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美肤宝中14种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美肤宝中含有或富含人体必需的宏(镁、钙)、微(铁、锰、铜、砷、钴等)量元素;氨基酸总量为6.50mg/g,其中10种药效,11种必需半必需和13种香甜味氨基酸分别为3.94、4.18、4.52mg/g,各占总氨基酸含量的60 .6%、64.3%、69.5%;美肤宝护肤健美作用与其所含微量元素、氨基酸有关。  相似文献   
52.
正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进步。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而农村人口比重大,所以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除了能够使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外,还能够大大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农村经济中,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处于重要的位置,也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从质量还是效率上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国家或地方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政策和法规加以扶持,这些都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健康的发展之路,这是值得欣慰的。但同时我们也  相似文献   
53.
运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洛麦22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0.149 5)、每穗粒数(0.062 9)、千粒重(-0.429 4),对产量的直接影响依次为:单位面积穗数(1.246 4)、每穗粒数(0.980 7)、千粒重(0.424 0),表明单位面积穗数是洛麦22高产的主要因素,增加单位面积穗数,提高穗粒数,稳定千粒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洛麦22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4.
稳定性参数法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稳定性参数法对2007~2008年参加区试的13个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CK)、豫教0502、洛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稳定性较好,对环境反应稍敏感;百麦1号、合选18、漯8101、五二—9、豫同213这5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差,稳产性好;冬优369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55.
运用稳定性参数法对2007~2008年参加区试的13个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CK)、豫教0502、洛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稳定性较好,对环境反应稍敏感;百麦1号、合选18、漯8101、五二—9、豫同213这5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差,稳产性好;冬优369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56.
玉米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以8个玉米品种(郑单958、豫单998、超越1号、浚单20、中科4号、洛玉4号、农大108、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玉米萌芽期渗透胁迫对玉米萌发状况的影响。分析表明:在渗透胁迫条件下,发芽率降低,胚根、胚芽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贮藏物质转运效率降低。其中发芽率和胚根干重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一级指标;胚根长、胚芽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正相关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二级指标;胚芽干重与贮藏物质与萌发抗旱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未达显著,可作为萌芽期抗旱性鉴定的三级指标。鉴定玉米萌芽期抗旱性以萌发抗旱指数为主,结合其他6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7.
小麦苗期抗旱性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目前关于小麦苗期抗旱性的鉴定原理、方法、指标、研究的现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采用激素处理提高小麦幼苗抗旱性的方法。认识较为统一,且应用较多的指标有干旱条件下的幼苗存活率、相对发芽率、贮藏物质转运率、胚芽鞘长、叶片相对含水量、抗氧化酶,鉴定方法简便易行,可靠性较好的是苗期反复干旱法。  相似文献   
58.
为了筛选适宜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综合指标,在灌水和旱棚鉴定条件下,以13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基因型间差异,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DI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抗旱性存在较大遗传差异。小麦品种抗旱机制和抗旱表现的复杂性要求选择全生育期综合抗旱性评价指标。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DI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9.
53份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旱地品种(旱肥地、旱薄地)、水肥地品种以及水旱兼用品种(系),以小麦品种的抽穗期、全生育期、最高分蘖数、株高、产量以及产量三要素等8个农艺性状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氏距离为22.6时,参试品种分为4个类群,第1个类群属旱地中高产型品种,株高较高,在旱地生产上表现为高产、稳产和抗旱,是黄淮冬麦区旱地主要推广的品种;第2个类群是一个抗旱性较好的旱肥地品种(系),是适宜河南丘陵旱地麦区种植的抗旱性较好的小麦品种;第3个类群主要属水肥地品种,株高较矮,可作为黄淮(南片)麦区灌溉地区主要推广的中高产型品种;第4个类群是高中水地高产型小麦品种,其综合表现较好,主要表现为千粒质量大,穗粒数多,公顷成穗数较多,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0.
为探索冬春性鉴定指标在国家和河南省小麦区试中的应用效果,依据2009—2013年国家黄淮南片冬麦区水地组、河南省南部组与春水组小麦区试冬春性鉴定结果,对小麦冬春性鉴定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表明,春播抽穗率可作为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最佳指标,为小麦品种审定、应用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