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2篇
  15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为进一步提高蔬菜穴盘苗高速自动移栽机的栽植效率,提出了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并基于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设计。首先,以理想栽植轨迹上关键位姿(位置与姿态)数据为约束,由杆长不变条件建立轮系式栽植机构简化模型(平面RR机构)近似多位姿运动综合优化模型,并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求解获得机构最优结构参数;然后,由平面RR机构两转动副的运动参数计算轮系机构总传动比并分配,从而实现轮系式栽植机构的设计。最后,对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进行了结构设计、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机构实际运动轨迹姿态与理论设计基本一致;栽植频率120株/(min·行)、理论株距为300 mm时,栽植成功率96.7%,实际株距均值298 mm,平均穴口宽度70 mm,满足高速移栽要求,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性和三臂轮系式栽植机构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为了评价10个不同无性系楸树的耐锑能力,为锑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植物材料。[方法 ]在不同锑胁迫浓度下,通过对生长量、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根茎叶中锑元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H2O2)、超氧阴离子(O2-﹒)含量、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对10个不同无性系楸树耐锑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浓度锑胁迫下,除8402无性系根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无性系地上和根生物量在不同锑浓度间存在差异;随锑胁迫浓度的升高,大部分无性系株高和地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8402和72无性系在2 000 mg·kg-1锑胁迫下根生物量比对照高外,其它无性系在较低浓度锑胁迫下促进了生物量增加,到了一定浓度随着锑浓度的增加,生物量逐渐减少。楸树对锑的富集主要在根部,600mg·kg-1锑胁迫下,63无性系根、叶中锑含量最高,8402无...  相似文献   
23.
为使行星轮系移栽机构能够实现复杂空间轨迹、更好地满足水稻宽窄行钵苗移栽的农艺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一般空间连续封闭轨迹的不等速行星轮系移栽机构逆向设计方法。首先,将行星轮系移栽机构简化为空间开链三杆二自由度(2R)机构,以3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拟合的理想轨迹曲线为约束,建立空间开链2R机构运动学模型,分析其末端轨迹形成机理,利用空间几何关系求解机构的杆长和输出轴的相对位置;然后,由输入与输出轴间的相对角位移关系得到轮系机构的总传动比,通过依附不等速齿轮副缩减开链机构自由度,并根据齿轮副组合类型进行传动比分配与非圆齿轮节曲线的设计。在应用实例中,基于空间“8”字形移栽轨迹设计了一种由平面非圆齿轮与圆锥齿轮组合传动的水稻钵苗宽窄行移栽机构,并进行了虚拟样机仿真与物理样机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轨迹、样机测试轨迹与拟合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4.
猫只有一侧子宫角及卵巢的报告孙良(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兽医院,473035)笔者从事兽医门诊十几年,发现1例猫只有一侧子宫角及卵巢。现就笔者所见病例简述如下。1996年5月23日,小盆窖村刘××家自养的1只花猫因难产求治。主诉:两天来母猫不断努责,流出...  相似文献   
25.
枣树发芽前,先将树干老翘皮刮除,再用胶带缠绕树干一周,在胶带上均匀涂抹一层粘虫胶。越冬害虫开始活动后在向树上爬行的过程中被粘住,动弹不得,直至饿死,避免了对树的危害,降低了越冬虫口密度。粘虫胶耐雨水冲刷,耐蒸发,有效期长达3~6个月。通过连续两年的实验观察,胶带上会爬满各种害虫,品种类达十多个,主要为红蜘蛛、白粉蚧、步曲等。  相似文献   
26.
基于码值矩阵的移栽用周转轮系功能图自动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利用图论进行移栽用周转轮系综合过程中,依靠经验实现轮系的双色拓扑图到功能图的转换,容易出现可行轮系结构遗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码值矩阵(CVM)的周转轮系功能图(FSE)的自动生成方法,实现轮系拓扑图到功能图的系统化转换。根据轮系功能图的结构特征,制定轮系的基本图形符号,并完成编码(码值图);在用邻接矩阵描述构件间的运动约束关系的基础上,提取轮系基本环,完成码值矩阵描述,并获取3类基本环功能图(FSF);在各基本环功能图随机组合的基础上,利用基本环连接与简化原则实现各个基本环功能图的自动匹配,建立系统化的周转轮系的功能图谱。最后,以轮系式玉米钵苗移栽机构为例,研究传动轮系功能图的自动生成,完成移栽机构构型综合、结构设计与轨迹测试,将优化软件输出的仿真轨迹与通过高速摄影描绘的轨迹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验证了从拓扑图到功能图生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单人工上苗式半自动蔬菜嫁接机关键机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自动嫁接机价格低、适用蔬菜种类广,但其生产能力相对低。为简化操作、提高嫁接效率,设计一种单人工补给砧木和接穗苗的贴接式半自动蔬菜嫁接机。嫁接机关键部件包括砧穗木夹持旋转机构、旋转持苗防回转机构、切削机构等;其中,旋转持苗防回转机构采用了双棘轮反向止动,实现单电机驱动双轴间歇反向旋转,保证上苗和夹持工序有序配合;确定了砧穗木上苗位、夹持、切削、嫁接工位的较优布局,可实现单人工同时上砧、穗木苗。对南瓜和丝瓜穴盘苗进行嫁接试验表明:嫁接成功率达到89%,与人工相近;嫁接效率达到846.3株/h,是人工嫁接效率的3.3倍,证明该单人工上苗操作的贴接式嫁接机满足工厂化嫁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8.
非圆齿轮-连杆组合传动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设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针对现有的单行星架轮系机构无法实现取栽一体式蔬菜移栽机构所需的作业轨迹和姿态问题,该文基于曲柄摇杆机构的变速摆动和非圆齿轮的不等速传动特性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一种双行星架非圆齿轮与连杆机构组合传动的取栽一体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该机构的副行星架相对主行星架作变速摆动,移栽臂相对副行星架作回转运动。采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拟合非圆齿轮节曲线建立移栽机构运动学模型。结合西芹移栽株距220 mm、苗高100~150 mm和穴钵深度40 mm的移栽农艺要求,优选出一组适合西芹钵苗取栽一体作业的尖嘴形轨迹和姿态。轨迹取苗段长度33 mm,植苗点距离行星架壳体运动最低点距地面高度55 mm,取苗角23°,取苗过程变化角16°,推苗角65°,轨迹整体高度355 mm,动轨迹环口高度125 mm。通过对比分析仿真轨迹、试验轨迹与理论分析的轨迹基本一致,验证了移栽机构作业轨迹的正确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实现兼顾轨迹高度、取苗深度和作业姿态的取栽一体式蔬菜钵苗移栽机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9.
大田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地域面积广阔,作物种类繁多,育苗移栽对作物抗御干旱、寒冷、病虫害,缩短田间生长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机械化移栽是作物机械化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其技术反映了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为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田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移栽机自动取植苗装置的结构和类型,阐述了各类移栽技术与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移栽机构的创新是移栽装备创新的源泉,而机械式移栽机构创新的核心是机构综合,并介绍了移栽机构构型与尺度综合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中国机械化移栽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建议,指出高效、精准、低损取植苗技术与机构是水旱田自动移栽作业的重要保障,高效化、信息化、智能化全自动移栽技术与装备是今后机械化移栽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0.
钵苗移栽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参数分析与反求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满足旱地钵苗移栽农艺要求,本文提出非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选取栽植机构栽植嘴运动轨迹上的若干点作为型值点,利用三次非均匀B样条曲线来控制和表达整条轨迹,并建立以轨迹为目标的该机构参数反求模型,推导栽植嘴的(角)位移、(角)速度和(角)加速度方程。基于MATLAB GUI开发平台,编写了该栽植机构的参数反求设计软件,利用该软件分析了若干型值点对该机构栽植嘴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性能的影响。在型值点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以栽植机构栽植嘴理想轨迹姿态及穴口形状等要求为目标,通过软件的人机对话功能调整型值点,优选机构参数,提高立苗率和降低伤苗率。与七杆式栽植机构、多杆式栽植机构和椭圆齿轮行星轮系栽植机构相比,本栽植机构具有较优的作业性能和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