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1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川北地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2008年,以引进的11个紫花苜蓿品种为材料,在四川省广元市进行生产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较适应川西北的气候,1年可以刈割6~8次,年均鲜草产量35 822.7~57 615.6kg/hm2、干物质产量6 573.3~10 345kg/hm2,利用年限长,其中,紫花苜蓿盛世长势最好,产量最高,首领次之,盛世与首领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品种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特高"宽叶型一年生黑麦草栽培管理及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高”(TETRAGOLD)黑麦草是百绿集团美国公司生产的一种宽叶早熟型一年生四倍体的禾本科牧草,性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在我国南方主要利用冬闲农田、沟渠边、塘基等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秋末播种,冬春季割草利用。它产草量高、品质好,是所有栽培牧草中最...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意义上养多养少的问题,是全面提高畜产品质量、优化畜牧业内部结构和畜牧区域布局,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畜牧业是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的中轴产业,它可带动种植业、饲料业、加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内部结构不仅直接关系到畜牧业本身的发展,而且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探讨四川畜牧业的结构调整问题尤为必要。1 四川畜牧业结构现状1.1 畜禽品种繁多,生猪存栏和出栏全国第一,但饲养规模小 四川幅员辽阔,自…  相似文献   
14.
“维多-45”高丹草是经过多代选育的饲用高粱和苏丹草的最新杂交组合,在阿根廷、美国等美洲国家使用极其广泛,是优质的畜牧用草。“维多-45”高丹草综合了高粱茎粗、叶宽、糖分含量高的特性和苏丹草叶量丰富、木质素含量低、分蘖力和再生力强的优点,杂种优势非常明显。2002年四  相似文献   
15.
杰威多花黑麦草是从美国引进、2005年在我国审定登记的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1800m以下的冬闲地或四边地种植,通过生产试验得出:该品种的干物质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阿伯德多花黑麦草),草质柔嫩,值得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杰威多花黑麦草是从美国引进、2005年在我国审定登记的新品种。该品种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海拔1 800 m以下的冬闲地或四边地种植,通过生产试验得出:该品种的干物质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阿伯德多花黑麦草),草质柔嫩,值得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青绿饲料常年供应体系是保障畜禽青绿饲料供应稳定的重要制度,建立完善的青绿饲料常年供应体系有助于缓解国内人畜争粮矛盾,提高农牧民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四川各地区主要的青绿饲料常年供应体系现状及研究进展,并分析展望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具有四川特色的青绿饲料常年供应体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在壤塘、阿坝和若尔盖县3个试验点对阿坝老芒麦新品种的适应性对比和观测表明,阿坝老芒麦新品种在上述3个试验点种植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产草量及种子产量均较高,较其对照品种当地老芒麦具有更强的繁殖能力和更为优良的结实性,鲜草、干物质产量均高于对照品种,且达到显著水平。阿坝老芒麦的饲草品质好,营养价值较高,各试验点3年平均鲜草产量为23635kg/hm。,干物质为6753kg/hm^2分别比对照当地老芒麦增产14.7O%和13.99%。其种子产量的增产幅度较大,平均增产在10%以上,适合大面积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小区试验的方法,在四川达州和阳平做了不同播期杰威多花黑麦草产草量性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杰威多花黑麦草在9月中旬播种,产量最高,年均干物质产量:达州可以达到12850.0kg/hm2,阳平点的年均干物质产量达到8764.4kg/hm2。不同播期之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