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园艺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的凋落物和土壤进行取样调查,采用Berlese-Tullgren干漏斗法分离土壤跳虫,分析了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与林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组成差异较大。杨桦林下跳虫多度和丰富度最低,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高;阔叶红松林下跳虫多度最高,丰富度较高,其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跳虫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土壤碳氮比、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养分(N、P)无明显关系。土壤理化性质显著影响长白山土壤跳虫群落结构组成,不同林型间跳虫群落结构差异较大。保持地表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环境异质性对促进土壤跳虫多样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2.
采用毒土法和喷雾法分别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对柞栎象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70%吡虫啉地表撒施和质量分数5%高效氯氰菊酯喷雾的触杀活性较高,致死中浓度LC50为0.08 g·m-2和3.18 mg·L-1;野外控制试验表明,吡虫啉0.2 g·m-2和氯氰菊酯2000倍液对柞栎象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