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5篇
  1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果园开沟施肥是在果园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之一,对果树的生长和水果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分类简述了国内外几种果园施肥开沟机械的作业方法和特点,并整理分析了果园施肥开沟机械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我国果园施肥开沟机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
针对目前果园液态肥注肥作业存在易伤果树根系、肥料利用率低、注肥不均匀等问题,为实现果园液态肥高利用率、横向均匀扩散施用,设计了一款气流引导式果园注肥机,以高压气流疏松土壤引导液肥扩散。分析了果树注肥作业要求及气流引导注肥作业原理,对注肥装置、注肥气液管路、注肥下压装置进行理论分析及设计。通过气流引导参数注肥参数交互试验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通气压力0.8MPa,注肥压力1.5MPa。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完成气流引导式果园注肥机的建模并完成样机的试制,在果园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肥机作业效果稳定,无液肥上溢现象,液肥纵向扩散范围264~320mm,横向扩散范围250~270mm,作业效率0.10~0.12hm2/h,满足果园液态肥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63.
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针对东北垄作区免耕播种玉米时存在机具堵塞严重、条带旋耕功耗大、垄上作业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提出了驱动圆盘破茬、限深轮稳定装置为一体的破茬开沟稳定机构,对本装置的关键参数进行了设计.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驱动圆盘玉米垄作免耕播种机通过性能好,破茬能力强.机具破茬深度约为87 mm,种肥间距稳定在48 mm时能够满足播种要求,播种施肥开沟器在主动圆盘开出的沟槽中进行二次开沟,减少了土壤扰动和动力消耗.与条带旋耕毛米垄作免耕播种机相比,油耗降低8.5%,地表动土量减少约50%.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非道路车辆的发展现状、动力种类、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形成机理及危害、国内外关于非道路车辆的排放标准等,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对于非道路车辆排放的试验研究、非道路用柴油机控制技术研究以及成果,找出国内在非道路车辆排放研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并结合中国非道路车辆的发展特点,为中国非道路车辆的排放研究及污染物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针对目前豌豆收获机械化技术在国内研究较少,为实现中国豌豆收获机械化配套作业,减轻劳动力投入,设计了一款豌豆割晒机械装备。首先对豌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豌豆收获作业存在的问题。然后基于TRIZ理论中"物-场模型"分析方法进行了切割系统及输送系统的"物-场模型"功能分析,同时采用"冲突解决原理"解决割晒系统中涉及的矛盾冲突,获得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依据豌豆植物特性对割晒机主要机构进行了创新设计。完成了豌豆割晒系统中割晒装置、防缠绕拨禾装置、输送铺放装置等关键设计方案求解。最后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建立豌豆割晒机模型结构,并加工出样机,在河南南阳、内蒙古商都、北京平谷3处试验田进行田间试验。田间试验结果 1表明,割晒机有较强的适应性,割茬高度小于40 mm,收割效率达到0.13~0.19 hm^2/h,北京平谷区试验中收割损失率仅4.96%,漏割率为4.78%。所设计豌豆割晒机作业效果满足农户需求,可为后续豌豆相关收获作业机械装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针对我国豌豆收获缺少适合机具的现状,为实现豌豆作物机械化收获,设计了4SZ-1.2型豌豆割晒机。首先,深入了解我国豌豆种植制度现状和豌豆收获技术要求,分析了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切割困难、输送堵塞、铺放缠绕等问题,设计的4SZ-1.2型豌豆割晒机主要由切割装置、防缠绕拨禾装置和输送铺放装置组成,能够有效实现豌豆作物的切割、输送和铺放作业;然后,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参数组合为前进速度1.03 m/s、割刀速度1.19 m/s、输送速度1.22 m/s、拨禾轮转速45.97 r/min;最后,进行了田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割晒机作业条铺整齐、割茬统一,漏割率为4.78%,收获损失率为4.96%,作业效率为0.185 hm2/h,能够满足豌豆收获要求。  相似文献   
67.
眼蕈蚊属双翅目(Diptera)眼蕈蚊科(Sciaridae),种类多,分布广。美国普遍发生的是Lycoriella multiseta(Felt)及L.mali(Fetch)。W.A.Steffan1973年报道,仅夏威夷群岛就将近40种,并对Ctenosciara hawaiiensis(Havdy)作了生态学研究;瑞士学者P.P.Kalberer1978年报道了对蘑菇的第一害虫Lycoriella  相似文献   
68.
为探究农机驾驶室内非常规污染物分布特征,该研究以东方红1804型拖拉机为对象,通过Fluent仿真与实际测试进行非常规污染物排放研究。结果表明:23℃静止密闭状态下,驾驶室横截面呼吸带和进风口中间截面区域内苯的平均质量分数仿真值为2.70 和3.03 μg/m3;拖拉机驾驶室内检测出的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烃、烯烃、醇、醛酮、酯类及其他化合物共241种,检测出的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的浓度分别为3.08、30.49、46.84、8.39和2.43 μg/m3,低于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大限值;驾驶室内人体呼吸区域的苯浓度试验值与仿真值误差范围在7.7%~10.0%之间,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变化趋势与仿真结果大致相同。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农机驾驶室内的空气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分布特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的颗粒物粒径分布不清、燃烧功率和空气量对颗粒物分布影响不明等问题,该文在生物质燃烧试验平台上,采用低压电子冲击仪(electrical low pressure impactor)设备,对玉米秸秆、棉杆、木质等3种固体生物质成型燃料分别开展了燃烧颗粒排放研究,重点研究了3种生物质成型燃料在不同功率下和不同空气量下的颗粒物的数量和质量分布。试验结果表明,3种燃料的颗粒物的数量峰值主要集中在4~7四级,占颗粒物总数量的70%以上;颗粒物质量峰值在7级和12级,占颗粒物总质量的50%以上。随着功率增加,颗粒物排放量先减小后增大,大粒径颗粒物增多,在14kW时颗粒物排放最少。随着空气量的增加,分布趋势不变,颗粒物总量减少。该研究为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的颗粒物排放法规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1981-1984年间,我们数次在栽培平菇的棉子壳料块上发现一种野生草菇。1983年4月20日在我所果园内过冬的棉子壳平菇料块上成片发生,子实体多是丛生少数散生,4月25日收一丛菇重800克,26日采摘一丛有35只重2100克,其中一只最大的菇有160克,6月1日收一巨型草菇,其菌盖直径30厘米,菌柄长22厘米,重达501克。象这样大型草菇未见有记载。该菌脆嫩可口,味美鲜香,如能人工栽培必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也将为食用菌大家庭的新秀。形态特征子实体如棒槌,菌体上部菌膜表面布满黄褐色片状斑块,菌体下部渐不明显,近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