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31.
[目的]为满足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构建对优良造林树种选择的要求,对多个品种速生杨在乌兰布和沙区绿洲的适应性进行评价。[方法]以北抗、08、中林等系列的20个引进速生杨品种为研究对象,当前主要造林树种新疆杨为参照,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20种速生杨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地区生长初期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08-01,创新、中林2005,北抗16-22,08-02,08-03,中林315,08-07,天黑、京2等10个品种在速生性、成活状况、抗病虫害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新疆杨;京6,北抗16-27,Simplot,08-09,08-08,08-14等6个品种各项评价指标与新疆杨接近;辽宁杨(鲁×山)、北抗16-8,08-04,DN-34等4个树种综合评价适应性低于新疆杨。[结论]08-01等10个品种能够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地区良好生长,可以作为该区造林和植物资源收集储备的备选树种。京6等6个品种综合评价适应性中等,辽宁杨(鲁×山)等4个品种适应性较差,无法在该区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2.
和静县草原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拟采用寄生虫常规流行病学研究法,首次对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巴仑台山区草原牧区部分牦牛进行了寄生虫种类、感染率以及危害情况的调查,基本了解了该区寄生虫的优势虫种及牦牛寄生虫病的感染率等流行病学参数,以便正确估计造成的危害,从而为拟定新疆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3.
黑土滩是青藏高原特殊自然环境条件下草地受外界不良干扰逆向演替的特殊产物,是一类重度或极度的退化草地,其生态功能脆弱,生产功能低下,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德令哈市伊克拉地区位于祁连山中段南麓,柴达木盆地北缘,是柴达木干旱地带与河西走廊干旱地带的主要绿色屏障,黑土滩高发,分布广,面积大,成为畜牧业发展和环境友好的主要制约因素。黑土滩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意义重大。1自然概况与黑土滩分布1.1自然概况伊克拉介于东经96°41′~97°43′,北纬37°20′~37°51′,由宗务隆山和野牛脊山山系组成…  相似文献   
134.
女真族,于公元1115年(辽天庆五年)建立金朝,公元1125年灭辽,次年击败北宋,后迁都于中都(今北京),疆域东北到今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西北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接西夏,南邻南宋,统治中国北部的广大地区。金朝时代,继承辽制,以养马为主发展畜牧业经济,扶助农业生产,借牛给农民发展  相似文献   
135.
通过本次育肥试验,了解和掌握无角多赛特公羊与鄂尔多斯细毛羊母羊杂交一代公羔在完全放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为今后生产肉杂羔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6.
系统地叙述了动物慢性氟中毒病的主要受损部位、发病机制,以及中草药在动物慢性氟中毒病防治上的地位和应用前景等.  相似文献   
137.
【目的】研究一株来源于新疆吐鲁番市葡萄病叶上真菌的种类及分类地位。【方法】观察菌株的培养性状,测量初生分生孢子和次生分生孢子的大小,基于ITS、LSU基因片段采用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将该纯化菌株活化培养至不同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不同水平下培养,混合正交试验,分析最适生长条件。【结果】培养基种类、光照条件、pH值和培养温度等4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菌株Pt4-1菌落生长具有显著影响,菌株Pt4-1在PDA、SDA培养基上较CMA培养基生长更快,菌株在 SDA培养基、半光照、pH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大,平均生长速率为2.29 cm/d;菌株Pt4-1在CMA培养基、半光照、pH 5、温度25 ℃条件下的生长速率最小,平均生长速率为0.55 cm/d。【结论】菌株Pt4-1为蓝色刺孢霉Quambalaria cyanescens;菌株Pt4-1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不同,在PDA、S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分泌紫色色素,在CMA培养基上生长但不分泌色素;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色素分泌减少。  相似文献   
138.
为了解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水氮交互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CK(自然降水)、W(增水30%)、R(减水30%),副区为0 (N0)、30 (N30)、50 (N50)、100 (N100) kg N·hm-2·a-1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1)水氮的介入导致植物群落组成、重要值发生了明显变化,R中群落物种数最低,提高了优势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氮素添加导致群落物种数呈“抛物线”型,群落物种数先增多后减少。2) CK、W、R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先增大后减小,2016和2018年在CK-N30、W-N30、R-N50达到最大值,干旱年份(2017)分别在CK-N30、W-N50、R-N100达到最大值。水分主效应、氮素和水氮交互作用均对以上3个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3)水分和氮素刺激了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短期氮素添加使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占比增加,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占比减小。水分、氮素、水氮交互均对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9.
本文通过对重庆较有代表性的中性紫色土地区不同浓度Cd、Cu、Pb、As对水稻根系酶活性的影响研究,揭示了水稻根系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受抑制与产生抗性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除Cu外,其余元素对脱氢酶、过氧化物酶都呈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均以脱氢酶最为敏感。达到临界浓度时,两种酶的抑制率均为脱氯酶>过氧化物酶。因此选定脱氢酶为指标确定重金属临界浓度可能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0.
从1982—1987年,历五年的试验研究工作,较系统地总结出了珍贵的中药材——天麻的生长,繁衍规律和室内高产稳产栽培技术措施。筛选出了用于栽种天麻的主料有桦、果、榆、灌、柳、杨等木,而以桦、果木最好;副料有、玉米芯、葵花盘、麦秸、杂草、马粪、以玉米芯、葵花盘最好,填充料以2:1的粗沙锯末体积比为好。证明在天麻生长中期浇灌葡萄糖液、马钤薯汤、桦木煎剂具有提高产量15——20%的效果。找出了天麻和其寄主蜜环菌、生长发育并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温度是、生长前期为13℃——15℃;生长中期为18℃——21℃;生长后期为16℃——21℃;适宜湿度为,土壤含水量20——30%;适宜酸碱度为PH5——7等规律。在1983年取得人工室内栽培天麻阶段成果的基础上,于1984——1987年连续进行四个周期的人工室内盆、池栽种增产对比试验、共栽天麻块茎种74.89公斤,143盆,33.48m~2获得每公斤种麻收鲜麻(种麻+成品麻)5.65公斤得纯利69.18元、每盆收鲜麻1.3公斤,得纯利15.13元、每m~2收鲜麻8.135公斤,得纯利99.61元的增产结果和经济效益。在五年试验研究的同时,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50多个用户推广天麻种101.75公斤,蜜环菌275.5公斤,人工室内栽培天麻技术手册200余册。在自治区内建立天麻栽培示范户六户,连续栽种三手,共栽麻种75.3公斤,378盆总产鲜麻555.5公斤,收入人民币9999元,扣除成本和开消纯收人6527.35元,达到每栽一盆天麻一年可纯收入22元,每栽一公斤麻种可纯收入108.76元的经济效益该项研完工作的成功,不仅为内蒙地区的天麻生产填补了空白,而且由于在室内栽培具有便于人工控制天麻生长发育所适宜的环境条件,天麻产量不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而且用料来源广泛,方法容易掌握等优点,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推广,为我国天麻生产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也为广大农村、牧区脱贫致富开创了门路。同时为保护和发展我国珍稀频危植物做出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