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3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林业   594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436篇
  308篇
综合类   2389篇
农作物   359篇
水产渔业   255篇
畜牧兽医   973篇
园艺   344篇
植物保护   152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2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如何有效地对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后管道结构的安全进行合理地评价,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维修措施,是减少南水北调大口径PCCP管道运营期间断丝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提出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建立PCCP管道安全风险层次分析数学评价模型,对影响南水北调地下大口径PCCP管道断丝的各种可能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同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建立PCCP管道安全失效的判断准则及判断标准,实现大口径PCCP管道安全风险评价的定量化。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款专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PCCP管道工程安全运行风险实时监测的管理软件。该软件系统采用自动化实时监测技术和基于Web-GIS的风险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完成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数据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以及安全风险的动态评估与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932.
1995-2014年,对河南省鸟类多样性及区系分布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鸟类18目60科461种。包括留鸟148种,夏候鸟113种,冬候鸟82种,旅鸟112种,迷鸟6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13种,国家Ⅱ级保护81种;河南省重点保护23种;列入IUCN名录的有3种,分别是濒危物种猎隼(Falco cherrug)、丹顶鹤(Grus japonensis)及极危物种白鹤(G.leucogeranus)。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和红胸啄花鸟(Dicaeum ignipectus)为河南省新纪录种。河南省鸟类在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处,G-F指数为0.88,物种多样性丰富。区系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鸟类的区系特点表现为典型的华北区成分,而且亚热带属性明显。河南省丰富的鸟类多样性以及作为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应进一步加强对鸟类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933.
辽宁省近53年冬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预测辽宁冬季气候,进而达到对冬季设施农业等方面服务的目的,根据辽宁省53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4年逐月的平均气温资料,利用滑动T检验方法、Mann-Kendall检验方法、最大熵谱方法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3年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3年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时间序列呈显著的线性递增趋势,与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相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辽宁出现了气温偏低的情况;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在1985—1986年前后发生了1次明显突变,之前气温以偏低为主,之后开始显著增温。辽宁省冬季平均气温的主要周期为准3~5年周期和17年周期。采用新资料得到的辽宁冬季气温变化特征与采用旧资料的情况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934.
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面积大小直接影响植物对光的利用效率。快速准确地测量叶面积能够有效提高植物光合和蒸腾作用研究的效率。测量叶面积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以叶面积仪法最为广泛使用。但是国内现有叶面积仪开发的种类较少,误差比较大,且重复性较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漫水填充算法的手持式叶面积仪,并通过与传统方法测定不同形状叶面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叶面积仪测量误差仅为0.55%,且多次测量变异性较小,最低变异系数仅为0.7%,平均变异系数为1.2%,测量效率高,适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35.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灌溉方式(机械增氧滴灌、化学增氧滴灌、常规滴灌)对香芹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具有不同的增氧效果;与常规滴灌相比,化学增氧滴灌与机械增氧滴灌分别使香芹可食用部分鲜质量平均提升39.84%和15.63%;在化学增氧滴灌的作用下,香芹不同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指数(CCI)、株高以及根茎叶的鲜质量较机械增氧滴灌和常规滴灌均有增加和提高。增氧滴灌促进了香芹植株的整体生长,并增强了香芹植株根茎叶的生理功能,其中化学增氧滴灌方式对香芹相关生长特性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936.
水稻机械化旱直播轻简栽培技术是我国水稻低成本高效益种植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简要介绍国内外水稻旱直播技术研究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几年来对水稻旱直播施肥、整地等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成果,分析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的难点、制约因素与发展趋势,为促进我国水稻机械化旱直播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7.
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作物全生育期水分盈亏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57-2013年黄淮海平原40个气象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推荐的作物系数计算冬小麦、夏玉米、夏大豆、棉花全生育期需水量及有效降水量,利用线性趋势、M-K检验、GIS插值分析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作物水分盈亏的分布特征及其演变。结果表明:4种作物全生育期均处于缺水状态,小麦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值1974年前存在波动,之后下降;玉米、大豆、棉花水分亏缺持续下降,大豆、玉米在2007-2103年下降显著,棉花在1985-2013年下降显著。4种农作物全生育期水分亏缺呈阶梯状分布,北部、东北部为水分亏缺最严重区域,向南部、东南部逐渐递减。小麦、玉米、大豆、棉花亏缺值分别为386.5mm、251.5mm、191.3mm、437.6mm。  相似文献   
938.
迟熟中粳盐稻12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育秧技术与机插秧栽培技术,前者包括场所选择、床土准备、苗床准备、确定播种期、种子处理、精装床土、定量播种和秧苗管理等;后者包括平整大田、机械栽插、水浆管理、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939.
<正>江鳕属鳕形目,鳕科,江鳕属。我国只产江鳕一种,又称山鲇鱼。2013年5月,北京市从新疆引进了江鳕苗种,在国家级北京鱼类良种场暨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十渡基地开展试验,现将试养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北京水产科学研究所十渡基地位于房山区十渡镇,交通便利;东傍拒马河,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符合渔业用水标准。2.试验条件试验在基地育种车间内进行。试验池为圆形玻璃钢材料,直径2米、高50厘米,中间排污;进水采取喷淋式,缸内安装微孔曝气装置,水中  相似文献   
940.
5个斑节对虾半同胞家系生长、消化及免疫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海南省三亚海域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为父母本,采取人工授精方法建立斑节对虾家系,对其中5个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等性状进行研究。56 d养殖实验结束后,家系5(sy446-sy240)获得了最高的终末均重和增重率,并显著高于除家系1(sy474-sy240)以外的其它各个家系。不同家系斑节对虾肝胰腺和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及血淋巴的免疫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家系1的各种消化酶活性均处于中上水平,而家系5则处于较低水平;家系2(sy440-sy240)的各种免疫酶活性最高,家系1和家系5的免疫酶活性也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表明,家系1具有较好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家系2具有较好的与抗逆、抗病能力相关的免疫酶活性,而家系5具有最佳生长性能,可结合选育目标作为优良家系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