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3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 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DH5a)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130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融合蛋白(rBg GST-P130kDa)能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感染血清起反应,且与犬巴贝斯虫(B.canis)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作为重组抗原)检测巴西(n=310)、日本(n=100)和中国(n=114,n=30)等国随机采集的自然感染狗血清,其结果为巴西狗血清阳性率为55%、日本为8%、中国为1~9%;其结果与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结果为一致(作为验证).结果表明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这为吉氏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深入研究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及重组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2.
灭幼脲三号对落叶松叶蜂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25%灭幼脲三号(30克/亩)10~20倍液低量喷洒,更正死亡率可达79.4~98.4%.  相似文献   
203.
额济纳旗发挥当地自然优势,采取个人、集体、国营一起进行封育的措施,全旗已用围栏封育过熟胡杨林51400多亩,占胡杨林现存面积的15.58%,人均封育3.8亩。额旗位于自治区最西部的瀚海戈壁腹地,全旗总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1.4万人,经营着17万头牲畜。由祁连山积雪融汇而成的弱水,从南向北纵贯全境,其下游木林  相似文献   
204.
正交实验在红枣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树的组培快繁难度大,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多因子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确定红枣组培快繁中主要因素的选取,既减少了实验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为其他植物组织培养的因子选取提供思路。经过大量反复的研究工作,终于突破几个难关,使枣树组培快繁技术成为一种新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春季在田间剪取一年生嫁接苗萌发出来的枣头枝,长6~8cm,剪取顶部的嫩枝,留下半木质化茎段。材料用自来水冲洗2~3 h,然后用70%酒精间歇处理2~3次,无菌水冲洗2~3次,再在0.1%HgCI2中灭菌3~6 min钟,用无菌水冲洗4~6次,剪取、接种在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5.
抗旱保水剂在紫花苜蓿种植中应用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抗旱保水剂对土壤和紫花苜蓿种子处理后,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抗旱保水剂出苗每平方米较对照地增加24.25株,存苗增加35.62株,苗高平均增加0.32cm,根长平均增长0.69cm,鲜草每平方增加0.41kg。  相似文献   
206.
在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人工培育下,全世界已形成肉用羊品种80多个,其中有名的品种有萨福克、夏洛来、德国肉用美利奴、无角多塞特、乌珠穆沁、阿勒泰羊和波尔山羊等.肉用羊品种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207.
为研究微生态制剂对奶牛乳体细胞数、泌乳量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本研究以5,600头荷斯坦泌乳牛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奶量、胎次和泌乳天数等相近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00头,进行为期60d的饲喂试验。对照组保持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微生态制剂80g/头/d。结果表明,饲喂10d后试验组体细胞数从21.0万个/mL降低到13.8万个/mL,试验组奶牛泌乳量比对照组平均高出1.80kg/头/d,试验组的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复合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可以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8.
蒙古兽医古典著作<马医经卷>,是蒙古文佛经<丹珠尔经>的第一百三十一函"马经医相合录"[1].<丹珠尔经>是指佛经<干珠尔经>的"注释经卷".<干珠尔经>是指"命令译文".早在藏族地区佛教兴盛初期(公元7~9世纪),藏族学者把佛教圣地印度的有关佛教经文编译成藏文佛经<干珠尔经>和<丹珠尔经>的目录.  相似文献   
209.
为了解有机肥施用对耕作黑土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2016年6—9月在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种植基地进行定点试验,研究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 (OM1)、15 000 (OM2)、30 000 (OM3)和45 000 kg/hm~2(OM4)对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的影响。共捕获大型土壤动物2 628只,隶属于46个类群。结果表明:隐翅甲科、正蚓科和象甲科幼虫等类群对有机肥施用变化适应性最高。OM4处理显著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密度(P0.05),OM3处理提高大型土壤动物类群数,但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OM1处理下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大,OM3处理提高丰富度指数,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机肥处理后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表聚性增强。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以腐食性为主,并且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其个体数增加。主成分分析表明,线蚓科、隐翅甲科、长足虻科幼虫和金龟甲科幼虫等土壤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最为敏感,可以作为考察东北黑土区农田有机肥施加效应与缓解黑土地退化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10.
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梨形虫及其媒介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近几年来在南疆散养户的牛场常发生梨形虫病,此病是蜱虫传播的一种地方性血液原虫病,死亡率较高。查清部分散养户牛场的梨形虫感染及其媒介蜱的流行情况,更好地预防、控制梨形虫病,减少此病对基层散养奶牛户造成的损失。【方法】现场采集病料(蜱虫和采血),带回校实验室,借助显微镜和有关梨形虫病的资料,对所采集的传播蜱及病原进行虫种鉴定和分析。【结果】综合判断为牛环形泰勒虫病和牛巴贝斯虫病,其主要传播蜱是残缘璃眼蜱(Hyalomma detritum)、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siaticum)和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血样检查结果为在所采样的50头牛当中,血液原虫的感染率为84%,其中牛的环形泰勒虫感染率为71.4%,双芽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40.5%,牛的巴贝斯虫感染率约为29%。【结论】基本查清了梨形虫病在部分散养户牛场发生、流行情况和当地媒介蜱虫的优势分布种类,发现在南疆部分散养户牛场存在几种梨形虫的交叉感染情况。研究为制定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