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当前大蒜机械化播种单粒合格率低、漏充率高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双充种室大蒜单粒取种装置。通过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取种装置关键部件参数,阐述了双充种室结构可降低蒜种漏充的作业机理。采用EDEM软件进行了单因素仿真试验,分析了一级取种勺速度、种层厚度对充种性能及种群规律的影响,得到第二充种室内充入蒜种与被清掉蒜种的速度变化关系,证明了装置设计合理性。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一级取种勺速度、取种速比、种层厚度作为试验因素,以单粒合格率和漏充率作为评价指标,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利用Design-Export8.0.6数据分析软件,建立各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的数学回归模型,并对试验因素进行了参数优化。圆整后一级取种勺速度为0.12 m/s、取种速比为0.75的条件下,种层厚度范围为360~390 mm开展室内验证试验,单粒合格率、漏充率、重播率均值分别为95.38%、1.18%、3.44%,变异系数分别为0.32%、6.11%和4.15%,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小于5%。品种适应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取种装置对3类供试大蒜Ⅱ级蒜种适应性较优,蒜种机械损伤率为0.52%,符合标准要求。田间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一致,作业效果优于现有爪式循环、勺链式、轮勺式大蒜单粒取种装置,该研究可为解决大蒜播种机取种漏充问题提供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作空间的果园作业平台结构参数优化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果园作业平台的适用性和操作灵活性,根据乔砧密植的纺锤形苹果种植模式确定其目标工作空间,以工作空间尺寸偏差、工作空间体积和平均可操作度描述其可达工作空间性能,分析了平台主要结构参数杆长和关节变量(关节角、连杆偏移)对工作空间性能的影响。建立了以可达工作空间性能和结构紧凑为指标的优化模型,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优参数为:杆2和杆4的长度分别为988、879mm,关节1、3的关节角范围分别为[107°,256°]、[-118°,-76°],关节5、6的连杆偏移最大值分别为720、340mm。优化后其可达工作空间尺寸偏差分别减小96.09%、95.60%,体积减小4.69%,平均可操作度增加1.43%。对优化后的果园作业平台进行了实地果园工作空间试验,结果表明:承载质量为65kg、横坡坡度为15°、纵坡坡度为15°时,工作空间尺寸偏差最大,分别为16.2、16.7mm,比原型分别减小93.89%、93.76%。  相似文献   
13.
刘莫尘  娄伟  李扬  宋成宝 《农业工程》2018,8(7):110-112
控制理论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针对学生不同需求,进行了案例教学设计,详细介绍了从案例的选取到实施和反馈的过程,把课堂知识和控制技术的前沿运用到工程实际中,使案例教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柑桔红蜘蛛是桔园主要害虫,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多其抗药性也增强,必须寻找新的药剂.本试验用福帅得及其他常用药剂防治柑桔红蜘蛛,结果表明,50%福帅得悬浮剂对柑桔红蜘蛛成虫与卵的防治效果较好,福帅得悬浮剂2 000和2 500倍液防治效果均达95.9%以上,与24%螨危悬浮剂无显著差异,且有很好的持效性,对柑桔安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型油罐的除锈工作一直是国内外面临的难题,由于受油罐进出口狭小条件的限制,喷砂除锈机器人整体采用了便于拆装的组合结构,利用机械手、机械手行走小车、珩架、上支架、下支架等结构设计,并使用高效的喷砂除锈技术,解决了大型油罐的除锈难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蒜联合收获机拉拔收获特点与鳞茎定位要求,为提高输送成功率、降低鳞茎损伤率,设计了一种浮动式夹持装置,阐述了其主要结构与工作机理。通过茎秆受力变形与植株运动分析,明确了试验台浮动轮弹性系数、间距及链条输送速度等关键作业影响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了茎秆流变模型,并根据不同载荷下的茎秆蠕变曲线拟合了茎秆的粘弹性参数,明析了关键作业参数与输送装置夹持力、输送损失及鳞茎损伤的关系。以浮动轮弹性系数、间距及链条输送速度为试验因素,以成功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试验数据分析,由Origin软件生成3D响应曲面,得到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次序。结果表明,当浮动轮弹性系数、间距及链条输送速度分别为2 N/mm、83 mm和520 mm/s时,装置性能最优,夹持成功率和损伤率分别为97.42%和1.36%。对优化因素进行试验验证,试验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满足大蒜联合收获浮动夹持高成功率与低损伤率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盘锦生态农业建设及其技术需求出发,从研究方向的转变、高科技手段的利用、研究领域的拓展、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盘锦生态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在柑桔果实先刺伤接种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 digitatum孢子悬浮液再进行药剂浸果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药剂对抗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双抗)或双敏感菌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0或1 000 mg/L的甲基硫菌灵、咪鲜胺(扑霉灵)和抑霉唑(500mg/L)单剂,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或扑霉灵)混剂对双抗菌系防治作用均低于50%;1 000 mg/L百可得单剂,500、1 000 mg/L百可得混配相同浓度咪鲜胺(或扑霉灵)均可控制双抗菌系引起的腐烂,防治效果在83%以上;1000mg/L咯菌腈对双抗菌系的防治效果为83.3%,500和1 000 mg/L嘧霉胺对双抗菌系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1%和98.9%.500mg/L百可得、抑霉唑和嘧霉胺单剂,500mg/L百可得混配相同浓度咪鲜胺(或扑霉灵),500 mg/L甲基硫菌灵混配相同浓度扑霉灵对敏感菌系均有88%以上防治效果.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不再使用苯并咪唑类和咪唑类杀菌剂单剂或这两类杀菌剂混剂防治柑桔采后病害,可选择1 000 mg/L百可得(双胍辛烷苯基磺酸盐)单剂,500mg/L百可得和相同浓度咪唑类混剂.同时建议将嘧霉胺登记用于柑桔采后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温室生产的发展,目前薄膜日光温室栽植葡萄已在广大农村和城镇郊区迅速发展起来.为了使这一有效栽培措施更加完善,同时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4年到1987年进行了薄膜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的研究.现将研究的初步结果简结如下。一、试材与方法薄膜日光温室建于我们所内,东西走向,坐北向南,长55米,宽7米,一面拱形。最高处1.8米.最低处1米,靠北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