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8篇
  6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杨建远  孙传祝 《农机化研究》2007,(4):109-111,114
针对现有远红外蔬菜脱水机存在的输送链板不能按时翻转落料甚至脱落等问题,对其拨板机构进行了改进.试验证明,改进后的拨板机构能够保证设备顺利地实施前后链板的左右交替换位,其换位率达99.47%,因拨板机构卡住而导致双面输送链板脱落的可能性降为0,从而使翻转落料得以顺利实施;采用可调活板结构调节轴承外圆至链轮节圆之间的距离,保证了拨板机构的位置精度.采用该拨板机构时,其支座角度以135.左右为宜,轴承外圆至链轮节圆之间的距离最好为0或略小于0.  相似文献   
12.
利用COSMOS/Motion软件对该差速器进行了大量的运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两侧差速轮(半轴齿轮)反转矩差为20N.m左右时,其差速轮的角速度之和近似等于差速器壳角速度的两倍,且基本能够满足转矩分配关系Т1+Т2=Т0,其锁紧系数和转矩分配系数比较大,提高了车辆的越野能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远红外蔬菜脱水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部分输送链板不能按时正常翻板落料,甚至出现脱落的现象,增设了拨板机构和防脱落装置.试验证明,改进后的设备,输送链板的翻板率达99%以上,脱落率降为0,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在茶叶杀青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方式控制系统不够稳定、杀青效果差等问题,将远红外辐射加热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中,并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来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方法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和稳态误差均为0,能够使茶叶杀青机的温度保持恒定,显著提高茶叶品质。因此,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完全能够满足制茶行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国内马铃薯清选输送设备发展缓慢、严重制约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马铃薯清选输送机。当马铃薯和泥土及杂物的混合物输送到清选装置上方时,各松土轮即对马铃薯的混合物进行搅动和揉搓,使粘着在马铃薯上的泥土松动后,再输送到各清选辊上逐步清选,清除的泥土从各清选辊之间的缝隙落入泥土输送机上;清选干净的马铃薯被输送到分选装置上方时,小于两分选辊之间缝隙的小马铃薯落入小薯输送机上,大马铃薯则越过分选辊后落入大薯输送机上。本研究为马铃薯种植户提供了一款集清选、分选、多向输送和装载于一体的多功能马铃薯清选输送机,对解决农忙时节用工荒,推进马铃薯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有链板式输送带存在的落料不彻底和干菜质量差等问题,对输送链板的运动及落料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带有中部起凸刮板结构的新型扫料装置,对菜椒和胡萝卜等蔬菜的干燥试验结果证明,其脱料率分别达到95%和90%,从而解决了输送链板上清除余料难的问题,保证了干菜质量,进一步加快了该设备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多段分离工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马铃薯分段收获人工捡拾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收获效率低等问题,在适应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多段分离工艺的马铃薯联合收获机,该机可同时完成双垄双行马铃薯的挖掘、薯土分离、清土除杂和集薯输送等任务。收获机在拖拉机的牵引作用下进行收获作业,其关键零部件包括松土限深调控装置、切土切蔓装置、挖掘装置、摆抖式薯土分离装置、过渡分离装置、清土除杂装置和集薯输送装置等。该收获机采用多段分离工艺,可有效提高薯土分离效率,显著降低含杂率,降低劳动强度。田间试验表明:作业速度分别为3. 17 km/h和4. 16 km/h时,样机的损失率分别为1. 64%和1. 59%,伤薯率分别为1. 72%和1. 48%,破皮率分别为2. 31%和1. 92%,生产率分别为0. 41 hm2/h和0. 54 hm2/h,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了作业标准。基于碰撞检测技术获取了收获过程中薯块的动态碰撞信息,在对碰撞特征和薯土混合物运动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联合收获机易产生较大碰撞加速度的关键位置为:分离筛Ⅰ与分离筛Ⅱ交接处及集薯输送装置的落料端,降低分离筛Ⅰ和分离筛Ⅱ之间的高度差、改善集薯装置末端的缓冲效果,是降低伤薯率和破皮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马铃薯播种机播种株距调整麻烦、土壤状况对播种精度影响较大及振幅调整不便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马铃薯智能精密播种系统。该精密播种系统采用液压马达驱动播种单元,实现播种株距的无极调整,提高了马铃薯播种机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该系统通过检测实际株距与设定株距的差值,自动修正薯种输送带的运行速度,确保实际株距始终保持在设定株距范围内;通过检测模块采集播种过程的漏种情况,自动调整输送带的振动幅度,减小重种、漏种率,提高播种精度;通过人机交互模块设定播种参数,实现播种状态的可视性。本研究对提高马铃薯播种机的作业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更好地适用于马铃薯的大规模种植和服务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红外加热技术在农业物料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生物材料红外吸收光谱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红外加热技术的优点,列举了几种农业生物材料干燥数学模型以及合理选择干燥模型的标准。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了红外辐射技术在谷物干燥、果蔬脱水以及农产品消毒杀菌方面的应用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外干燥技术在生物材料加工中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红外玉米穗干燥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玉米干燥技术对玉米籽粒进行脱水干燥,即采用先脱粒、后干燥工艺这一现状,采用红外辐射加热、双面干燥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红外玉米穗干燥机,并对转速和功率进行设计计算,其传动系统选择了摆线针轮减速机。设计后的干燥机对采摘后的湿玉米穗采用先干燥、后脱粒的工艺方案,解决了因直接对湿玉米穗进行脱粒籽粒破碎率较高的问题,并且在拨料杆拨动下玉米穗边滚边滑的同时,均匀地吸收红外辐射热,提高了干燥的均匀性。该干燥机的成功研制,彻底解决了玉米干燥行业所存在的问题,对推动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