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7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32篇
  13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
1饲养场地的建设 1.1饲养场地的选择 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建在低洼湿地和山坳凹处。如选择坡地,其坡度以不超过9度为宜,否则将造成管理不便或增加投资。排污的水沟应低于道路,并做好硬化处理,可有效地控制污水渗漏造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2.
山羊高床饲养模式是替代传统的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放牧饲养方式的好方法,现将该技术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93.
鲜食玉米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其鲜食、作菜炒、蒸食和速冻加工等受到广大市民和宾馆饭店的青睐,成为餐桌上一道新型、特色佳肴。为配合实施,2003年3月,我们引进了7个品种品比,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4.
以生长于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17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核心生态型为材料,分析了它们的相对抗旱性和抗旱转录因子CBF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果表明,不同的拟南芥生态型具有差异明显的抗旱性。与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相比,25av、203av和244av生态型的CBF4基因位点具有高密度的SNP和插入/缺失(Indel),多态性的频率为每35.8bp 1个SNP,每143bp 1个Indel。Tajimma'S D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各区域都不显著,说明该区域核苷酸变化符合中性突变假说,较高的核苷酸多样性是净化选择的结果。基因非编码区的多态性是编码区的4倍,表明编码区承受着更大的选择压力。在编码区,SNP的频率为每96.4bp 1个SNP,其中1034位(以GenBank No.AB015478序列第19696位的核苷酸为1)碱基变化:G←→T,引起第205位氨基酸变化:gly←→val。而203av形成的haplotype6具有4个特异的SNP变化,其中5′端非编码区3个:27位的A←→G,129位的A←→C,171位的G←→A;3′端非编码区1个:1106位的A←→C。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203av拟南芥是抗旱性最强的一个生态型,研究认为haplotype6与它较强的抗旱性表型相应。  相似文献   
95.
96.
97.
为了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挖掘中国东北地区玉米增产潜力,寻求合适的灌水方式、方法,基于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滴灌灌水量对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的耗水规律、生长状况、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处理(50%充分滴灌量)分别比高水处理(充分滴灌)、中水处理(70%充分滴灌量)和雨养处理(CK)的水分利用效率高16.4%,8.7%和14.1%;高水处理增大了玉米的株高和茎粗,但低水处理和中水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更大,有利于叶绿素的保持;高水处理不利于干物质向籽粒的运移;低水处理可获得更好的穗部特征,其经济产量较高水、中水和雨养对照分别高7.7%,5.2%和24.8%.对于黑龙江西部地区玉米滴灌,低水滴灌量可推荐作为当地滴灌技术灌水量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8.
转录因子基因ZmDREB3转化玉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玉米转录因子ZmDREB3基因(Gene ID:EU964828.1)构建了Ubiquitin启动子驱动的植物表达载体PGM0229-ZmDREB3-EP-SPS,以EPSPS基因为抗性筛选标记,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到玉米自交系吉444、Mo17中,通过喷洒350mg/L草甘膦除草剂筛选,得到7株草甘膦抗性植株,用PCR检测得到2个同时整合EPSPS标记基因和ZmDREB3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株系,用PCR-Southern进一步验证,结果呈阳性。以上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经被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99.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和三维荧光光谱法研究了4人工增殖区中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前肠内含物溶解有机质(DOM)的光谱特征, DOM的来源与组成等方面对人工增殖区仿刺参饵料环境状况进行评价。4个人工增殖区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的紫外光谱数据E3/E4范围为1.56~2.98; DOM的腐殖化程度、芳香性及相对分子量平均值由高到低均依次为莱州、双岛、天鹅湖、俚岛; 各海区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280 nm紫外可见吸光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 表明仿刺参所摄食沉积质中溶解有机碳(DOC)的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 4个资源增殖区提供给仿刺参DOC的能力相近。对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的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表明, 所有DOM的三维荧光光谱图中均出现1个明显的蛋白荧光峰, 且峰值强度较高, 说明研究区域可能形成蛋白荧光峰的生源物质众多, 具有复杂、丰富的饵料生物基础。4个人工增殖区中仿刺参前肠内含物DOM荧光指数(f450/f500)范围为1.00~1.42, 绝大多数接近于1.40, 说明其DOM中的腐殖质主要来源于陆源输入, 海区易受外源干扰, 因此应对海区沉积物来源情况进行持续监测, 保证人工增殖区能为海参增殖提供优质沉积物饵料。

  相似文献   
100.
初步调查了罗汉松新叶蚜(Neophyllaphis podicalpi Takahashi)危害,测试了几种杀虫剂对其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罗汉松新叶蚜在广东全年发生,主要为害罗汉松幼嫩部位,严重时引发媒烟病;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鱼藤酮、噻虫嗪、烯啶虫胺和高效氟氯氰菊酯对罗汉松新叶蚜有较好活性,处理后48 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53、6.59、8.43和8.26 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鱼藤酮乳油、0.6%苦参碱水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和25 g/L高效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均有较好的防效,处理后15 d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