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三种昆虫油脂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资源相对短缺的状况日益严重。昆虫作为最大的生物类群,因其生物学特点和营养特性,作为非粮型饲料原料逐渐被人们关注。此试验对黑水虻油、黄粉虫油、蚕蛹油的碘价、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昆虫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低于国标值,且黑水虻油具有最低的酸价及最高的皂化值。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黑水虻油C12:0的含量最高(24.34%);黄粉虫油C18:2n-6的含量最高(42.65%);蚕蛹油C18:3n-3的含量最高(40.38%);三种昆虫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1.53%、75.27%、67.57%。研究表明,三种昆虫油的氧化酸败程度都较低,且各以C12:0、C18:2n-6和C18:3n-3为特征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50%,作为水产饲料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2.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0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23.
大蒜、生姜、绿茶对菜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菜籽油为原料,以过氧化值(POV)及其增长率为指标,研究了欠蒜,生姜,绿茶的不同添加量对菜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生姜,绿茶均具有抗氧化活性,且随添加剂量的增大,抗氧化活性增强。同时,生姜抗氧化活性最高,大蒜次之,绿茶最低。建议以大蒜和生姜为原料开发水产饲料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4.
文蛤强化促熟培育技术与人工催产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文蛤人工育苗所用的亲贝主要来源于自然海区,亲贝性腺发育不齐,难以获得大量的成熟卵。为此,我们在进行文蛤人工育苗试验中采用工人强化促熟培育技术,并筛选出合适的人工诱导方法,取得了大量成熟的受精卵,使文蛤的生产性人工育苗获得了成功。现将试验的方法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文蛤的室内强化促熟培养试验所用亲贝取自江苏如东海区所产的三龄文蛤,新鲜无损,活力强O4月中旬放置室内水泥池中进行人工强化培育。培育期间的平均水温为26.4℃20-28.0D,比重1.020,每天彻底换水一次,并冲洗底质。换水后投喂饵料,饵料生…  相似文献   
25.
获得了草鱼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部分cDNA序列(GenBank注册号为FJ612596),并进行了序列同源性分析;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Q-RT-PCR)方法,检测了LPL基因在草鱼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脂肪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肝胰脏LPL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所获得的草鱼LPL部分cDNA序列长度为360 bp,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性为70%~89%; LPL基因在肝胰脏、肌肉、心脏、鳃、腹腔脂肪组织中均表达,其中在腹腔脂肪组织中表达丰度最高,在鳃中表达丰度最低;在成熟脂肪细胞中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基质脉管组分(stromal vascular fraction,SVF)细胞;草鱼LPL基因表达水平在饥饿48 h后显著升高,再次投喂后12 h,回复到0 h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草鱼LPL在不同组织及脂肪细胞分化的起始和终末阶段均有表达,显示其在草鱼不同组织和脂肪细胞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表达水平受营养状况的调控。论文首次克隆得到草鱼LPL基因部分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表达分析,研究结果可为LPL在鱼类脂质代谢中的作用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6.
<正>汉江发源于汉中市宁强县,境内长270公里,流域面积1.97万平方公里,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鳜鱼作为"四大淡水名鱼"之一,是汉江流域的土著种类。安康地处汉江上游流域,近年来由于水利设施建设及过度捕捞,鳜鱼资源在汉江上游流域已经濒临灭绝,急需进行鳜鱼资源恢复,  相似文献   
27.
观察二十六碳六烯酸(doeosahexaenoic acid,DHA)对鲤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计DHA灌喂(短期)、DHA饲养(长期)和DHA直接处理鲤肝细胞(离体)等3个试验,分别对鲤肝细胞或肝胰脏的总抗(T-AOC)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过氧化氧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DHA组鲤肝胰脏T-AOC水平在灌喂后的各时间点上均高于对照组,且在32h时达到显著水平(P<0.05).(2)两个油脂水平下,DHA组鲤肝胰脏T-AOC水平、CAT、SOD活性及MDA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清T-AOC水平、SOD活性DHA组与对照组间差异也不显著(P>0.05);12%油脂水平下DHA组GS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DHA组鲤肝细胞在处理0.5 h、1 h时,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O.05),而在处理后2 h、4 h、8 h,DHA组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4 h、8 h时达极显著水平(PO.05).结果提示,DHA直接或短期作用下,鲤肝胰脏或肝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其抗氧化能力诱导性升高;而DHA长期饲喂后,在正常油脂水平下机体表现出对DHA造成的氧化应激的适应,高油脂水平下DHA的添加则可能通过加剧机体氧化应激状态,造成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另外,所采用的短期灌喂肝、细胞离体培养以及长期饲养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可用于外源性物质对鱼类生理活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28.
鱼粉的全球性缺乏已成为制约水产增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在非肉食性鱼类日粮中用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替代后造成的负面影响(生产性能下降,生理和免疫机能降低,肉质品质劣化等)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探讨,旨在为非肉食性鱼类低鱼粉乃至无鱼粉日粮的开发提供思路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9.
为研究高脂日粮添加胆汁酸对草鱼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豆油为主要油脂源设计3组等氮实用日粮,分别饲喂96尾草鱼(初体质量69.86g±6.24g)8周,设置对照组(CT,蛋白350g/kg,脂肪50g/kg)、高脂组(HL,蛋白350g/kg,脂肪70g/kg)与胆汁酸组(BA,蛋白350g/kg,脂肪70g/kg,胆汁酸60mg/kg)。结果表明,组织脂肪酸组成反映饲料脂肪酸组成。BA组腹腔脂肪组织中总脂肪酸、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亚油酸(LA,18∶2n-6)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显著低于HL组,其在肝胰脏中趋势相反。与HL组相比,BA组肝胰脏中n-3PUFA占总脂肪酸的质量百分比显著升高,肌肉中则降低。3组肝胰脏中饱和脂肪酸(SFA)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无显著差异;BA组腹腔脂肪组织中SFA占油脂的质量百分比显著低于HL组。BA组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显著高于HL组,HL组显著高于CT组。综上所述,胆汁酸可能调控组织间脂肪酸的转运与蓄积,并提高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为评估黑水虻幼虫作为鲤鱼饲料原料的可行性,采用离体处理和在体饲喂的方法,分别测定了建鲤和框鳞镜鲤两种鲤鱼对黑水虻幼虫的消化率。结果表明:(1)建鲤对黑水虻幼虫干物质消化率(29.93%)与黄粉虫(32.35%)、鱼粉(32.63%)的干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黑水虻幼虫粗脂肪离体消化率(55.56%)与黄粉虫(57.45%)差异不显著(P0.05),但两者均显著低于鱼粉(79.36%)(P0.05),对黑水虻粗蛋白的离体消化率(26.08%)与黄粉虫(27.95%)无显著性差异(P0.05),显著低于鱼粉(32.45%)(P0.05)。(2)框鳞镜鲤对黑水虻幼虫的干物质(61.28%)、粗蛋白(82.53%)、粗脂肪(86.02%)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鱼粉(干物质63.15%、粗蛋白87.36%、粗脂肪88.31%),其中粗蛋白消化率显著低于鱼粉(P0.05)。研究提示,黑水虻幼虫可用作建鲤和框鳞镜鲤饲料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