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1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691篇
林业   1022篇
农学   1195篇
基础科学   693篇
  781篇
综合类   6544篇
农作物   965篇
水产渔业   515篇
畜牧兽医   3553篇
园艺   1597篇
植物保护   638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580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787篇
  2018年   808篇
  2017年   455篇
  2016年   598篇
  2015年   539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995篇
  2010年   942篇
  2009年   1019篇
  2008年   841篇
  2007年   798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472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07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22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91.
本文以一个生态农业工程为实例,对几个主要工程措施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生态农业工程的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2.
小麦(Triticum aestivum)籽粒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是影响面团褐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NCBI上注册的小麦PPO基因序列的搜索与比对后发现,现有的小麦PPO基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两大类(Ⅰ和Ⅱ),其中第Ⅱ大类的PPO基因与小麦籽粒PPO活性密切相关,第Ⅱ大类第i小类中的PPO基因可能位于小麦2A和2D以外的染色体上,可作为改良面团色泽的侯选基因。通过对具有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4条PPO基因比对后发现,位于小麦2D染色体长臂上的PPO基因(PPO-2D)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等位基因间有94个单核苷酸变异(SNP),其中发生在编码区的SNP(cSNP)有80个,这些cSNP中有36个影响到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属非同义cSNP。在非同义cSNP处,设计引物STS-H,对130个已连续测得两年PPO活性的小麦品种进行PCR扩增,结果发现STS-H在大部分低PPO活性品种中没有扩增出目标片段(a),而大部分高PPO活性品种可以扩增出460bp的目标片段(b)。方差分析表明,a、b两种类型品种的PPO活性均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说明非同义cSNP对小麦籽粒PPO活性有重要影响。与STS01引物(低PPO活性显性标记)比较后发现,STS-H与STS01是一对互补标记,根据STS01和STS-H引物各自的特点,研究了能同时扩增两对引物的多重PCR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93.
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将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导入马铃薯(Solarium tuberosum)品种鄂马铃薯3号中。PCR扩增和PCR—Southern杂交证明,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该反义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能正常转录并导致内源classⅠ patatin mRNA含量的下降。对转基因植株试管块茎分析显示,其蛋白质含量和酯酰水解酶的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下降程度最大的株系分别比对照减少36.4%和31.4%。同时部分转基因株系在组织培养条件下的结薯株率、单株结薯数和有效薯率较对照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94.
黄壤坡地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土壤水分入渗垂直变异的分析来探讨贵州岩溶地区黄壤坡地的土壤水分特性。主要运用小波变换对各层土壤水分序列的突变点进行了检测,根据相干谱和互谱特征分析了各层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关系,利用相频特征研究了各层土壤之间水分变化的时滞性。结果表明,试验区各层土壤水分变化近似平稳随机过程;土壤表层(0~20cm)的水分突变现象要明显多于下层(20~100cm);0~10cm土壤层与40~60cm的土壤层透水性较弱,而中间层和底层的持水性较差,大部土壤层的水分变化与其上层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995.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可划分出5个侵蚀阶段,其起始年龄分别为11,7.0,0.7,0.3,0.15kaBP。根据高原现代河流沉积物的粒度组成、河流输沙量、径流量和年降水量等数据建立了各个指标的回归方程。根据各方程和全新世不同时期阶地沉积物的实测数据,计算了各个阶段的平均古侵蚀强度和流域输沙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水土流失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不同的:在11000~7000aBP时期以构造活动因素为主,在7000~2000aBP期间以气候因素为主,在2000~700aBP和300aBP以来以人为活动因素为主,而在700~300aBP是构造活动、气候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因素。自然因素的突变作用一般大于人类活动的作用,而现代人类活动的加剧程度大约是自然侵蚀强度的45.5%。  相似文献   
996.
不同草带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12002年进行了“不同草带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试验设高羊茅(A)单作、高羊茅与红三叶混作(B)、非洲狗尾草与红三叶混作(C)和一个无草带种植(对照D)4个处理,坡地在13.2°14°。在每个处理上部等高种植玉米,基部种0.5 m宽的草带,底部设径流收集池,主要收集510月玉米生长期间的水土流失量。结果表明:①草带可显著减少径流量和侵蚀量,3种草带处理2年的总径流量和总侵蚀量均极显著(P<0.01)小于对照D,其中非洲狗尾草与红三叶混作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高羊茅与红三叶混作次之,高羊茅单作为第三。②试验地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68三个月,这3个月的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占总量的96.8%,99.9%,特别是6月径流量和侵蚀量分别占总量的63.2%,80.3%,草带在此期间水土保持效果最显著。所以,在坡耕地上结合农作物等高种植多年生草带是一项简单有效的水土保持技术。  相似文献   
997.
榉树的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榉树,对榉树的硬枝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的硬枝扦插,枝条插前宜用生长激素处理,以ABT 1号为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浸泡时间以4.5 h为佳。枝条应尽量选择强壮饱满的,以径粗大于1.2 cm的枝条为佳。  相似文献   
998.
生态旅游公路是目前国内种类最多的一种旅游公路类型,大多依托自然旅游资源而建,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等。旅游公路通往旅游区,连接旅游区内各景点,能够为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9.
文冠果结实情况的调查与产量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北方各地大规模开展生物柴油树种文冠果能源林基地建设,却又不了解文冠果结实和产量情况的现状,分别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吉林通辽等地对不同树龄文冠果单株结实情况或产量及生产成本进行了调查,并对良种化和集约经营条件下不同树龄和栽植密度的文冠果的单位面积种子产量、种仁产量、产油量、产值进行了测定与评估.结果表明:口前各...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用计算机仿真手段对吉林省2000t的玉米种子加工线再现了其两种工艺流程,根据现场反映的配套问题和仿真结果对第一工艺流程提出了改进方案,认为现有系统的精选机生产率应增加一倍,能提高经济性,并且对具有不同仓数的系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