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苏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是农村科技服务手段和服务模式创新的一种尝试。文章中详细说明了科技服务超市以有实体店面、有专业团队、有稳定网络、有工作基地、有卓越成果、有自助品牌等"六有"为主要模式的建设现状,归纳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人才资源利用、服务手段优化、网络体系完善、服务机制更系统等方面的创新点,分析了目前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在建设的速度、层级之间的联系、市场化运作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进步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和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组合为中1319//连96-1/中粳8415,具有食味品质好,增产潜力大,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轻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淮北等稻区手栽种植及苏中地区机械栽插.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3.
通过对连云港农科院籼稻资源和外引杂交稻进行黑条矮缩病抗性分析,结果发现,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基因具有显性抗性基因效应。高抗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种质占3.53%(发病率低于5%)。杂交稻中引杂4和引杂26表现出高度抗黑条矮缩病。这些抗性资源将有利于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育种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34.
为阐明耐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根系和产量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特性,以4个耐盐水稻品种和2个盐敏感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盐浓度处理(0.0、1.0、2.0和2.5g/kg)。结果表明,与盐敏感水稻品种相比,耐盐水稻品种能够耐受更高浓度的盐胁迫(2.5g/kg),且减产幅度较小。耐盐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得益于其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且总颖花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与盐敏感水稻品种相比,在分蘖中期、穗分化期和抽穗后15d,耐盐水稻品种在盐胁迫下具有更大的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更高的根系氧化力,更有优势的根长、根直径和根表面积,较低的过氧化氢含量,较高的脱落酸含量以及更强的固定Na+的能力。上述结果表明,分蘖中期、穗分化期和抽穗后15d根系生理性状和形态性状差异会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中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进而影响产量,且根干重与根长对总颖花量和结实率的影响最大。这也证实了较发达的根系是水稻具有较强耐盐性的生理基础。耐盐水稻良好的根系生理和形态性状是获得高产的基础。该研究结果对水稻耐盐生理机制研究与水稻耐盐育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高产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3优88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优88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用自选恢复系Lc50-88与不育系3A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熟中粳杂交稻新组合。在江苏省杂交粳稻区试中,表现丰产型好、米质较优、抗性强,于200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6.
 设置长日高温、长日低温、短日高温和短日低温4组环境,对我国西南地区26份主栽粳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进行了分析。西南地区各粳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表现适中,品种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抽穗期长短与品种的感光性呈显著相关,感光性是影响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以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以及2个QTL近等基因系为测验品种分析26份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携带有显性早熟等位基因Ef 1或Ef 1t,多数品种在E1位点都携带主效显性感光等位基因E1或感光性比E1稍差的E1t;在Se 1位点,大部分品种携带非感光等位基因Se 1e; 另外,有22个品种还携带可部分抑制Se 1、E1表达的隐性感光抑制因子hd2。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揭示了该地区粳稻品种具有不同程度感光性、感温性和适中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基础,为该地区粳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中稻1号(原名连粳06-540)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和江苏徐淮地区连云港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选育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具有食味品质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特点.适宜河南省沿黄稻区、山东省南部稻区、江苏省淮北稻区、安徽省沿淮稻区及淮北稻区种植.通过稀播壮秧、小穴密植、平衡施肥、合理肥水管理等措施,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详细分析了连云港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推动连云港市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9.
水稻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的筛选、耐低氧萌发基因的挖掘和利用是选育适宜直播水稻新品种的基础。为简便、高效的评价种质资源的萌发耐淹性,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年代和地区的191份粳稻种质资源进行了萌发耐淹性鉴定,共获得12份萌发耐淹性强的种质资源,其中连粳15号表现出较强的低氧萌发能力。利用其与籼稻品种黄莉占构建的F2:3分离群体,采用模拟大田的鉴定方法,在水稻1号、3号、9号、10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4个QTL,即qGS1、qGS3、qGS9和qGS10。共解释表型变异的70.9%,其中qGS1、qGS3和qGS10,能够被重复检测到,贡献率分别为19.2%~24.0%、12.6%~14.7%、19.1%~20.5%,是稳定表达的QTL位点。这些种质资源和QTL的发现为耐低氧发芽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亲本资源、基因资源和标记资源,同时也为选育优良直播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旨在阐明耐盐性不同水稻的产量对盐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特性。本研究以5个耐盐水稻品种和两个盐敏感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了5个不同盐浓度处理(0、1、2、2.5和3 g kg-1)。结果表明,相较于盐敏感水稻,耐盐水稻能够耐受更高浓度的盐胁迫(2.5 g kg-1),且产量受盐胁迫减产幅度较小。耐盐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得益于其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水稻品种叶片,在分蘖中期、穗分化期、抽穗期,具有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高的果糖、海藻糖、山梨醇、脯氨酸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的K~+/Na~+值;分蘖至拔节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具有较高的作物生长速率;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上述结果表明,不同耐盐性水稻产量差异,主要来源于分蘖期、穗分化期与抽穗期的耐盐生理差异,这些生育时期是决定水稻穗数、穗粒数、结实率的关键时期。耐盐水稻在这些关键生育时期的良好生理表现是这些水稻品种获得高产的基础。该研究结果对水稻耐盐生理机制研究与水稻耐盐育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