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6篇
  26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小额贷款是目前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积极开办农户小额贷款,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农户小额信贷发展还存在着不良贷款率大、小额信贷成本高等问题。本文以甘肃为例,针对农户小额信贷存在的收贷风险、道德风险和认识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诚信文化建设、构建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引导小额信贷投放向贫困户倾斜、提供政策支撑、完善小额贷款政策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2.
鸡粪发酵液培养的小球藻水热液化制备生物原油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沼液资源再利用,以鸡粪沼气发酵液培养的小球藻为原料,采用水热液化技术制备生物原油。采取正交试验,在温度250~330℃、时间30~90 min及含固量15%~25%下,探讨了水热反应后各相产物特性及元素回收效率。生物原油产率为13.23%~23.83%,最高产油率在330℃、60 min、15%时取得。生物原油中碳、氢及氮回收率分别是16.13%~31.14%、19.18%~34.89%及5.97%~14.32%,最高碳回收率及最低氮回收率分别在330℃、60 min、15%及250℃、30 min、15%时获得。水热液化各相产物中,碳、氢及氮回收率在水相中占主导地位,分别为48.74%~60.43%、46.81%~62.13%及74.84%~82.67%。热重分析暗示生物原油可能适合制备润滑油。此外,GC-MS分析表明生物原油中烃类物质质量分数为16.14%~24.91%,主要为低碳链烃类,如甲苯及二氢茚等。  相似文献   
73.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环青海湖区1.49 x 104 km2为研究区,选取轨道号为132/34,133/34,133/35,134/34的1987年和2006年2个时期的Landsat-5 TM影像,并以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为数据源,结合1:50 000地形图、植被类型图等数据,获取了该区14种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遥感解译的总体分类精度为81.81%和79.37%,Kappa系数为0.80和0.78.再根据青海湖区各地风沙活动的强度,参考已有的划分标准,得到环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结果;以不同时期各沙漠化土地景观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均值和坡向均值、高程均值等为区域观测值,计算了各种沙漠化土地景观类型之间空间自相关性Moran指数和NDVI均值与坡度、坡向、高程均值、出现频率最高的高程值之间的多变量自相关指数,分析了在20年间的动态变化特征.最后,基于各沙漠化土地景观的空间集聚分布特点及其生态意义,得出研究区景观结构稳定性分级图,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4.
黄土高原油松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人工林的固碳能力,采用固定样地方法以油松人工林幼林(6 a)和对照荒地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种地类生态系统中土壤、植物各部分和凋落物层的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荒地在0~8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5.086 kg.m-2,油松林为5.840 kg.m-2,与荒地相比增加了14.83%;油松人工林地植物地上部分、根系有机碳密度与荒地相比分别增加了123.31%、4.93%;凋落物有机碳密度无明显变化;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平均每年增加22.94%,说明黄土高原营造油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碳增汇效应。  相似文献   
75.
为了研究柏树叶粉替代麸皮对罗曼商品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270日龄的罗曼商品蛋鸡4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70只。对照组采食玉米+豆粕+4%麸皮型日粮,营养水平符合罗曼商品蛋鸡标准;试验组用4%柏树叶粉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4%麸皮。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产蛋率、蛋重、料蛋比、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黄色泽均差异不显著(P0.05);全蛋中粗蛋白、粗脂肪、干物质、粗灰分含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而经济效益却可提高1.13%。结论:用4%柏树叶粉等量替代麸皮饲喂罗曼商品蛋鸡,可以保持蛋鸡良好的生产性能以及蛋品质,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6.
木薯生料发酵转化乙醇的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木薯(Manihot esculenta)为试材,分别用正交设计法和均匀设计法考察木薯生料发酵转化乙醇工艺参数,分析讨论了这两种设计的特点,得出在多水平多因素的条件下,均匀设计具有实施试验少、效果好等优势,并得到以乙醇产量为指标的生料发酵转化乙醇最佳工艺参数:料水比1:1.8,初始pH3.5,温度32℃,酵母添加量3.5×107cell/mL,(NH4)2SO4 0.5g,转速140r/min,糖化酶添加量200 u/g,淀粉酶添加量12 u/g,纤维素酶添加量25 u/g, 发酵周期120 h,此时乙醇得率达到15.7%(正交设计最优结果为9.2%)。  相似文献   
77.
为了探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旱作马铃薯生产中适宜的覆膜种植方式,以马铃薯"克新1号"品种为材料,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露地平播(CK)、平作行上覆膜(PZHS)、双垄全膜覆盖沟播(QFM)、起垄覆膜膜侧播种(QLMC)四种不同覆膜方式和保水剂对旱作马铃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保水剂还是不施保水剂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的马铃薯叶片Pn、Gs、Tr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块茎形成期达到最高值,Ci则呈逐渐降低的变化;QLMC、QFM、PZHS三种覆膜方式的马铃薯叶片Pn、Gs、Tr均显著高于CK,Pn较CK分别增加4.5μmol·m~(-2)·s~(-1)、2.6μmol·m~(-2)·s~(-1)、1.2μmol·m~(-2)·s~(-1),三种覆膜Gs较CK分别增加3.14 mmol·m~(-2)·s~(-1)、2.56 mmol·m~(-2)·s~(-1)、1.63 mmol·m-2s-1,Tr较CK分别增加0.31 mol·m~(-2)·s~(-1)、0.21 mol·m~(-2)·s~(-1)、0.09 mol·m~(-2)·s~(-1),Ci与之相反,三种覆膜方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且表现为PZHSQFMQLMC,较CK分别低9.92μmol·mol-1、21.23μmol·mol-1、30.31μmol·mol-1;三种覆膜方式的马铃薯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均表现为QLMCQFMPZHS,分别较对照增产35.96%、15.99%、15.68%,其中QLMC与CK和PZHS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同种覆膜方式下,施保水剂较未施保水剂的产量及叶片Pn、Gs、Tr高,但Ci则是未施保水剂的高于施保水剂的。综合分析覆膜方式与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关系,笔者认为,起垄覆膜膜侧播种可作为内蒙古阴山北麓旱作地区马铃薯覆膜种植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78.
紫果西番莲种子萌发及根部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番莲种子为试验材料,在不同的赤霉素浸种时间及不同种子处理方式条件下,进行西番莲种子萌发试验,并利用发芽种子的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将西番莲种子剥壳后置于MS培养基中萌发,是西番莲种子萌发的最适方式.根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0.5 mg/L2,4-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多为浅绿色,颗粒状,质地疏松.  相似文献   
79.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变化和人为等因素,我国东部沿海遭受大规模浒苔侵袭的现象时有发生。开展浒苔的沼气发酵研究,一方面可以使这种优质的大型海藻类生物质原料被合理高效地利用,变废为宝;另一方面可以丰富沼气发酵原材料的种类,达到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目的。该实验研究了不同颗粒大小(粗粒0.30~0.85 mm、中粒0.15~0.30 mm、细粒0.075~0.15 mm)和碱预处理法、热预处理法、酸预处理法对浒苔在高温条件下发酵产沼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温度为50 ℃、初始pH为7、接种率为10%、料液总固形物(TS)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厌氧发酵浒苔,粗粒组、中粒组和细粒组的浒苔挥发性固体(VS)产气率分别为386.9 mL/g、434.4 mL/g、436.5 mL/g。其中,中粒组比粗粒组产气总量提高了12.26%,细粒组比中粒组产气总量提高了0.49%。这说明粒度越小越有利于提高浒苔沼气发酵的利用率;在相同发酵条件下(同上试验),碱、热、酸预处理组分别比未预处理组产气总量提高13.14%、11.39%和3.63%。其中,碱预处理组的VS产气率最高,为493.3 mL/g,发酵过程中pH也较为稳定。因此,碱预处理法在提高浒苔厌氧发酵的沼气产量方面效果最佳。该研究的成果可为厌氧发酵浒苔生产沼气的工艺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国家级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对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合肥高新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测算和分析,说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已经很高,可供挖潜的土地总体上来说已经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