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同改良剂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不同改良剂在黄河入海口附近滨海重盐碱地上的改良效果,选择出适合于该区滨海重盐碱地上的盐碱改良剂。[方法]选用禾康、磷石膏、微生物菌肥、土生、药肥和有机肥在黄河三角洲毛坨试验站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分析不同盐碱改良剂对滨海重盐碱地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改良效应。[结果](1)所有改良剂均能显著降低盐碱地土壤容重,增强土壤通透性,尤其是磷石膏和禾康效果更显著;(2)所有改良剂使土壤电导率明显下降(至少15.9%以上),具有较好的压盐降盐作用。(3)对盐碱棉田脱盐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盐碱土壤化学性质的改良剂是磷石膏和禾康;(4)所有改良剂均能增加盐碱地土壤微生物量,增强土壤呼吸,其效果最好的是有机肥和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5)能较好地改善盐碱地土壤肥力,提高棉花产量的改良剂是有机肥及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结论]磷石膏、禾康、有机肥及有机肥菌肥混施处理均能明显改良盐碱土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  相似文献   
22.
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K+解吸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潮土K+解吸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的土壤K+解吸的平衡时间和平衡解吸量有很大差异,平衡解吸量的变化与CEC和粘土中高岭石的含量密切相关;2)长期施肥使K+解吸速率产生了差异,解吸速率也与CEC、粘粒含量和高岭石的变化密切相关;3)不同处理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其解吸率差异很大,粘粒含量高的处理在反应初期解吸较快;4)平衡前不同时段的解吸速率和解吸率与反应时间lnt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且与土壤粘粒含量密切相关;5)一级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潮土中K+解吸过程的最优模型,该过程是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23.
随着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开展,山东莱西市通过采样化验、布置试验等,获得了大量数据。为了满足充分利用这些数据指导当地农业生产的要求,研究开发了针对县域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该系统采用Flash作为前端技术,实现地图向导功能,采用J2EE、Struts、Hibernate技术开发后台Web应用服务器,实现表现层、业务层和数据层有效分离。系统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农户和农业管理人员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4.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及其化感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从多年栽培花生土壤和砂培试验花生营养液中收集花生根系分泌物,经GC—MS检测,鉴定出11种花生根系分泌物,并测定出根系分泌物的相对含量;直接用分析纯对分泌物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十二酸在低浓度下对花生发芽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邻苯二甲酸和油酸对花生发芽及根系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5.
通过在污水上部覆土层种植作物,可以达到土地综合利用的目的。为了研究污水土地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利用地下升流式高效土地自然净化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程设施,从土壤微生物学的角度对系统顶部覆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对表层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没有明显影响,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强。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细菌数量大幅度增加,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逐渐减少;土壤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说明污水土地处理有利于提高覆土层的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地下升流式高效土地自然净化技术可以在农村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为探讨微生物菌剂对缓解花生连作障碍的作用,利用筛选分离出的化感物质降解菌和抗病原微生物拮抗菌布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菌剂处理对连作花生生长、生理特性等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T0(不施用菌剂)、T1(细菌处理)、T2(真菌处理)、T3(复合菌剂处理)。结果表明:施用菌剂处理均能有效提高花生的光合能力,以复合菌剂处理最为显著;复合菌剂的加入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有效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开花下针期是生物量快速积累时期,地上部生物量符合Logistic方程,与T0相比,施菌剂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花生生物量;复合菌剂处理荚果产量两年分别达3 608.7 kg/hm~2和3 486.4 kg/hm~2,较T0处理分别提高336.3 kg/hm~2和368.1 kg/hm~2。复合菌剂的施用能有效促进花生生长,缓解花生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差、肥料利用率低和作物长势弱的问题,利用不同配方生物炭进行土壤改良。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小白菜和棉花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不同的处理:不施肥(对照CK0)、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生物炭(C1)、常规施肥+生物炭+硝化抑制剂(C2)和常规施肥+生物炭+硫酸钙(C3),研究不同配方的生物炭处理对小白菜和棉花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C3处理效果更明显。小白菜的株高和株重分别增加32.7%和112.0%,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45.5%与32.9%;胞间CO_2浓度和蒸腾速率分别下降15.0%和59.2%。光谱分析表明,C3处理反射率更高,叶片组织更完好。与CK比较,生物炭处理同样促进棉花生长,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抗逆性,减少棉花损伤。同时,降低了棉花叶片中胞间CO_2浓度,提高水分利用率。土壤分析表明,生物炭配施改良剂能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常规施肥相比,C2处理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57.3%,22.9%和40.8%,而对土壤速效钾和pH影响较小,C3处理对土壤电导率有较大提高。因此,实践中在改良盐渍土壤时,需注意改良剂的合理施用,防止土壤盐分的进一步积累。  相似文献   
28.
土壤的正常功能受到障碍即形成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不但直接表现于土壤生产力的下降 ,而且也通过以土壤为起点的土壤、植物、动物、人体之间的链 ,使某些微量和超微量的有害污染物在农产品中富集 ,其浓度可以成千上万倍地增加 ,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严重危害。引起土壤污染的物质种类繁多 ,其主要来源是各种废弃物 (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汽车尾气等 )、被污染的水和大气 ,以及不合理的施用农药、化肥及污水灌溉都能给土壤带来污染。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铜、锌、钴、镍、锰、铀、铯、锶 ,类金属砷、硒和非金属氟也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29.
EDTA辅助下地被石竹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铅(Pb)污染土壤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对地被石竹生长及吸收Pb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施用EDTA情况下,地被石竹的转运系数和生物富集系数分别为0.31~0.40,0.25~1.58,且植株含Pb量随土壤Pb浓度的提高而显著增加.施用EDTA情况下,转运系数为0.59~1.41,地上部含Pb量最高值可达1 432.81 mg·kg-1.125、250、500、1 000 mg·kg-1的Pb添加水平上,施用5 mmol·kg-1EDTA的处理,Pb迁移总量分别是2 234.61、2 013.30、5 600.84和2 083.16 μg·盆-1,转运量系数为0.71、0.74、0.80和0.90;10 mmol·kg-1EDTA处理下,迁移总量分别是2 275.26、4 032.95、4 578.92和1 977.05 μg·盆-1,转运量系数为0.80、0.84、0.90、0.91.因此,地被石竹对Pb有较强的耐性,在EDTA辅助下具有超富集Pb的潜力.  相似文献   
30.
施用硅钾肥对冬小麦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就不同水分条件下硅钾对冬小麦抗旱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充分供水还是干旱条件下,施用硅钾肥均能增强小麦的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含量延和绿叶功能期;增加叶片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减少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从而增强小麦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