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6篇
林业   95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102篇
  93篇
综合类   466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89篇
园艺   77篇
植物保护   4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修复是通过向底泥中添加一种或多种稳定化修复材料,通过沉淀、吸附、离子交换、氧化还原等作用来改变重金属在底泥中的赋存形态,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生物有效性,降低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底泥稳定化修复药剂:碱性药剂、磷酸盐药剂、硫化物药剂、黏土矿物、矿渣材料、生物炭、新型材料、有机类药剂、复配药剂等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不同修复药剂对重金属污染底泥的稳定化机理、应用领域及修复效果,以期为污染底泥重金属稳定化药剂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选取了河西走廊西部的酒泉市绿洲区为代表,利用境内8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主要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气候倾向率、M-K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近60年典型绿洲生态区≥10℃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0℃积温区域分布不均,差异较大;≥10℃积温呈现出初日提前、终日推迟为主的增加趋势;近60年≥10℃积温、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在2004、1974和1997年发生了突变;≥10℃积温存在准26年强振荡周期,在1961—1970年、1971—1999年以及21世纪以来大致呈现了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过程;≥10℃积温初日、终日和持续日数的短周期振荡在各时段有较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33.
为了获得不同类型的烟草突变体库,用0.6%的EMS诱变处理NC 55,对诱变后的M 1代的大田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中筛选高钾突变材料。EMSNC 55 M 1代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变异类型丰富,突变率为11.88%,主要为多头突变、株型突变、叶片突变等;通过大田筛选和烟叶化验,筛选到钾含量高于对照NC 55的突变材料74份,其中钾含量超过1.50%的35份,以EMSNC 55-5501烟叶钾含量最高,为2.03%。EMSNC 55 M 1代单株留种606份,为进一步筛选各种类型突变体和选育新品种创建了很好的突变体库。  相似文献   
34.
为解决传统配电网运行不连贯的问题,提出柔性环网控制装置在10 kV配网中的运行方法。调整柔性环网控制装置的开关,控制装置整体的电力负荷,进而降低线路中的最大负载频率。根据配电网运行中负荷电量运行方式,调控三相交流电压,并在获得配电网电压参考波形图的基础上,利用旋转坐标系的方式切断电压闭环,实现电网瞬间故障时供电线路的转换,进而起到保障配电网的稳定运行的作用。完成相关设计后,搭建仿真实验操作台,设定10 kV配电网运行环境,人工模拟电网故障,检测该装置下配电网的持续运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10 kV配电网运行方法,可有效地排除电力故障,以此实现配电站的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安徽省规模鸡场禽白血病感染情况,本研究选取10个不同规模的鸡场,采集血清样品进行禽白血病A/B亚群和J亚群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10个规模鸡场中,有5个鸡场检测出A/B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阳性,有3个鸡场检测出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阳性,其中有3个鸡场同时检出A/B亚群和J亚群禽白血病血清学阳性。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单硅酸对滨海稻区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在水稻生长分蘖末期和破口前分别喷施单硅酸(≥100 g/L)50 ml/667 m2,以喷等量清水为对照,调查水稻的产量性状和测定稻米的品质。研究结果表明:单硅酸能够显著提升稻谷产量,增加水稻的千粒重、实粒数以及实粒率;能够提升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增加水稻的精米率、整精米率,并降低垩白度;对稻米的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脂肪酸含量及食味值等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中没有出现倒伏、药害等症状。因此,在滨海稻区使用单硅酸用于水稻生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害虫生态调控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有害生物防控策略,针对北方稻田主要害虫实施了几项害虫生态调控措施,通过定期调查主要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二化螟为害的白穗发生情况以及稻田蜘蛛种类与数量情况,评价了该技术的控害效果及对天敌蜘蛛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害虫生态调控对稻飞虱和二化螟的控制效果与常规施药对照田相当,差异不显著,对稻田蜘蛛的保护和利用效果明显,调控田蜘蛛总数量(1 629头)显著高于对照田(1 309头)。  相似文献   
38.
光合有效辐射是太阳辐射的一部分,是植被进行光合作用和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核心因素,对估算植被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SURFRAD多年观测数据,建立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由上午、下午瞬时光合有效辐射值估算日均值。该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单个观测站的均方误差低于9 W·m^-2,判定系数不低于0.96,并适用于不同经纬度、气候条件和海拔高度下的区域,总的均方误差为8.863 1 W·m^-2,判定系数R2为0.977,表明该模型和方法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9.
罗青  熊亚楠  罗康  陈雄 《农业工程》2021,11(11):133-138
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并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深刻分析社区支持农业在后发地区的发展条件,并根据当地环境,探索社区支持农业的创新发展路径,为解决我国城乡之间的发展隔阂和破解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0.
为揭示气候变暖下春季升温对小麦抗晚霜冻及产量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以黄淮海北片广适主栽小麦品种济麦22和山农28为试验材料,在返青-拔节期以塑料温棚日均增温0.86~0.9℃,连续增温28 d左右,至穗分化为药隔期前揭棚,研究不同气候年型下小麦产量对晚霜冻的响应,并以小麦叶片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净光合速率指标综合评价抗冻性。结果表明,春季增温后小麦幼穗发育加快,抽穗提前3~5 d,生育期缩短2~3 d,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提高18.97%~23.50%,花前营养器官贮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以及株高均显著增加。在霜冻发生年(于4月6日晚霜冻,温度为-2.6~-1.1℃,持续时间5h),增温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较对照明显升高,SOD和POD活性及光合速率显著下降,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降低,减产6.8%~8.2%;在正常年份,增温处理的穗粒数和经济系数显著增加,产量提高10.5%~11.3%。这说明春季增温会导致小麦抗晚霜冻能力降低;春季适度增温到药隔期,利用自然低温霜冻或人工霜箱低温胁迫可对小麦抗晚霜冻性进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