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2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68篇
林业   206篇
农学   77篇
基础科学   150篇
  119篇
综合类   812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536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31.
针对小型电动叶菜收获机工作部件速度固定导致的收获机适应性差、能耗大、收获损失率较高及割茬高度调整不便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叶菜收获机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采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编码器进行高度、速度检测,利用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电液缸等实现收获机工作部件的速度和高度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设定的叶菜留茬高度自动调节叶菜收获机的割刀高度,并能根据收获机行进速度自动调整割刀切割速度、拨苗速度及传送带输送速度,叶菜留茬高度平均误差≤3.33%,叶菜收获损失率≤5.10%,提高了叶菜收获的经济效益,对于提升我国叶菜收获作业的智能化水平及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不同原料好氧堆肥过程中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畜禽粪便(牛粪和羊粪)为主料,添加不同作物秸秆(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为辅料在堆肥过程中的碳转化特征及腐殖质组分的变化规律,采用条垛式好氧堆肥研究了不同原料组合(T1:牛粪+玉米秸秆;T2:牛粪+小麦秸秆;T3:羊粪+玉米秸秆;T4:羊粪+小麦秸秆)在堆肥过程中总有机碳(T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腐殖酸含量的碳转化特征以及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TOC含量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下降,至堆肥结束时T1~T4处理的TOC含量分别下降了22.1%、21.5%、23.6、23.7%;DOC含量也随堆肥过程的推进而降低,至堆肥第15天时降低至最低,T1~T4处理分别降低至6.57、5.47、4.73 g·kg-1和4.93 g·kg-1,但不同处理的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以牛粪为主料的T1和T2处理在第10天以前几乎无变化,而以羊粪为主料的T3和T4处理从一开始就迅速下降至最低值,至堆肥第15天时T1~T4处理的降幅分别为32.4%、36.5%、51.8%和39.3%;总腐殖酸(THA)含量的增加始于堆肥的第10天,第15天时达到最高值,最高值分别为25.5%、22.5%、29.8%和30.0%,整个堆肥过程中T3和T4处理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P<0.05)。随堆肥过程的推进,游离腐殖酸(FHA)含量逐渐降低,堆肥结束时降幅为7.6%~18.0%; HA含量逐渐增加,至堆肥结束时增幅为65.4%~197.8%,堆肥过程提高了胡敏酸态碳。T3和T4处理的FHA和HA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始终高于牛粪组合T1和T2处理。FA含量随堆肥进程推进逐渐下降,至堆肥结束时降幅为44.9%~54.9%。羊粪中较高含量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HA可能是堆肥产品中THA和HA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在以牛粪为主料的堆肥配料中适当加入羊粪可以提高堆肥产品的腐殖酸含量和胡敏酸态碳。  相似文献   
33.
《饲料质量检验与配方设计》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了更好的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要求,为饲料生产及养殖企业提供优秀的饲料生产技术人才,现对课程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改革。从改革的主要思路、改革的主要措施及教学改革的思考三个方面阐述了改革的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34.
35.
张健 《花卉》2018,(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工作人员在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时,森林防火工作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我国林业发生的灾害中,火灾是比较常见并且造成损失较大的一种灾害。因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一直是林业管理人员非常重视的一种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在预防森林火灾的工作中也有了更多高科技的支持,其中GI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GIS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相关论述,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6.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诊断副猪嗜血杆菌的方法,本试验针对副猪嗜血杆菌infB基因序列,利用Premier5.0软件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PCR鉴别诊断方法,优化了退火温度,检测了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方法的最佳退火温度为49℃。敏感性试验表明,该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到的DNA浓度为18.1×10-6μg/mL。通过特异性试验表明,本方法仅可由副猪嗜血杆菌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病原菌中扩增不出相应的条带,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对本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样品infB序列分析发现,与GenBenk中公布的副猪嗜血杆菌infB序列同源性均在98.2%~99%。表明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以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实验室诊断。  相似文献   
37.
藏鸡为我国高原特有地方品种,为了保护其地方品种资源,开发高原特色产业,本研究采用MISA软件检测藏鸡全基因组序列中存在的微卫星位点,并找出其SSR开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共找到411 761个微卫星序列,含微卫星的序列共14 295条,微卫星平均每隔2 607.56 kb出现一个序列,其中1 055种重复基元模式在藏鸡DNA序列中被找到,所占比例份额最高的是(TA)n(47.49%),10~15 bp的是微卫星序列长度所在的主要区域。因此,藏鸡微卫星标记的开发利用为藏鸡品种的分子鉴定打下基础,可以加快藏鸡杂交选育进程,以便获得较好的开发前景和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8.
39.
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其节约水肥、高效可控的特点得以快速推广及大面积应用。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进程,分析了国内外粮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我国粮棉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提出建议,为粮棉作物水肥一体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0.
碧水环绕、翠竹掩映,青砖灰瓦,重庆的西北方,一颗装在古色古香锦盒内的明珠,正拂去尘埃,历久弥新,越发光亮,这就是潼南双江古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