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9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48篇
  106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霍泉灌区冬小麦夏玉米高产节水灌溉制度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根据山西省霍泉灌区李堡试验区1996年10月~1999年9月3年的试验资料,分析建立了冬小麦与夏玉米的耗水量估算模型及产量与水分关系的数学模型;以1998年10月~1999年9月冬小麦、夏玉米连作为例,对两种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所建模型,分析给出了冬小麦、夏玉米连作套种的高产节水灌溉定额。最后用动态规划法分析提出了有限水量在作物生育期内的最优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62.
在当今世界上,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在日益尖锐,即使是非干旱区,干旱缺水现象仍会频繁发生,因而各个国家都有一定的抗旱措施和方法,值得干旱地区借鉴。现根据一些文件和报告,予以摘编,以供参考。抗干旱的措施可以分为内部措施与外部措施两大类。内部抗旱措施是以建立生态环境系统对干旱的适应性(如发展抗旱型作物品种、增加土壤抗旱能力)或者减少干旱区域内部的用水量等。外部抗旱措施则是以调节地区间的水情变化为基础的,这类措施又可分为下面三  相似文献   
63.
介绍了一种既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又能控制蒸腾的农田节水调控新思路-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阐明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技术的含义,概述了国内外一些相关的采用分根技术研究的历史动态,总结了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水技术近两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4.
分根交替渗透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Hoagland溶液培养玉米幼苗,研究分根交替渗透胁迫对其叶片水势、可溶性糖、NH4 和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实验表明,当玉米根系一半处于高水势,另一半处于低水势溶液时,在24h间隔交替过程中,叶片的可溶性糖、NH4 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都比同浓度聚乙二醇(PEG)不分根胁迫下的处理低,但叶水势则相反。说明分根交替渗透胁迫能够发挥根系吸水的补偿效应,提高叶水势。  相似文献   
65.
BP神经网络方法在土壤墒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多年实测土壤水分资料和气象资料,建立了考虑多个因素如:外界气象因素及土壤特性、作物生长等对土壤墒情影响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用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氮素形态对白菜硝酸盐累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试验研究表明, 白菜生长适宜营养液的NH4+-N 和NO3--N (mmol/L) 配比为5∶5, 随着NH4+-N比例的增加和收获时期的延迟, 白菜中硝酸盐积累减少, 而游离铵含量增加, NH4+-N比例超过75 %时叶片中脯氨酸明显积累, 生长速率下降, 叶片含水率、根长都明显下降, 根系吸收P、K、Ca、Mg 等元素降低,白菜氨害明显。调节适宜的氮素形态比例, 有利于白菜生长和品质提高以及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67.
温室甜椒局部分根区交替畦灌根际土壤温度变化研究表明,浅层土壤温度增加较快且交幅很大,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出现最高温度的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廷迟;局部分根区交替畦灌的平均地温(湿润侧和干燥侧)比常规灌溉的高,8:00时到14:00时浅层土壤湿润侧地温比相应的干燥侧低,14:00时到18:00时各个深度湿润侧地温都比相应的干燥侧高;每天同一时刻浅层土壤温度与气温呈线性相关,一天中浅层土壤温度和气温呈指数关系;土壤温度麦幅和深度可以拟合成指数关系且土壤温度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8.
2005~2006年在甘肃民勤地区对大田西瓜进行了调亏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水分亏缺同时降低了土壤含水率和作物的蒸腾速率,土壤含水率的降低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二者综合作用降低了土壤的水分消耗速率;开花-座果期的水分亏缺会同时降低西瓜的蒸腾速率、光合速率和单叶片水平的水分利用效率,并且最终会造成产量的下降;座果-膨大阶段轻度水分亏缺处理在复水后获得补偿生长的效应,产量高于充分灌水的对照;各调亏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西瓜的Vc含量和可溶固形物浓度,其中以座果-膨大期进行水分亏缺的处理提高程度最大.综合考虑不同调亏处理对西瓜各项指标的影响,座果-膨大期轻度的水分亏缺不仅提高了果实的Vc含量和可溶固形物浓度,而且与对照相比,产量也有所提高,达到了大量节水而不减产,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改善果实品质的综合效应,是实施调亏灌溉的理想阶段.  相似文献   
69.
玉米调亏灌溉的后效性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以玉米为试验材料,根据山西省洪洞县2年大田试验结果,研究了玉米苗期调亏处理对后期生理性状及需水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调亏处理能延缓后期叶片和根系衰老,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活力。复水后拔节期及抽雄期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作物需水量均比对照有所下降,而在灌浆期较高。作物总需水量减少  相似文献   
70.
根据试验资料,对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的求取方法、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的选取和生育阶段的划分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求解水分敏感指数时,可用试验条件下的实际最高产量及其对应的阶段蒸发蒸腾量去代替模型中的最大产量及其对应的蒸发蒸腾量;推求棉花水分敏感指数的时间阶段以生育期划分才能与棉花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结合,从而反映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特性,揭示不同生育阶段水分亏缺对棉花产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