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吉育20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以美国品种A1900为母本、日本品种suzumaru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采用单粒传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超高油(25.31%)、高产、早熟,适于吉林省早熟区及黑龙江省第一、第二积温带种植。2012年3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2.
田间样本采集方法对黄瓜中啶虫脒残留量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监测结果的误差来源于取样、制样和分析测定3个步骤中产生的误差总和[1-2].关于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对取样和制样步骤中误差的研究报道则很少.综合分析农药残留检测各步骤可能带来的误差对准确评价待测产品真实残留水平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3.
文章介绍了大豆新品种吉育552,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系谱法选育。主要特点是高产、高抗花叶病毒病、抗逆性好。2016—2017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78.6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5.1%。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68.5公斤/公顷,较对照吉育72平均增产16.2%。属春大豆中晚熟品种,出苗至成熟126天。需≥10℃活动积温2 700℃以上。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为了探索不同种类及不同用量硅肥对皖南山区稻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高效硅肥积累水稻品种的筛选。根据土壤缺硅特性(有效硅含量为5.68±0.84 mg/kg),设计了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的盆栽试验和不同水稻品种硅敏感性的大田试验。盆栽结果表明,不同硅肥种类及用量均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150 kg/hm~2水溶性硅肥和钢渣硅肥处理比对照的水稻产量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多出64.53%和23.49%,随着硅肥的用量增加并没有显著增加各硅肥处理水稻的产量;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钢渣硅肥施用对6个水稻品种的产量均有显著增加,其中‘苏秀867’对硅肥最为敏感,施硅肥处理产量比不施硅肥的处理产量增加40.77%,为硅素高效吸收积累水稻品种。故对皖南山区稻田来说,适量的硅肥利用以及高吸收硅的水稻品种选择,可以有效地提高稻季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5.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在吸收先进国家大豆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推广的一种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可操作性强,增产显著.本文阐述大豆窄行密植栽培的技术要点,其关键技术是选用良种、深松整地、配方施肥、科学播种、化学除草等.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自走式红枣收获机的采收率,针对南疆矮化密植红枣种植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变地隙自走式红枣收获机。介绍了该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研制了可变地隙底盘、柔性采摘机构、鱼鳞式柔性导流机构和风力辅助式清选输送机构,实现了对红枣的采摘、输送和清选。开展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整机工作可靠稳定,地隙高度为0.15 m时,采净率>95%,能够满足果农对红枣采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7.
大型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是田间施药机械的主要机型,而喷杆是实现喷雾稳定作业的关键机构。近年来,为提高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的精准施药水平,喷杆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喷杆减振、平衡技术日趋成熟。本文阐述了喷杆的平面、三角形立体和梯形立体等3种桁架结构,分析国内外自走式喷雾机喷杆的主要结构参数以及减振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的技术现状,概述了喷杆在减振、平衡和位姿检测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据统计20m以上喷幅的喷雾机仅占比6.79%,10~14.9m喷幅占比73.30%,表明国内以小型喷杆为主,大型喷雾机占比小。分析了国内喷杆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我国喷杆的发展趋势,即优化喷杆结构、加强喷杆系列产品开发、设置多级多点减振机构、提高自平衡控制水平、实现位姿智能监测调整,为我国喷杆进一步的结构优化和性能提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索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SW-1(P.SW-1)抑菌作用效果;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假交替单胞菌P.SW-1对指示菌抑菌作用的影响,并对获得的培养条件进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假交替单胞菌P.SW-1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30 mL/250 mL,温度30℃,pH 8.0和盐度0.2 mol/L。该培养条件有利用于激发菌株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且菌株P.SW-1对指示菌的抑菌效果最好,该培养条件为菌株的工业发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大豆结英习性由寡基因控制,通过不同肥水处理研究不同结荚习性基因大豆品系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应变化。研究袁明:水分对株高、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的影响较显著,其中无限结荚习性的最敏感;肥只对百粒重的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90.
对35份东北三省大豆资源的单株粒数、单株荚数等12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通过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了表型鉴定及基因型分类。结果表明,35份大豆资源表型变异较丰富,遗传多样性程度较高。根据主成分分析,筛选到4个主成分,进一步鉴定到10份优异种质。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4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