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可持续渔业,是指既要保持或增加水产养殖产量,又能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现有的渔业生产技术难以满足这一要求,无论是网箱、流水养鱼,还是池塘精养,均是以投喂饲料来获取一定的鱼产量,在现有生产方式下既污染了养殖水域环境,也易使鱼类出现病害,影响鱼类生长.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水产饲料配制、加工以及投喂的不科学.为此,联系渔业环境的保护来分析水产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重要意义在于:①提出水产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课题;②需要进一步研究渔业环境保护的对策与措施;③可持续渔业对水产配合饲料质量的要求;④生态养殖与病害的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102.
邢君霞  吉红  李汉东  肖芬芬  袁想通 《水产学报》2021,45(10):1642-1656
摄食含有裂殖壶藻硬脂油日粮的草鱼可能通过节省DHA合成所需的能量和促进脂解作用供应能量以减少蛋白质分解的共同作用下,刺激蛋白质沉积,获得比摄食鱼油更好的生长效果。为探究草鱼日粮中应用富含DHA的裂殖壶藻硬脂油后是否需要配伍EPA及其可能机制,实验配制5组等氮等能日粮饲养草鱼[(22.70 g±0.80) g]49 d,分别以鱼油(F-O);藻油硬脂(S-O);藻油硬脂(DHA)∶EPA=3∶2(SE1-O);藻油硬脂(DHA)∶EPA=1∶1(SE2-O);EPA(E-O)提供5组饲料中的0.52%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 PUFA)。结果显示:(1)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及饲料系数(FCR)在各组间均无差异;(2) S-O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E-O组;(3) S-O组肌肉DHA含量显著高于F-O组、SE1-O组和E-O组;(4)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SE2-O组血栓形成指数显著高于F-O组,S-O组和SE2-O组胆固醇血症指数显著低于F-O组;(5) E-O组的腹腔脂肪细胞显著大于F-O组和SE1-O组,且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转录水平显著下调;肌肉中的脂肪酸去饱和酶(FAD)转录水平在E-O组显著高于S-O组,脂肪酸延长酶(ELO)转录水平在S-O组显著下调。研究表明,裂殖壶藻油单独或配伍EPA使用对草鱼生长、n-3 LC PUFA含量及脂肪组织水解无显著影响。仅以EPA为n-3LC PUFA来源时,会减弱脂肪组织的水解并降低肌肉粗蛋白的含量。日粮中高水平的DHA会减弱机体合成LC PUFA的能力。相对于EPA,草鱼可能更需要DHA,生产中可以单独使用裂殖壶藻油,而无需配伍EPA。  相似文献   
103.
草鱼PGC-1α基因的表达及饲喂n-3 HUFAs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红  刘品  淡荣  李杰  杨公社 《水产学报》2010,34(9):1327-1334
获得了草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HM015283),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检测了PGC-1α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研究了投喂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s)对草鱼肝胰脏PGC-1α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PGC-1α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12bp,与人、牛、小鼠、斑马鱼和金鱼等动物的同源性为75%~97%;该基因在草鱼肝胰脏、肾脏、肌肉、心脏、鳃等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肾脏和心脏中表达丰度最高,在精巢和脾脏中表达丰度最低;草鱼摄食HUFAs饲料后第7天PGC-1α基因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随后又迅速下降。研究首次克隆得到草鱼PGC-1α基因部分cDNA序列,并发现该基因在草鱼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组织中表达较高,且其表达受到HUFAs的调控,其时序表达模式为先升高,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4.
为比较外源添加植物乳杆菌在罗非鱼、斑马鱼幼鱼肠内的代谢情况,用104cfu/m L、105cfu/m L、106cfu/m L及107cfu/m L 4个浓度植物乳杆菌JCM1149分别浸浴罗非鱼、斑马鱼幼鱼3 d后取全肠,另外用107cfu/m L植物乳杆菌JCM1149分别浸浴罗非鱼、斑马鱼幼鱼7 d,在浸浴结束后0 h、4 h、12 h、1 d、2 d、3 d、4d、5 d取全肠。将各肠道样本匀浆处理涂板计数,比较罗非鱼与斑马鱼幼鱼肠内植物乳杆菌的代谢情况。结果显示,浸浴3 d后,对比不同浓度下肠内植物乳杆菌绝对丰度变化,当浓度大于105cfu/m L,罗非鱼肠内植物乳杆菌绝对丰度无显著性差异,然而,斑马鱼肠内植物乳杆菌绝对丰度随浸浴浓度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以107cfu/m L浸浴7 d后,罗非鱼与斑马鱼肠内植物乳杆菌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斑马鱼表现更为迅猛,24 h时降低2个数量级,罗非鱼则只降低1个数量级。上述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鱼类肠内代谢存在明显的宿主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目前大鲵养殖业中的疫病困扰,经过近两年的健康养殖研究,探索了一种疫病预警预报及防控体系建设的方法,在此做一介绍,以期推动大鲵健康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磁珠富集法筛选西施舌微卫星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素-磁珠吸附微卫星富集法(FIASCO)筛选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微卫星分子标记。结果获得含有重复次数不少于5次的微卫星序列38个,其中完美型占68.4%,非完美型26.3%,混合型5.3%。除探针中使用的CA和GA 2种重复外,还得到ATTG、CGTG和TGTTG的重复序列。微卫星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5~46次,最高为70次。利用这些微卫星序列设计了14对引物。该研究筛选出的微卫星标记为进一步研究西施舌的遗传多样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7.
采用处理离体培养的细胞和对鱼灌服方法分别研究了黄芩素对鲤(Cyprinus carpio)肝细胞以及肝胰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素处理2h后,鲤肝细胞GS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h时细胞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灌服黄芩素后,32h时,鲤肝胰脏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黄芩素可以有效地提高鲤抗氧化酶GST和CAT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8.
草鱼PPARα和PPARγ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s(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PPARs)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提取草鱼肝脏组织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了PPARα 624bp和PPARγ438 bp.并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T草鱼PPARα和...  相似文献   
109.
吉红  黄吉芹  刘品 《水产学报》2012,36(5):732-739
实验获得了草鱼脂肪组织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 部分cDNA序列(GenBank 登录号为HQ845211), 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 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方法, 检测了ATG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的表达状况; 研究了投喂n-3高不饱和脂肪酸(n-3 HUFAs)对草鱼肝胰脏ATGL基因时序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所获得的草鱼ATGL基因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687 bp, 与人、牛、小鼠、长腭泥虎鱼、大黄鱼等物种的同源性为65%~75%; 该基因在草鱼心脏、肝胰脏、脾脏、鳃、肾脏、肌肉、腹腔脂肪组织、脑、小肠、精巢10个组织中均有表达, 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 在肝胰脏和肌肉中表达丰度次之。处理组草鱼摄食n-3 HUFAs饲料后, ATGL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第1周和第2周显著高于对照组, 第3周后, 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首次克隆得到草鱼ATGL基因部分cDNA序列, 并发现该基因在草鱼脂质蓄积及代谢较旺盛的组织中表达水平较高, 且其在肝胰脏中的表达受到n-3 HUFAs的影响, 其规律为先被诱导升高, 然后回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0.
安康地区松浦镜鲤四种养殖模式下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松浦镜鲤(Matsuura mirror carp)的生长特性,2013年6月5日至11月5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了夏花培育、高密度主养、低密度主养以及套养四种模式的池塘养殖实验。养殖期间对试验鱼的体重、体长、全长、头长、体高五个生长参数进行了定期测定。结果表明,在夏花阶段松浦镜鲤体重、体长与日龄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其生长方程分别为W=0.064e0.121t(R2=0.968)、L=1.356e0.037t(R2=0.967),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为W=0.024L3.263(R2=0.999 6);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种体重和体长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W=16.465e0.016t(R2=0.958)、L=7.66e0.006t(R2=0.983),体重与体长之间呈指数关系,生长方程为W=1.379e0.325L(R2=0.973);在低密度养殖条件下鱼种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分别为W=21.792t0.35(R2=0.991)、L=8.003t0.130(R2=0.980),体重与体长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为W=0.085L2.669(R2=0.997);而在套养条件下体重与体长之间总体呈幂函数关系,生长方程为W=0.045L2.970(R2=0.974)。松浦镜鲤体长/头长、体长/体高分别为3.23±0.04和2.54±0.13,体型未发生改变,性状稳定。研究结果将为北方地区松浦镜鲤养殖技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