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用自然沉降法监测了兰州市道路空气质量状况,对不同功能区的交通主干道及北滨河路两边绿地空气微生物进行取样分析并对数据进行统计整理。试验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各功能区交通主干道中空气微生物污染区占31.6%,中度污染区占21.1%,重度污染区占21.1%,26.3%的地区超过重度污染区,重污染区主要集中在车流量较多的交通要道,各功能区的污染顺序由大到小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城关区,污染微生物以细菌为主;②道路交通的污染程度与车流量关系密切,在车流量较高的交通干道,空气微生物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含量均很高;③交通主干道中,绿化带对空气微生物的截杀作用较强,部分地区对空气微生物拦截量可达40.0%。  相似文献   
22.
排矸场植被恢复初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优先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羊场湾排矸场草地(G)、灌丛(S)和乔木(A)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示踪试验分析排矸场植被恢复初期不同植被类型的优先流特征。结果表明:1)A水分损失最严重,最大染色深度与优先流程度A>G>S。2)根长密度和根重密度均可促进优先流发育,且≤1 mm根长密度与根重密度的促进作用最明显。3)总染色面积比与最大和最小染色深度、基质流深度显著正相关,与优先流比显著负相关(P<0.05)。4)A和G以20~250mm染色路径为主,S的变化更为复杂。5)各样地以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为主;土层深度<13cm时,S均质流明显,G和A以非均质指流、高相互作用大孔隙流和混合作用大孔隙流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23.
综合考虑T-S模型的精确性及快速性和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了基于T-S模型的模糊神经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模型,并利用MATLAB7.5编写程序。以小陇山油松林为例,进行计算,将结果呈送给多位小陇山林业专家,专家们对评价结果均满意。  相似文献   
24.
指出了福寿螺作为一种世界性入侵生物,引入中国已有30余年,现已在中国南方10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灾害。针对洪湖市福寿螺的发生状况,提出了防治福寿螺的主要方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测定了啤酒反应器污泥中钾、钠、钙等11种元素的含量,并重点讨论了样品前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32%~3.21%,回收率为95.5%~104.9%。该方法简便,易操作,数据重复性好,加标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一种无需样品前处理,直接测定农田灌溉水中6种阴离子的离子色谱法.分析柱为容量高、亲水性强的Dionex IonPac AS19阴离子交换柱,EG40在线产生KOH淋洗液,等浓度泵作梯度淋洗.该方法对6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0.008~0.075 μg/L,线性范围高于2个数量级.并将该方法用于武汉市南湖地区水样中阴离...  相似文献   
27.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对湖北省宜昌市区、丹江口市、秭归县和兴山县的柑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样品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样品农药残留的检出率高达91.9%,其中,禁用农药检出率为1.6%;限用农药检出率为9.5%;允许使用农药检出率为68.3%;未登记使用农药检出率为15.9%.农药使用情况较为普遍,不过由于禁、限用农药控制程度较好,因此柑橘质量整体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8.
作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做好内业测试化验工作是后期成果编制的基础,总结好试点工作中内业环节的经验做法,能为土壤普查工作的全面铺开打好基础。本文总结了湖北省第三次土壤普查试点工作中内业测试化验环节的经验做法,以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好土壤普查工作趟路子、摸经验。  相似文献   
29.
测定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的行业传统方法乙酸铵交换法(林业标准LY/T 1243—1999),在农业化学分析中有广泛应用,但应用于大批量土壤分析和检测时,存在步骤繁琐、耗时长、效率低等不足。为提高检测效率,分别从离心、煮沸前处理、淋洗3个步骤对标准方法进行优化,利用CEC前处理系统对样品进行EDTA-乙酸铵溶液置换、乙醇淋洗,通过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对置换的铵根离子进行测定,计算土壤CEC。结果表明,0.005 mol/L EDTA-1 mol/L乙酸铵溶液搅拌8 min,石灰性土壤无需进行淋洗前的1 mol/L氯化铵煮沸处理,乙醇淋洗4次。该条件下,通过对国家土壤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得出分析方法的准确度符合要求。该分析方法操作简便,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大批量土壤CEC的测定。  相似文献   
30.
综述了传统的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近几年来用于氨基甲酸酯农药测定的新技术如超临界流体提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气-质联用及一些非色谱技术如免疫检测、生物传感器及电化学检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