糖基化产物。[结果]加入首乌提取物抑制剂的糖基化人血清蛋白的自由氨基含量减少缓慢,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疏水基团也不易暴露;从抗氧化性角度而言,ABTS+·、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均降低,说明糖基化后期产物生成量减少。[结论]该研究为首乌提取物在人类医药健康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9.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植株及籽粒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永优1573’、‘永优1593’、‘郑单958’、‘先玉335’等4个玉米品种,设置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8.25万株/hm2、9万株/hm2 5个密度梯度,测定8个产量性状和不同生育期4个植株性状及3个籽粒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在7.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株高、穗位、叶面积指数(LAI)逐渐增加,百粒重、单株叶面积(LA)逐渐减小。从拔节期开始,LALAI均显著增加,散粉期达到最大值;籽粒灌浆前期百粒重快速增加,植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LALAI降低。籽粒粗淀粉含量(CT)、粗蛋白含量(CP)、粗脂肪含量(CF)受籽粒发育和种植密度的双重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永优1573’的CP较高,‘先玉335’的CT较高,‘郑单958’的CF较高。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种植密度,配合田间水肥管理措施,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同时提高籽粒营养品质含量。  相似文献   
980.
为明确轻度退化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养分对禁牧的响应规律,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禁牧区10年和自由放牧区(载畜量1.5~2.0羊单位/hm2)赛里木湖山地草甸植物数量特征、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有机碳碳储量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禁牧后退化山地草甸植物平均高度显著增加41.36%(P<0.05),而植物群落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增降不显著(P>0.05);禁牧后土壤有机碳在土层0~30 cm显著降低70.03%~76.05%(P<0.05),且有机碳储量在30~50 cm土层显著降低59.75%(P<0.05)。禁牧对退化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物理性质的效果不明显,10年的禁牧年限对土壤有机碳固持效果不明显,仍需更长的禁牧年限来观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