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55篇
  53篇
综合类   580篇
农作物   54篇
水产渔业   43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59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彩叶植物具有色彩鲜艳、成景快、栽培容易、观赏期长的特点,在现代城市园林绿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彩叶植物种类彩叶植物一般分为常色叶植物、春色叶植物和秋色叶植物三类。常见的常色叶植物有:紫叶李、紫叶桃、金叶接骨木、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常见的春色叶植物有:红  相似文献   
992.
相反转乳化法制备萜烯酯型环氧树脂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自制的聚乙二醇改性萜烯酯型环氧树脂(TP)为乳化剂,采用相反转法乳化萜烯酯型环氧树脂制备了环氧树脂水乳液,分析了乳化过程中体系电导率变化与微观形态转变的关系,讨论了乳化剂质量分数、乳化温度、搅拌速度、乳液固含量等条件对乳液粒子体积平均粒径(D[4,3])及粒径分布一致性、黏度、离心稳定性、环氧值及环氧保留率等乳液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环氧树脂乳液的最佳制备条件为:TP质量分数16.7%,乳化温度60℃,机械搅拌速度500-900 r/min,固含量约45%.在该条件下制备的乳液性质最好,乳液粒子体积平均粒径约200 nm,粒径分布100-440 nm,黏度850 mPa·s,环氧值0.11 mol/100 g.  相似文献   
993.
木质素的化学改性及其在合成树脂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994.
崇明岛沿岸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崇明岛2005年1:50000航片进行解译,将GIS的空间分析法与景观格局分析法相结合,并对防护林带群落结构进行抽样调查,通过计算完备度、景观格局指数以及疏透度值3项指标,从不同层次上对岛区沿岸防护林结构与功能的空间异质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崇明岛沿岸基干防护林带完备度仅为21%,空间格局分异明显,西岸、南岸林带完备度高于北岸与东岸.景观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已有林带分布不连续,多呈片段状分布,其中西岸、东岸的连续性高于南岸与北岸.群落结构与功能调查发现,受树种及群落配置的影响,很少样地林带疏透度值达到最适,目前林带防风效果并不理想.文中最后从数量、结构以及空间分布3方面对岛区未来沿岸防护林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并从研究方法与内容两方面提出了未来岛区沿岸防护林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5.
高粱新品种锦杂10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5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于以不育系7050A为母本,恢复系SH609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强,一般产量500kg/667m^2以上,适宜在辽宁、河北、山西榆次、甘肃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996.
晚熟哈密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伊吾县淖毛湖镇晚熟哈密瓜[1~6]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采用(1)滴灌系统首部设计选型:水源首部采用离心式过滤及网式过滤.施肥罐选择:根据面积大小选用,一般33.33 hm2应选100 L的施肥罐,机井用潜水泵,其流量与扬程均与滴灌系统设计流量和设计水头基本一致;(2)滴灌系统灌水量平均250 m3/667m2,全生育期滴水9次,节水率65.28;;(3)滴施追肥2~3次;(4)膜上行距40~50 cm,株距45~50 cm,株数1 000株/667m2,土地利用率提高25;~30;;(5)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及农药筛选,提出了农药防治方法;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97.
针对辽西地区农业的基本特征和生产发展实际情况,总结了辽西地区农业生产耕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农业保护性耕作在辽西地区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云南烟草丛枝症病株为毒源,通过蚜虫传染接种大十字期、猫耳朵期、摆盘期、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的烟株,观察症状反应并检测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研究表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病程可分为4个阶段:潜育期、过敏反应期、缩顶期和丛枝期,烟株从感染到表现丛枝要经过约1个月;蚜虫接种后约1周,在蚜虫口针刺吸部位开始出现褪绿斑,继而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即从褪绿斑中心开始坏死出现蚀点斑,叶片上布满坏死斑纹,有典型的环纹和蚀纹,严重的烟株叶片破裂,细脉坏死;随后进入缩顶期,烟株生长缓慢,叶间距明显缩短,顶部几乎成为一个平面,叶色稍黄,大十字期和猫耳朵期接种烟株缩顶后生长极其缓慢,萎缩成为僵苗,不表现丛枝症状,也不会开花结实;感染约4周后,摆盘期、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接种的烟株开始腋芽丛生,生长速度加快,几天后便表现为典型的黄化丛枝症状,叶黄化且变圆,能够开花结实.其症状和文献记载的所有烟草丛枝、丛顶和丛蔟类病害有明显区别,初步认为是1种未见记载的新病害,建议称之为“烟草簇矮病(Tobacobushydwarf)”.文中附病程症状图2版.  相似文献   
999.
以蚜虫传染发生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烟株为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连续培育3代,以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健康烟株,提取毒源和各实验烟株的总核酸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第3代组培烟苗为毒源经蚜虫传染的烟株发病表现丛枝症,并检测到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低分子量RNA.说明与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相关的病原能在寄主离体培养组织中长期保存,成功建立云南烟草丛枝症病害的标准毒株.  相似文献   
1000.
锌对小麦镉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金属镉可使小麦幼苗细胞膜透性增大,根系力下降,MDA积累增加,SOD,POD活性上升,且POD活性上升更为显著,这些主烨都与镉浓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