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1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5篇
  34篇
综合类   26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沈阳市近郊蔬菜保护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沈阳市近郊采集了336个蔬菜保护地耕层土样,通过室内化验分析查明了保护地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含量状况.调查区土壤有效性锰、铁、铜、锌、硼、硅的含量变幅较大,其中,尤以有效铜的变化幅度最大,平均含量为5.81 mg/kg,最低含量为0.02 mg/kg,最高达24.59 mg/kg,两者相差1200多倍.有效锌的变化幅度为0.02~7.83 mg/kg,平均4.89 mg/kg.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分别为15.49~140.24 mg/kg,4.77~83.66 mg/kg,平均为83.09 mg/kg和13.93 mg/kg.有效硼的变化幅度为0.12~0.86 mg/kg,平均0.39 mg/kg.有效硅的变化幅度为152~964 mg/kg,平均443.08 mg/kg.土壤微量元素变化幅度大与土壤类型、棚龄和施肥水平有直接关系.碳酸盐土壤上的保护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普遍偏低,其他土壤的相差不大.随着保护地棚龄的增加,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略有提高,变幅缩小.按大田土壤的微量元素丰缺指标,本区的有效铁丰富的占100%;有效锰丰富的占67.86%,缺乏的占32.14%;有效铜丰富的占100%;有效锌丰富的占98.8%,缺乏的占1.2%;有效硼丰富的占23.81%,缺乏的占76.19%;有效硅丰富的占100%.  相似文献   
112.
气送式高速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在高速条件下玉米精量播种的要求,从工作原理出发,设计一种可从根本上解决因高速作业带来的充种性能不佳、清种结构复杂等问题的高速精量排种器,其利用高速作业产生的离心力进行充种与清种,将现行的种子堆积依靠重力充种的形式改成气送充种,对排种盘、型孔插件、护种板结构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采用文丘里管进行有序气吹送种,型孔插件与护种板相配合充种与携种,护种板宽度变化清种。分别对排种器工作速度、种子喂入速度、气送风压进行单因素试验,以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为试验指标,得出各因素对排种性能的影响,其中此工作原理下增加排种器工作速度不但不会增加漏充指数,反而降低并基本保持不变。为得到排种器的最佳性能参数,进行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并构建各因素与指标间的关系式。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试验结果进行目标优化,并通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得到工作速度为9 km/h,种子喂入量为1.91 kg/min,气送风压为492.17 Pa时,排种合格指、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分别为93.14%,1.00%,5.86%,经台架试验验证,优化结果可靠。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气送式高速玉米精量排种器很好的解决了在高速作业下充种难,清种复杂的问题,在高速工作条件下能保持良好的排种性能。  相似文献   
113.
振动深松机的改进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1SZ-460型振动深松机样机田间试验中出现的振动发生机构轴承应力过大易破坏,振动机构横梁弯矩大易变形等问题,对该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改进,设计新型振动深松机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原样机振动发生机构及执行机构的运动过程,设计简支偏心轴式振动发生机构,优化执行部件和机架;通过分析不同形状深松铲松土效果和土壤耕作阻力,改进了深松铲柄;增加了施肥系统,以此减少机器进地次数及对土壤的压实,提高作物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振动深松机较不振动深松,降低牵引阻力7%~17%,提高工作效率11.1%~16.2%。该新型振动深松机适于玉米等作物的苗前及苗期深松施肥作业。  相似文献   
114.
崔涛  郭瑞国 《吉林农业》2010,(11):194-195
文章通过对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园区内的发展优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调查和科学分析,提出建设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如何早日把公园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15.
连栋温室夏季降温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按降温原理不同分类阐述了连栋温室夏季降温技术,包括通风降温、蒸发降温、遮阳降温及新能源空调系统,特别对荷兰连栋温室中应用的部分夏季降温技术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各项技术的主要特点、最新发展情况及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就降温技术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和温室用途的采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6.
内充气吹式玉米排种器工作性能EDEM-CFD模拟与试验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针对内充气吹式排种器组合气嘴低位安装对供气系统气流稳定性要求高、田间作业适应性差的问题,为优化内充气吹式排种器结构、改善工作性能,运用EDEM-CFD耦合分析方法,采用玉米籽粒粘结颗粒模型,以气嘴安装位置、工作压强和前进速度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仿真,提取关键参数充种极限速度和充种时长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嘴安装位置、工作压强和前进速度对充种极限速度影响显著而对充种时长影响不显著,充种极限速度和充种时长在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较大充种极限速度和较短充种时长有利于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对不同作业状态下的合格率、重播率、漏播率等作业指标进行分析表明气嘴安装位置在中位时合格率和充种极限速度呈显著正相关,低位和高位时因清种效果不佳导致合格率和充种极限速度呈负相关,中位时排种效果较佳。为验证仿真结果,进行气嘴安装位置和工作压强的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气嘴安装位置为中位时作业效果最佳,合格率大于90%,明显优于低位、高位状态,与仿真结果一致;在确定组合气嘴中位安装结构参数下,进行工作压强、前进速度的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前进速度为5~10 km/h、工作压强为4.5~5.5 k Pa时,排种器合格率较高,均为90%以上,该区间各工作参数下对合格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7.
白狼林业局"5.21"蒙古国入境大火破坏了原有的生物链,火烧木清理工作完成以后,由于气候持续干旱,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几率急剧升高,落叶松毛虫、舞毒蛾等森林害虫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现有森林资源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文章针对上述情况,综合论述了项目建设的背景、目标、必要性以及项目建设的防治区域划分、防治工艺和效益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8.
深松对土壤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土壤压实和缺水成为制约华北平原作物产量的2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旱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打破犁底层,达到节约用水、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该文于2011年至2013年,在济宁进行了深松和当地旋耕2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并采用方差分析评价不同耕作方式的耕作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除了表层土(0~15 cm),在作物的所有生长时期,深松耕作下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明显小于旋耕,尤其是玉米吐丝期。另外,在玉米吐丝期,深松下的25~35 cm土层含水量比旋耕高出9.45%(2012年)和8.64%(2013年)。深松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达6.08%~7.23%,但2种耕作方式对玉米的千粒质量影响相差不大。该研究对为华北平原提供一种更可持续的耕作方式—深松耕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9.
基于振动减阻原理的深松机牵引阻力试验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为了减少深松时的牵引阻力,基于振动深松原理,研制出了1SZ-460型振动深松机。该文对振动深松减阻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采用以振动作为单因素的试验设计,分别在不同作物残茬覆盖条件下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振动深松和不振动深松的沟槽剖面宽度不同,振动后沟底形成了鼠道利于蓄水保墒,振动后土壤的体积质量减小,振动牵引阻力比不振动降低6.9%~17%,且不同的土壤特性和地表覆盖对牵引阻力会有一定的影响。试验结果为进一步优化机械结构、提高整机的动力和经济性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0.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TH6350卧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机构各部件的有限元模型,并把每个部件作为一个子结构进行分析,用模态综合法建立整个换刀机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自动换刀机构有限元模型的动态特性,找出薄弱模态,对其进行结构改进,以提高其换刀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