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水葫芦青贮饲喂羊的育肥效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部分水生植物(水葫芦、狐尾藻、眼子菜、鱼草、扁草等)含有较高的粗蛋白、矿物质等营养素,是潜在的家畜饲料来源[1].水葫芦在中国分布广泛,生物量大,产量高,达450~750t/hm2.水葫芦对富营养化水体环境的净化能力强,又具有改善生物多样性功能.但由于过度生长,常覆盖大量水面,堵塞河道,影响航运,降低水中溶氧量,严重影响水生生物多样性[2].通过水葫芦饲料资源化利用,可大量消耗水葫芦,形成水牧生态循环体系,具有很大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3-4].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17日,某县农业执法人员在依法对饲料市场例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某饲料经营门店经营的某牌强化型猪场专用浓缩饲料有5袋已超过保质期,于是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了立案查处。经对当事人李某进行询问得知,该饲料店是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者为郑某,李某是郑某的合伙人,经营期间,郑某退出,其股份由李某买下,现该饲料店实际负责人为李某。  相似文献   
14.
小黑麦在苏南农区草牧业生产上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6个小黑麦品种与大麦、黑麦、黑麦草在苏南地区的产量比较试验和品质分析表明,小黑麦在该地区早春有较高的青刈产量,且干物率高(17.0%~21.7%),饲草品质优良。小黑麦NSHW11作为紫花苜蓿规模化种植的田间保护作物,具有明显的抑制杂草、增加总体生物量和提高苜蓿种植效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3种牧草加工獭兔配合料及饲喂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江苏省目前种植较为广泛的杂交狼尾草、杂交苏丹草和鲁梅克斯K-1(以下简称鲁梅克斯)为原料,加工獭兔配合颗粒料,对35日龄的断乳獭兔进行为期30d的饲喂试验,并与外省购进的山芋藤粉(常规兔饲料)作对照,结果表明:鲁梅克斯配合料对獭兔的增重效果最佳,单只平均增重755.54g;杂交狼尾草、杂交苏丹草和对照分别为666.26、599.65、536.03g,统计分析结果处理间差异极显著。经济效益测算:杂交狼尾草料肉比最低,为4.65:1,杂交苏丹草、鲁梅克斯和对照分别为5.10:1、5.41:1、5.43:1。杂交狼尾草每千克增重成本最低,为6.09元,杂交苏丹青、鲁梅克斯和对照分别为6.68、7.57和7.93元。  相似文献   
16.
周卫星  白淑娟 《草业科学》1997,14(2):58-61,64
1994-1995年对引进的黍属资源进行田间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的观测,对生物产量构成的诸因素作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其结果与实测的生物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择牧草播种期、混播草地中禾本科和豆科牧草混合比例、施氮肥量、施氮肥量和刈割次数5个管理因子,建立红三叶和鸭茅混播草地参数回归模型,并由引进行产量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寻优,建立该草地综合管理优化模式,确定最佳的管理因子和水平。分析结果表明,该草地以3月份播种、禾草混播比例75%、施氮肥和磷肥量分别为0.15t/hm^2、刈害3次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国家牧草饲料作物品种审定的杂交狼尾草是美洲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与象草(P.purpureum)的种间三倍体杂交种.杂交种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是草食畜禽、鱼的优良青饲料,为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广为种植的多年生热带型牧草.但由于杂交种种子生产困难,主要以无性繁殖方式在生产上利用,尤其在北纬28°以北地区必须采取越冬保种措施,影响了其推广利用;而父本象草也仅限于在北纬26°以南地区开花.  相似文献   
19.
苜蓿菌核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南京地区苜蓿菌核病进行了田间危害调查、病原菌分离培养和苜蓿品种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三叶草核盘菌(Sclerotinia trifoliorum),主要发生在每年3月底至4月底,4月初为发病高峰期,造成整株枯死。三叶草核盘菌生长温度为5~30℃,最适生长温度15~25℃,菌丝扩展速度2.43~2.83 cm/d。苜蓿不同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抗病性极强的材料有WL414和WL325,抗性较好的材料有WL323、CS40A和CS40R。  相似文献   
20.
沿海滩涂盐渍化地上几种耐盐牧草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包括苜蓿、油葵、高羊茅和狗牙根在内的几种耐盐牧草不同播期情况下在中度盐渍化地(pH值8.25、全盐含量0.47%)和重度盐渍化地(pH值9.5、全盐含量0.77%)上的出苗及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在中度盐渍化地上供试苜蓿品种出苗及生长良好;在重度盐渍化地上供试品种中狗牙根C121表现突出,耐盐、耐瘠薄,最终成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