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7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林业   310篇
农学   287篇
基础科学   332篇
  441篇
综合类   1815篇
农作物   304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976篇
园艺   275篇
植物保护   10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54-2001年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逐月沙尘资料,重点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代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了近三年北京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特点及成因;同时对近48年的沙尘出现日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52.
蛋白质的营养在动物营养中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发展,近年来以赖氨酸为基础的理想蛋白质模型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对它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系统论述了近些年有关赖氨酸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3.
为了找到能够成功模拟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ovis)感染的方便可行的替代动物,并为灭活疫苗的初步探索做出贡献,采用原代次、第80代次、第160代次的M.bovis,每代分别设1.0×109、1.0×1010和1.0×1011CFU/m L 3个浓度对健康家兔进行感染试验,通过临床表征、剖检观察、病理组织切片镜检、分离培养、PCR法进行验证,显示每个代次M.bovis均呈阳性,且浓度越高、代次越低,症状越明显。家兔可成功模拟M.bovis感染情况,并确定M.bovis在体外连续传代培养过程中毒力明显减弱但仍具有致病性,第160代次M.bovis可作为疫苗备选株;将160代次M.bovis灭活后与铝胶盐佐剂1∶1混合制成灭活疫苗对家兔进行免疫试验,在第1次免疫后第14天进行第2次免疫,在第28天时对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家兔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免疫组家兔经血清抗体法检测出体内具有较高水平的抗体,且经上述方法检测免疫组结果均呈阴性,空白对照组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果表明:弱毒的M.bovis灭活疫苗也能够起到免疫防御的作用,为M.bovis疫苗回归本动物试验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4.
醇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记物,被广泛用于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溯源。为探究醇类化合物对高寒草甸退化指示作用规律,采用野外调查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中醇类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物中醇种类数为2~21,碳数为4~37,不饱和醇种类数高于饱和醇。退化土壤中检出9-甲基-10-顺式十五烯-1-醇、2-亚甲基-5α-胆甾烷-3β-醇、1-三十七烷醇,而在未退化土壤中未检出。高寒草甸中植物和土壤醇的种类大小关系为退化植物退化土壤未退化植物未退化土壤,植物和土壤中相同的醇有很强的相关性(R2=0.871)。植物和土壤醇类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表明,醇类化合物可以用作标记物来指示高寒草甸退化。  相似文献   
55.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的活性促进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梧桐子油)对绵羊背最长肌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脂酶(LPL)、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以及SCD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美利奴×小尾寒羊杂交公羊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d,其中过渡期10 d、预饲期5 d、正试期35 d,测定绵羊背最长肌中的FAS、LPL、ACC及SC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绵羊背最长肌中ACC和SCD酶活性显著受到抑制(P0.05),罗格列酮组绵羊背最长肌中LPL和SCD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56.
为了研究在绵羊日粮中添加梧桐子油和罗格列酮对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18只体重为(27.71±2.64)kg、生理状况相似的杂交公羊(美利奴×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进行单栏饲养(2.0 m×1.2 m)。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梧桐子油组饲喂基础日粮+15 g/d梧桐子油,罗格列酮组饲喂基础日粮+8 mg/d罗格列酮。试验期为50 d,其中过渡期为10 d,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35 d,测定绵羊血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梧桐子油组脂肪酸合成酶(FAS)、脂蛋白酯酶(LPL)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活性显著提高(P0.0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活性显著降低(P0.05);罗格列酮组FAS、LPL、ACC和SC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梧桐子油组ACC活性显著高于罗格列酮组(P0.05),梧桐子油组SCD活性显著低于罗格列酮组(P0.05)。  相似文献   
57.
贵州息烽天台山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黄心夜合(Michelia martinii)为优势种群的森林群落内设置1200 m2样地,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获取野外资料.通过对种群大小级(立木级)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探讨了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和不同发育阶段种群格局动态.结果表明,黄心夜合种群结构呈不完整的金字塔型,中小径级种群缺失较多,但有一定数量的幼苗幼树(Ⅰ级和Ⅱ级),仍属于稳定型种群或进入成熟型阶段.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转变,集群强度由强变弱,种群密度由大变小,群落仍处于相对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58.
以野生薄皮甜瓜("马泡",杂交父本)、厚皮网纹甜瓜(杂交母本)和二者杂交的F1代果实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其成熟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网纹厚皮甜瓜、野生甜瓜和F1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成分分别为50、70、79种,3个不同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58种酯类、10种醇类、4种醛类、12种烯类和36种其它物质;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共同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有23种。3个类型甜瓜的果实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均为酯类物质,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差异。其中F1代挥发性物质最为丰富,表明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具有超亲优势的潜力,该结果为研究甜瓜挥发性物质代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9.
60.
史安泽 《甘肃农业》2014,(22):46-46
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文章通过对民乐县供水区饮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