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采用PCR方法对2011-2013年山西省分离的2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的胸苷激酶(T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主要流行毒株Bartha株、Becker株、Ea株、Kaplan株、LA株、Min-A株、NIA-3株、SH株、SL株和Yangsan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99.6%、99.8%、99.7%、99.7%、94.4%、99.1%、57.2%、99.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1%、99.7%、99.4%、99.4%、90.3%、98.1%、49.7%、98.8%、99.1%。另外在核苷酸序列中起始密码子上游有3段GC box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下游有多聚腺苷加尾信号AATAAA;TK基因均由320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中有疱疹病毒TK基因共同的保守序列-R*Y*DG**G*GK*T-和-FDRHP*A***C*P*AR-。  相似文献   
42.
为了解山西省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遗传变异情况,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山西省分离的4株猪圆环病毒流行株(SXXZ1株、SXXZ2株、SXTY株和SXJZ株)的全基因组进行了扩增、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全基因组序列与国内外34株主要流行毒株进行核苷酸同源性与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株PCV2山西流行株全基因组核酸序列全长SXJZ株为1 768 bp,其余均为1 767 bp,分别占25%和75%。4株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5.9%~100.0%,与国内外34株参考株同源性为94.5%~99.9%,与国产疫苗株同源性为95.6%~99.8%;PCV2全基因组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本研究分离的SXXZ1株、SXXZ2株和SXTY株属于PCV-2b基因型,SXJZ株属于PCV-2e基因型,其中SXXZ1株和SXXZ2株与广东QY株的进化关系最近,SXTY与奥地利AUT5株的进化关系最近,SXJZ与福建FJ株的进化关系最近;而SXXZ1株、SXXZ2株和SXTY株与山西PCV2疫苗DBN-SX07-2株的进化关系较近,SXJZ株与国内PCV2疫苗LG株的进化关系较近。从而证实在山西省流行的PCV2毒株以PCV-2b为主,同时还分离出了PCV-2e亚型,表明山西省存在PCV-2e亚型毒株。本试验结果为山西省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猪瘟兔化高效细胞疫苗与猪用转移因子联合免疫程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仔猪40~70日龄猪瘟疫苗免疫抗体水平,采用猪瘟兔化高效细胞疫苗与猪用转移因子联合免疫的方法,进行了猪瘟疫苗免疫试验。在乳猪20日龄用猪用转移因子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进行首免的试验1组与在断奶仔猪30日龄首免用同样方法稀释疫苗的试验2组相比,试验1组猪瘟抗体S/P平均值40日龄提高48.38%,差异显著(P0.05);50日龄提高54.80%,差异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提高14.99%。比采用常规方法常规程序的对照组猪瘟抗体S/P平均值40日龄提高104.28%,差异极显著(P0.01);50日龄提高97.74%,差异极显著(P0.01);60日龄提高111.19%,差异极显著(P0.01);70日龄提高37.83%,差异不显著(P0.05);80日龄提高37.89%,差异显著(P0.05);整个试验期提高39.93%。证实了在乳猪20日龄用猪用转移因子直接稀释猪瘟兔化高效细胞弱毒苗进行首免、30日龄断奶前后二免、60日龄左右三免的猪瘟疫苗程序,可以提高仔猪40~70日龄期间免疫抗体水平,阳性率在88%以上,为有效控制猪瘟流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4.
采用RT-PCR方法对2009—2011年山西省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阳性病料进行克隆和测序,获得5个ORF5基因片段,并对其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5个ORF5基因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8.5%,与欧洲型代表株LV、美洲型代表株VR-2332、2006—2007年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JXA1、HuN、HUN4、HUB1)、2006年以前中国分离毒株(CH-1a、HB-1(sh)、HB-2(sh))和2个疫苗株(Resp PRRS MLV、MLV RespPRRS/Repro)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3.5%~64.0%、88.7%~89.2%、97.7%~99.3%、88.1%~96.7%和88.6%~89.1%;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56.1%~56.6%、87.8%~88.8%、96.6%~98.5%、85.9%~93.2%、86.8%~87.9%。结果表明山西地区的PRRSV流行毒株均属于美洲型,且毒株同源性很高,亲缘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4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PRRS)在我国已广泛流行.为查清山西省的流行状况,对全省11个地、市77个规模猪场和122个散养户进行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调研.共采集1 728份病料,用猪蓝耳病病毒RT-PCR诊断试剂盒进行病原检测.结果为规模猪场902头份,阳性243份,阳性率27%;散养户826头份,阳性188份,阳性率23%.证明山西省猪群感染比较严重,各地区感染程度不同,差异较大;猪群多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46.
猪支原体肺炎在我国广泛流行,为查清该病在山西省流行情况,对部分种猪场和散养户进行了流行病学调研,证实猪群咳嗽、气喘现象较为普遍;对疑似病猪、死猪采集病料,用PCR试剂盒检测猪肺炎支原体病原阳性率为26%以上;对非免疫猪群抽检血样,用ELISA试剂盒检测猪肺炎支原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6.7%以上。以上调研证明,山西种猪场猪支原体肺炎感染较为严重,与临床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可能与山西昼夜温差大,养猪户只重视保温、不重视通风,绝大多数养猪户不接种猪肺炎支原体疫苗有一定关系。为今后山西省防治该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7.
本试验旨在检查中药颗粒剂对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鸡免疫器官损伤的修复作用。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查传染性法氏囊病自然耐过鸡和用中药颗粒剂治疗而康复鸡的免疫器官,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其主要免疫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即随机抽取中药颗粒剂治疗组和自然耐过对照组25日龄鸡各10只,其中中药治疗康复后35日龄鸡10只,自然耐过35日龄鸡7只,死亡3只。扑杀被检鸡,采集各鸡法氏囊、脾脏和肝脏病料,眼观病变以后,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组织切片,显微镜检查病理组织学变化,并进行显微组织拍照直观比较自然耐过鸡和自制中药颗粒治疗康复鸡的免疫器官病理组织学变化。被检的IBD自然耐过鸡的免疫器官仍呈轻度病理性变化,而采用自制中药颗粒治疗痊愈鸡的病理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免疫增强。中药颗粒剂能够显著修复IBD鸡免疫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48.
4种猪繁殖障碍性疫病流行病学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繁殖障碍性疫病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为了查清山西省这些疫病的流行情况,对全省8个地市42个规模化种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因母猪繁殖障碍病造成死亡的仔猪数平均可以占到总产仔数的13.77%,同时采集病料组织257份,不同日龄猪群血清1776份,用不同病原的PCR和ELISA试剂盒对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和猪圆环病毒2型等进行了病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感染率为28.4%,抗体阳性率为57.55%;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感染率为3.89%;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株感染率为39.69%,抗体阳性率为44.99%;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率为10.12%;gE抗体阳性率为2.98%,gB抗体阳性率为76.35%;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率为15.18%,抗体阳性率为56.98%,证明山西省种猪场4种疫病感染较为严重,并且常常发生混合感染,为今后山西省防控这些疫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9.
利用透射电镜对山西省PRRSV变异株感染猪的肺脏、脾脏、肝脏、肾脏、淋巴结等组织进行超微病理变化的观察。试验结果发现,肺脏、脾脏、肝脏、肾脏、淋巴结各组织细胞均被不同程度地感染,各种细胞器遭受普遍的膜结构损伤,而以线粒体和细胞核变化较为严重。本研究为阐明PRRSV变异株感染猪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猪群暴发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猪瘟和猪蓝耳病是近年来严重为害养猪业发展的烈性传染病,混合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尤其是仔猪的致死率高达80%以上,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2009年3月,某猪场保育猪出现急性死亡,用PCR试剂盒共检测病料和血样16份,其中猪瘟阳性率为75%,猪蓝耳病阳性率为87.5%,这2种病混合感染率为62.5%,结合临床症状与剖检眼观组织病理变化,诊断该场猪群暴发的疾病为猪瘟病毒和猪蓝耳病病毒的混合感染。针对此提出了合理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