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日光温室葡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品种选择日光温室栽培葡萄的品种选择 ,应因地制宜科学选择 ,要求穗大整齐 ,色泽艳丽 ,果粒大 ,易着色 ,风味好 ,坐果率高 ,抗病力强 ,耐贮运等 ,如京秀、大粒六月紫、京亚、圣诞玫瑰 (秋红 )、瑞必尔 (黑提 )、晚红 (红地球 )、粉红亚都蜜、金秋、凯旋等品种较适宜。2 定植定植方式一般采用多年一栽式或一年一栽式 ,多年一栽式较一年一栽式省工省钱。株行距 1m× 1 5m ,每 6 6 7m2 栽 4 44株左右 ,采用篱架栽植 ,前低后高。定植前 ,首先按宽 0 8m、深 0 .6m挖南北向定植沟进行整地 ,整地时 ,将表土和底土分放。按先表土后底土的…  相似文献   
22.
依法治疫、以检促免,把产地检疫工作推向新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辽平原南端,在东经122~123度,北纬44~45度之间,隶属于白城市。县境东西宽112.6km,南北长116.5km,总幅员面积8496km^2,位居吉林省第三位。全县辖16个乡镇,4个国营畜牧场,172个行政村,755个自然屯,总人口35万人,是吉林省唯一以牧为主的县份。因十年九早,土地脊薄盐碱化,农业收入甚少,畜牧业显得尤为重要,撑起了通榆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23.
小型桑树伐条剪枝机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会玲  张涛依 《农机化研究》2006,(7):110-112,115
根据桑树剪伐的农艺要求,结合桑叶的收获特点,提出了小型桑树伐条剪枝机的结构设计思想,并对具体参数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样机的田间生产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地改进措施,为实现桑枝叶收获机械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正确认识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解决好这一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针对西南山地土壤不断酸化的问题,通过在贵阳、南宁、绵阳和恩施4个试验站开展长期联合定位试验,对比不同调酸措施对土壤改良及玉米增产的综合效应,揭示措施与玉米产量的互作关系,为建立西南山地玉米高产稳产技术体系提供支撑。试验设置农民习惯(A1、CK)、土壤调理剂(A2)、施石灰(A3)、施有机肥(A4)、前作种植绿肥(A5)5个处理。结果表明:(1)4项调酸措施均能显著改善土壤酸化状况,其中A2、A3处理效果最优,pH均比CK提高0.9个单位,A4和A5处理分别提高0.7和0.5个单位;CK处理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降低了6.7%、7.6%,但A2、A3、A4、A5处理下,2019和2020年土壤pH分别比基础土样(2016年)提高了8.0%、6.7%、2.5%、0.0%和8.1%、7.1%、4.8%、0.3%;而A4处理比CK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7.4 g/kg、30.2 mg/kg、11.6 mg/kg、53.9 mg/kg,增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从2016~2020年平均产量来看,4项调酸措施中A4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  相似文献   
26.
传统农业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全球变暖使地表气温升高,导致极端天气频发,并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影响,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其中,高温和极端高温天气严重威胁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目前高温对玉米致灾机理的研究较少,减灾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综述了高温对玉米在育性、灌浆、光合、代谢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简单介绍了外源调节物对作物耐高温能力的影响,为玉米在高温热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7.
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强高校校园化建设,是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本分析了新世纪校园化的内涵、特征和功能,提出高校校园化建设的四条途径和方法:重视校园精神化建设,建立优良学风;加强校园物质化建设,改善各类设施条件;立足校园教育化,完善教学结构体系;创新校园制度化,建立和健全统一的管理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