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1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不同供铁水平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供铁水平对油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以3年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幼苗为试材,采用砂培方法,设置1对照(0μmol/L)和3种供铁浓度(30、75、150μmol/L),测定了不同供铁水平下油松针叶4—9月份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CK和30μmol/L供铁处理的气体交换参数、光合色素及活性铁含量的4—9月份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6月份达到高峰。75、150μmol/L供铁处理的净光合速率4—6月份上升,6—8月份下降,8—9月份呈上升趋势,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光合色素及活性铁4—9月份变化均呈单峰曲线,8月份达到峰值;不同处理间各指标的大小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变化趋势存在一致性,均表现为75μmol/L(150μmol/L(30μmol/L(CK,结果表明,增加供铁可显著提高油松幼苗的光合能力,75μmol/L为油松幼苗最适的供铁水平。  相似文献   
42.
杏花器官抗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杏盛开花朵为试材,利用人工模拟霜箱,对花器官抗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杏花器官的过冷却点为:花瓣-4.0~-5.2℃,雄蕊-3.3~-4.1℃,雌蕊-2.8~-3.2℃。低温胁迫条件下,杏花器官褐变程度加剧,相对电导率增高,质膜透性增强,膜保护酶SOD、POD的活性在低温胁迫前期均逐渐升高,在达到一定的临界低温后,呈现下降的趋势。花器官抗寒性表现为花瓣>雄蕊>雌蕊,品种间抗寒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43.
44.
采用不同浓度CaCl2溶液浸泡黑宝石李采后果实,研究对其果实品质和延缓衰老的影响,达到延长贮藏期的目的。 结果表明:浸钙处理可显著抑制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硬度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浸钙处理降低了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含量;贮藏期间浸钙处理后乙烯释放量显著低于对照,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比对照推迟15 d;浸钙处理可保持采后贮藏过程中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较低的丙二醛(MDA)含量,维持细胞内活性氧代谢平衡,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延缓果实成熟衰老进程,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品质。4种钙浓度处理中以1%和2%CaCl2溶液浸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5.
蔬菜叶螨是近几年来我县蔬菜作物的一种重要病虫害类群,他制约了蔬菜产量的提高,严重影响着我县菜篮子工程的发展.他一般可以使蔬菜减产5~8%,严重菜田可以达25%以上.蔬菜叶螨在我区个市县均有分布,主要为害茄科、葫芦科及豆科蔬菜.为害蔬菜的叶螨,过去统称为棉红蜘蛛,但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一个混合种群,包括二斑叶螨、朱砂叶螨、截形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和敦煌叶螨等.均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目前我县在部分菜农对蔬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了解不够,在防治上只使用新药特药及加大浓度上下功夫,使防治的路子越来越窄,为此根据叶螨的发生为害特点,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对有效控制蔬菜叶螨的为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保证蔬菜的优质高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为了查明粉煤灰绿化林木生长状况及林分郁闭后的防护效果,采用标准地和样方调查方法,调查林木、草本植被及根系生长状况。林内气象数据的采集采用森林气象流动调查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粉煤灰上采用速生旱柳造林绿化树木生长势较好,根系发达,植被增多。森林小气候基本形成,防风降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7.
14份杏种质的ISSR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冀光为试材,研究了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对杏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同时,从42对ISSR引物中筛选出12对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进行扩增,并运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了12份杏种质的亲缘关系及多样性。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模板DNA含量在10~80 ng均能得到较好的扩增;dNTP用量对扩增无明显影响;而引物、Mg2+的最适浓度分别为0.25μmol/L、0.25 mmol/L;Taq酶在0.5~4 U均能得到好的扩增条带;退火温度在50~52.1℃范围内均能得到清晰的条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杏ISSR反应体系。当相似系数在0.444~0.452之间时,将12份杏材料划分为3类:①普通杏(Amentacavulgaris),西伯利亚杏(A.sibirica),辽杏(A.mandshurica),藏杏(A.holosericea)类型;②仁用杏品种一窝蜂;③紫杏(A.dasycarpa)。  相似文献   
48.
以9种常绿阔叶植物叶片为试材,采用人工低温处理测定其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并观测越冬前后叶片的微观解剖构造,通过变异系数、相关分析从8项叶片结构指标中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和抗寒性综合评价,以期为北方树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整体表现为升高趋势、相对含水量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下表皮、栅栏组织较厚的叶片抗寒性较强,栅海比值和组织结构紧密度越大的植物受低温影响越小。越冬前后,阔叶植物的抗寒排序差异较大,较抗寒的树种有大叶女贞、红叶石楠、广玉兰等。  相似文献   
4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RAPD)技术对红叶李与安哥诺李及其杂交子代中的10株植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然后对所有子代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分析所得图谱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用DPSv2.0软件依据所得到的遗传距离,按照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条带8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3.5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9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74,说明杂交后代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树状图可以看出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1号植株与母本亲缘关系最近,最有可能稳定遗传母本的红叶性状。  相似文献   
50.
杏品种花器官过冷却点及结冰点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弄清不同发育时期杏花、幼果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变化,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的差异,为杏花期霜冻害机理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3个杏品种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过程的人工霜箱,测定不同发育时期花器官、幼果的过冷却点、结冰点,统计杏花器官受冻情况。【结果】随杏花发育进程的推移,3个杏品种自大蕾期至幼果期过冷却点、结冰点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表明抗寒力下降;不同品种、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结冰点存在差异,品种间表现为花器官过冷却点、结冰点越低,抗性越强,从过冷却点到结冰点的平均温度“跃升”值越大;过冷却点并不表示一个确定值,而是一个范围。花瓣过冷却点频率分布较雄蕊、雌蕊分散;杏花器官通过保持过冷却状态回避低温伤害,但对结冰十分敏感,一旦结冰,升温后花器官均受害而褐变。【结论】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品种不同花器官过冷却点和结冰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