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2篇
  9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阐述了富含β-胡萝卜素的酸凝乳的加工工艺。以鲜牛奶、胡萝卜为主要原料,先将胡萝卜经粉碎、取汁等工艺制成胡萝卜汁,再配合适当比例的鲜牛奶,经乳酸发酵,生产出集胡萝卜与鲜牛奶营养于一体的新型酸凝乳,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2.
碱液去皮对枣果营养成分影响很大,碱液浓度越低,去皮时间越长,V_c和糖分的损失越严重。碱液去皮后浸泡在处理保护液中,可以使Vc和糖分的损失明显减少。1%HCl后处理保护液浸泡效果最好。当在1%HCl中加入0.001%CuSO_4和0.5%CaCl_2不仅使营养成分保存的好,而且能起到保绿保脆的作用。随着食品工业发展,各种各样的枣制品推陈出新。枣果不仅富含Vc,糖分和矿物质,而且具有滋补作用和医疗价值,枣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喜爱。在枣的加工中,许多产品要经过碱液去皮。去皮后来不及加工,水溶性Vc和糖分的损失都很严重。有些资料介绍了碱液去皮的浓度和时间,但对枣果碱液去皮后的营养成分变化以及去皮后采用保护液浸泡对营养成分的影响还未见有报道。鉴于上述原因,开结合本地区郎枣和壶瓶枣面积大、产量高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试验。对郎枣和壶瓶枣采取不同浓度碱液去皮,去皮后用不同的后处理保护液浸泡,从去皮效果和营养角度出发,试图寻找最佳的碱液去皮浓度和时间,以及最合理的后处理保护液。  相似文献   
33.
为了分离制备银杏抗氧化肽,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Sephadex G-10和半制备型液相色谱对银杏抗氧化肽进行纯化,得到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肽段.纯化后的银杏抗氧化肽经过高效液相色谱鉴定为单一组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相对分子量为452.21Da.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纯化后的银杏抗...  相似文献   
34.
CaCl_2和6-BA处理对枣果呼吸强度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赞皇大枣和胜利枣采后在0℃条件下呼吸强度和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采前CaC12和6-BA处理对采后枣果呼吸强度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赞皇大枣和胜利枣属于非跃变型果实;在贮藏过程中V-C含量先积累后降低;采后果肉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1=-0.93646,r2=0.93624)。采前Ca-C12、6-BA以及CaC12 6-BA处理,均能降低采后枣果的呼吸强度,但作用效果不显著。1?C12和1?C12 15mg/L 6-BA处理能明显降低V-C损失率,抑制果肉硬度和好果率的下降。1?C12处理可使赞皇大枣和胜利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分别比对照增加1.2kg/cm^2和1.5kg/cm^2,好果率分别增加8.2%和5.4%;1?C12 15mg/L 6-BA处理可使皇大枣和胜利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分别增加1.5kg/cm^2和2.1kg/cm^2,好果率增加17.8%和11.7%。15mg/L 6-BA处理对枣果的呼吸强度及果实品质有一定影响,但作用效果总体上不及CaC12。  相似文献   
35.
沙棘枣酱是根据沙棘和鲜枣中富含 Vc、沙棘中所含的苹果酸和洒石酸可保护鲜枣中的 Vc免遭损失这一特点制作的纯天然高营养食品。试验表明:鲜枣50%,沙棘原汁10%,蔗糖40%为最佳配方;在制作过程中控制 PH 为3.1~3.2,经过15~20分钟加热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50%左右,其产品不但色泽风味俱佳,酱体状态良好,而且沙棘中的酸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枣中的Vc,使 Vc 损失减少;按此配方和浓缩方法制得沙棘枣酱在无任何防腐剂的条件下利用低温、常温和高温都能较好地保存,其中低温下保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6.
果实成熟软化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综述了果实成熟软化方面的研究资料,介绍了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和结构的变化以及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研究认为果实的软化与PE(果胶甲酯酶)、PG(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等酶的活性增强有关,果实成熟过程中PE、PG等细胞壁酶活性升高,使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细胞壁物质降解,细胞壁超微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果实硬度下降,果实变软。酶活性的升高受基因的调控,采后生物技术的研究为抑制果实成熟软化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7.
38.
研究了普通绵核桃和纸皮核桃的油脂哈败。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条件下,纸皮核桃比普通绵核桃易哈败;纸皮核桃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价高于普通绵核桃,而碘价低于普通绵核桃。感官评价也表明.在贮藏过程中纸皮核桃易哈败。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油茶糖蛋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以维生素C作为对照,采用4种不同方法考察了油茶籽糖蛋白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8.81 h、提取盐浓度0.12 mol/L、pH值8.77和液料比11.62 mL/g,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8.76%,糖得率为10.14%。抗氧化试验表明,油茶籽糖蛋白能显著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备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40.
芹菜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酸奶工艺基础上,将芹菜汁添加到牛乱中,经乳酸发酵制得产品。本实验主要从芹菜汁在牛孔中的添加比例、乳酸菌接种量、蔗糖添加量等方面经正交试验确定芹菜酸奶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芹菜汁添加量为8%,保加利亚扎杆菌和嗜热乳酸性球菌(1:1)添加量为2%,蔗糖添加量为7%,可制得质地细腻、风味优良的芹菜酸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