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日渐衰退,水产养殖得以快速增长,水产饲料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动物性蛋白如鱼粉用量呈现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我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鱼粉,因此利用植物性蛋白来代替动物性蛋白一直是近年来饲料营养研究探讨的问题。本试验利用大豆浓缩蛋白部分代替饲料配方中的白鱼粉进行了喂养大菱鲆的试验。  相似文献   
52.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精氨酸含量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幼鱼生长、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相关酶活力的影响,以确定其对精氨酸的最适需求量。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晶体L-精氨酸配制精氨酸含量分别为1.39%、1.83%、2.34%、2.80%、3.39%和4.08%的6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D1、D2、D3、D4、D5和D6)。饲喂初始体重为(12.03±0.03) g的许氏平鲉幼鱼56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精氨酸含量的升高,实验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和蛋白质效率(PER)均先升高后降低,在D3组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D1、D2、D5和D6组(P<0.05);饲料系数(FCR)先降低后升高,在D3组达到最低值,显著低于D1、D2、D5和D6组(P<0.05);D3组肌肉粗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肌肉水分、粗脂肪、粗灰分和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无显著性差异;全鱼和肌肉总必需氨基酸(ΣEAA)和总氨基酸(ΣAA)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力先降低后升高,D3组显著小于其他组(P<0.05),一氧化氮(NO)含量先升高后降低,D3和D4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尿素氮(BUN)含量先升高后趋于平缓;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均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后升高,D2~D4组显著低于D1、D5和D6组(P<0.05)。在本研究条件下,以WGR为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出,许氏平鲉幼鱼[(12.03±0.03) g]饲料中精氨酸适宜需求量为2.78% (占5.56%饲料粗蛋白)。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棉子糖对刺参生长、消化与糖代谢的影响,实验以初始体质量为(11.46±0.06) g的刺参幼参为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包膜棉子糖,配制成棉子糖含量分别为0.00%(D1)、0.02%(D2)、0.03%(D3)、0.06%(D4)、0.08%(D5)和0.11%(D6)的6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67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棉子糖含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先升后降,D2~D5组显著高于D1组,D4组达最大值,体壁基本营养成分不受棉子糖含量的影响。(2)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先升后降,D3、D4组显著高于D1组;丙二醛含量先降后升,D4组达最低值;D3~D5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高于D1组,D5、D6组出现炎症细胞浸润。(3)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升后降,葡萄糖激酶和果糖磷酸激酶活性在D4组达最大值,丙酮酸激酶活性在D3组达最大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先上升后平稳,D4~D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4)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基因表达量均先升后降,D2~D6组均显著高于D1组,葡萄糖激酶和果糖磷酸...  相似文献   
54.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测定饲料样品中总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标准曲线在0.2~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0.7442X-0.0465,相关系数r=0.9998,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8%~98.1%。实验表明,DNS比色法测定总淀粉含量简单易行,且重复性好,可作为饲料中总淀粉含量的常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酵母培养物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 lanceolatus♂)幼鱼生长、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抗病力的影响,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 (B0)、0.5%(B1)和1.0%(B2)的枯草芽孢杆菌制剂,同时在每个枯草芽孢杆菌水平添加0 (Y0)、0.5%(Y1)和1.0%(Y2)的酵母培养物,制作9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23.41±0.47) g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1)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幼鱼存活率(SR)和增重率(WGR)均无显著影响(P0.05),幼鱼WGR在Y1B1和Y2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2)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影响显著(P0.05),血清ALT和AKP活力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低水平,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3)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显著(P0.05)。肠道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Y1B1和Y1B2组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Y2B2组(P0.05),而MDA含量同SOD活力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0.05)。4)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培养物的交互作用对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鳗弧菌攻毒后幼鱼累积存活率在Y1B1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6.
郭鹏  王际英  李宝山  王美琪  孙永智  黄炳山  王世信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03-12960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水苏糖对刺参生长、消化生理与糖代谢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11.46±0.03) g的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包膜水苏糖,配成水苏糖含量分别为0 (D1,对照组)、0.04%(D2)、0.11%(D3)、0.15%(D4)、0.21%(D5)和0.27%(D6)的6组实验饲料,在循环水养殖桶中进行为期67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水苏糖含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先上升后下降,D2~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体壁基本营养成分不受水苏糖添加量的影响;(2)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D3、D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D3组达最低值,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D3、D4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D6组出现炎症细胞浸润;(3)葡萄糖激酶活性先上升后平稳,D5、D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D4、D3组达最大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呈上升趋势,D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研究表明,水苏糖提高了刺参糖代谢效率,改善了机体消化生理和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讨仿刺参幼参对配合饲料中维生素A(VA)的适宜需求量,实验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A乙酸酯,配制VA含量分别为3 250 (D1)、5 187 (D2)、7 054 (D3)、8 970(D4)、12 975 (D5)和16 400 (D6) IU/kg的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饲喂初始体重为(15.48±0.01) g仿刺参幼参8周。结果显示,(1) VA对仿刺参存活率(SR)无显著影响,显著提高了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2) VA显著提高了体壁粗脂肪和VA含量,降低了羟脯氨酸含量;(3)肠道脂肪酶(LPS)活性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淀粉酶(AMY)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肠道谷草转氨酶(AST)、总抗氧化能力(T-S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升后降趋势,AST及CAT活性均在D4组出现最高值,D2~D5组T-SOD活性显著高于D1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呈上升趋势,D1组显著低于其他组,丙二醛(MDA)含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