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24篇
  1篇
综合类   9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6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31.
研究了在螺旋藻添加的质量分数为12%时,饲料脂肪水平(5.36%、7.74%、10.52%、12.85%和15.45%均为质量分数)对红白锦鲤Ornmmental carp幼鱼(初始体质量为5.85 g±0.19 g)体色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饲养10尾锦鲤,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表明:当饲料中脂肪水平为10.52%时,试验鱼皮肤中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体表红质的a*值最高;试验鱼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力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下降,饲料脂肪水平对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等免疫指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上述研究说明,在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螺旋藻时,锦鲤着色效果最好时的适宜饲料脂肪水平为10.52%,提高饲料脂肪水平不会持续提高锦鲤对螺旋藻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2.
苯并芘和V_E对红鳍东方鲀抗氧化酶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凡平  王伟  李莹  姜志强 《水产科学》2012,31(5):270-274
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中苯并芘质量浓度为50μg/L时,红鳍东方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最多分别低93.1%和35.4%。说明其体内抗氧化体系受到明显的抑制,且两种酶活性均表现出先抑制后升高的趋势,证明红鳍东方鲀对于苯并芘的胁迫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能。给鱼体注射VE(3个缓解组剂量分别为10mg/尾、20mg/尾和30mg/尾)后,红鳍东方鲀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酶活性都有一定的提高,表明VE对苯并芘的影响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33.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红白锦鲤(Cyprinus carpio L)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螺旋藻添加量为12%时,饲料脂肪水平对锦鲤生长、饲料表观消化率、肠道消化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设5.36%、7.74%、10.52%、12.85%、15.45%5个脂肪梯度,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 d。结果显示:脂肪水平为5.36%~10.52%,锦鲤增重率(BWG)、特定生长率(SGR)随脂肪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均在脂肪水平为10.52%时,达到最大值。实验鱼血清谷丙转氨酶(ALT)随脂肪添加比例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脂肪水平为12.85%后,血清ALT显著升高(P<0.05),脂肪水平为15.45%时,血清GLU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随脂肪水平的升高各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螺旋藻添加量一定时,锦鲤适宜脂肪添加水平为10.52%。  相似文献   
34.
王东梅  姜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95-7397,7422
关于鱼类自残发生的原因,可分为遗传和环境因子两大类。在遗传因子分类里,由于基因型的不同,产生个体生长速率差异,从而成为自残的首要原因;其次为遗传关系和食性。当环境因子受限时,就会影响稚鱼和前期幼鱼的行为模式,从而影响鱼类的自残。针对上述鱼类自残的原因,在养殖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全可以有效地防范自残。  相似文献   
35.
本实验以初始体重为(5.85±0.19)g的红白锦鲤幼鱼为实验对象,研究在虾青素添加量为130 ms/kg时饲料脂肪水平(5.60%、7.93%、9.95%、11.93%、14.20%)对锦鲤体色、生长以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饲养10尾鱼,表观饱食投喂60d后,实验结果显示:脂肪水平为9.95%...  相似文献   
36.
文章针对棕榈油的主要成分、生化特性以及其经济性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棕榈油作为鱼油替代油脂在几种养殖鱼类中的应用情况。与大豆油、油菜籽油等相比,棕榈油价低,产量稳定,有较高的脂肪生产力,较低的不良脂肪酸沉积。其在鲑鳟等冷水性鱼中,以不同的比例替代鱼油或与其他植物油混合替代鱼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加了饲料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在饲料中用棕榈油部分替换鱼油对大西洋鲑、虹鳟、欧洲鲈等的生长、体化学组成及肌肉的脂肪酸比例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7.
采用"饥饿(1、2 d)-饱食(6、5 d)-……"重复处理的方法,在温度(19±1)℃、盐度32±1的条件下,对相同规格的星斑川鲽[(26.02±0.30)g]的摄食、生长、生化组成以及能值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复饥饿再投喂处理对星斑川鲽的体重、全长的影响不显著,对比肝重的影响显著;对星斑川鲽体内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对星斑川鲽鱼体以及粪便中能值的影响也不显著;对星斑川鲽总摄食量、摄食率、食物转化率的影响显著,对排粪率、吸收率以及特定生长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饥饿再投喂重复处理的实验组的星斑川鲽均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38.
唇鲮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常规测定方法分析了野生唇鲮Semilabeo notabilis(12尾)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其体质量为(215.24±80.41)g。结果表明:唇鲮的含肉率为(75.64±4.16)%,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6.31±0.71)%、(17.06±0.84)%、(1.51±0.084)%和(1.72±O.25)%。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的总质量分数为(82.45±O.90)%(占肌肉干重),其中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4.09±0.39)%,占总氨基酸总量的41.35%;4种鲜味氨基酸的质量分数为(31.26±0.37)%(占肌肉干重),占氨基酸总量的37.92%;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2.79。脂肪酸中EPA与DHA含量较高,分别为(4.21±0.27)%、(3.64±0.22)%,表明唇鲮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9.
在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和海上网箱开展黄带拟鲹(Pseudocaranx dentex)养殖试验研究.通过试验观察掌握了黄带拟鲹的生物学特点,摸清了其温度、溶解氧等主要水质指标的要求及适宜的饵料种类和投喂模式,在此基础上突破了室内工厂化及海上网箱黄带拟鲹养殖技术.工厂化养殖产量15~20 kg/m3,网海养殖产量10...  相似文献   
40.
不同光照强度对太平洋鳕仔鱼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太平洋鳕仔鱼摄食的影响。在0~1 000 lx光照范围内,对不同光照强度、摄食不同时间太平洋鳕仔鱼摄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仔鱼500 lx时摄食强度最大,其次为700、300 lx,摄食率在500 lx时最高,并在摄食开始后10 min时达到最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