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篇
  10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4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为减轻高硼(B)对小麦的毒害作用,研究了不同土壤B浓度下磷(P)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P素能减轻小麦B毒害症状,小麦平均黄叶率由9.95%降至7.60%;促进小麦生长,B浓度为50mg/kg时,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44.9%和11.72%,30cm以下土层根系平均增加2.1%,促进了小麦对深层养分和水分的利用。  相似文献   
22.
为进一步完善普通小麦春化特性理论基础,从不同春化特性小麦品种RNA-Seq结果中筛选得到一个春化诱导上调表达的EST序列Unigene3230,经NCBI比对与小麦wcor14a基因序列一致。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功能,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wcor14a基因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wcor14a基因能够响应低温、ABA、干旱等非生物胁迫。对wcor14a基因在不同春化发育特性小麦品种中的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不同发育特性小麦品种中的表达总体表现为春性半冬性冬性强冬性,而且表达时间表现为冬性和强冬性早于春性和半冬性。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对不同小麦品种P素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渍水显著影响根系对P素的吸收 ,其影响大小依次为 :孕穗期 >拔节期 >灌浆期 >苗期 >返青期。孕穗期以前渍害主要影响小麦根系对P的吸收 ;灌浆期渍害不仅影响根系对P素的吸收 ,同时也影响P素在地上部各器官中的分配。因此 ,基肥中施足P肥和灌浆期喷施KH2 PO4 对提高受渍小麦粒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4.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种子繁育是小麦产业化的关键环节。我国现行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包括三圃制、二圃制、一圃制、四级种子生产、株系循环选择、一圃三级种子生产等六种。为了适应现代小麦产业化的需要,在分析现有种子繁育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遗传特征,提出小麦种子繁育的一般原则和通用程序,供小麦育种、繁种、推广者参考。  相似文献   
25.
转外源Trxs基因大麦耐盐性有关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过量表达硫氧还蛋白s基因(Trxs)的转基因大麦株系(LSY-11-1-1)及其非转基因对照(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0mmol/L盐胁迫条件下,Trxs过量表达对大麦幼苗耐盐性有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下转基因大麦的鲜重与干重高于对照,而丙二醛(MDA)与羰基含量低于对照.盐胁迫下转基因大麦幼苗叶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普遍高于对照.转基因大麦类囊体中铁蛋白大量积累的持续时间比对照长.由此可以推测,Trxs至少可以通过两条途径缓解盐胁迫对大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一方面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有效清除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另一方面能促进铁蛋白含量的增加、抑制Fenton反应来减少活性氧的过量产生,从而赋予转基因大麦幼苗更强的抗盐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26.
播期对豫麦49-198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生产上大面积推广豫麦49-198提供适宜播期,以豫麦49-1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高群体总茎数随播期推迟而下降,早播的最终成穗数较少;最大叶面积指数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孕穗后早播的叶面积指数衰减快;就花后干物质积累而言,以适播的最多,晚播次之,早播最少。不同播期间籽粒产量呈现出适播>晚播>早播,且不同播期的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适播的穗粒数与千粒重较其它播期的有所下降。在基本苗195万/hm2情况下,河南中部地区豫麦49-198的适宜播期是10月12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  相似文献   
27.
豫农416是集高产、优质、适用性广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为合理利用小麦新品种豫农416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07—2009年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豫农416的主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农416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4.58%,生产试验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变异系数均值8.71%(低于对照品种);适应度均值为87.5%(高于其他继试品种);主要品质达强筋优质小麦标准.该品种适合河南及周边省份相近生态区高中肥田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8.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级小麦新品种。2007—2009年参加河南省中间试验,丰产性突出,是当年生试冬水组所有参试品种中唯一在所有试点均居首位的品种。  相似文献   
29.
为探讨甲基结合蛋白(MBD)在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RACE技术克隆了小麦TaMBD2基因的cDNA全长,并分析了该基因在小麦叶片、种子发育及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性。RACE克隆及序列分析表明,TaMBD2基因cDNA全长为1 511 bp,其中5 UTR 164 bp,3 UTR 405 bp,ORF 942 bp。对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的分析发现,TaMBD2编码蛋白中包含有1个典型的甲基结合域和1个CW型锌指结构域;通过RT-PCR分析发现,TaMBD2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随着小麦的生长发育而逐渐增强;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该基因在花后20和30 d时的表达量最高;在种子萌发过程的胚和胚乳中,该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0.
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利用豫麦49为母本(豫麦21/豫麦35),F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超级小麦新品种。在2007~2008年河南省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846.5 kg/hm2和7 987.5 kg/hm2,分别较对照豫麦49和周麦18增产5.96%和3.19%;2009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河南及临近省份相近麦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