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006年6月-2007年10月,从云南省16个地州随机采集的各种家禽、家猪的喉气管和口腔棉拭子样品7 901份,应用RT-PCR结合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抗原捕捉ELISA,检测H9N2亚型禽流感感染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阳性样品,克隆NA全基因并进行基因序列分和推导氨基酸的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2006-2007年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全省14个地州均有流行,感染宿主包括鸡、鸭、鹅和猪;分离的19个毒株中的13个鸡源和1个鹅源毒珠的NA全基因长1 407bp,编码469个氨基酸,同源性为96.1%~99.6%,是目前云南省流行的优势亚群;3个鸭源毒株、1个鹅源和1个猪源毒株NA基因长1 398bp,编码466个氨基酸,5个非鸡源毒株的NA基因的同源性为99%,构成云南目前流行的另一分支,推导氨基酸第61~63位3个氨基酸的缺失是与优势分支的特征性区别;2个分支间NA基因同源性为90%,与国内外其他毒株比较神经氨酸酶基因序列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32.
不同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秸秆还土方式对旱地土壤培肥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翻压与覆盖均有明显培肥土壤,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但两种还土方式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是引起牛鼻气管炎的病原。患病奶牛奶量下降,继发流产,其流产率有时高达50%。育肥牛主要影响肥育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急性发病期有10%左右的死亡率。本文对本病进行了病原分离和血清学诊断,以便为防治该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红壤旱地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结合表明,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25-50%有机肥加75%-50%化肥,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5.
2006~2009年自云南曲靖(YNQJ07、YNQJ08)、昭通(YNZT07、YNZT09)、楚雄(YNMD06)、保山(YNTC06)、红河(YNHH09)、怒江(YNNJ08)分离获得8株狂犬病毒,对其P和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已知国内外代表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云南狂犬病毒P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4.8%~99.4%和90.6%~99.3%;M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8.7%~99.5%和94.3%~100%;它们均属于基因Ⅰ型毒株,存在2个进化亚组群(Ⅰ、Ⅲ);YNTC06与泰国和YN0601H、YN0701H毒株遗传关系密切,属于亚组群Ⅲ毒株;其余地州分离毒株均属于亚组群Ⅰ毒株,进一步可划分为2个不同进化亚分支,YNMD06属于分支Ⅰ,与近年江苏、安徽毒株遗传关系密切;分支Ⅱ包括YNQJ07、YNZT07、YNQJ08、YNNJ08、YNZT09、YNHH09,与湖南、贵州毒株遗传关系密切。亚组群Ⅰ毒株已成为当前我国狂犬病流行的优势毒株,亚组群Ⅰ的第Ⅱ分支毒株在云南省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36.
采用RT-PCR技术对云南2007年-2009年采集的948份喉气管拭子或组织样品中新城疫病毒F基因进行检测,获得阳性样品65份,选择30份代表性阳性样品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新城疫病毒云南分离株F基因核苷酸与疫苗LaSota株之间的同源性为70.5%~99.8%,与F48E9株之间的同源性为70.7%~90.8%。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0株病毒中21株属于基因型Ⅶ,裂解位点氨基酸为R-R-Q-K-R-F,与传统认为强毒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相同;7株属于基因型Ⅱ,5株裂解位点氨基酸为G-R-Q-G-R-L,属于弱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排列特征,2株裂解位点氨基酸为R-R-Q-K-R-F属于强毒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2株病毒与9个基因型的同源性差异较远。  相似文献   
37.
河套地区覆膜与裸地玉米随地积温变化的生长动态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实测资料和Logistic方程,分覆膜和裸地两种情况建立玉米根系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随地积温变化增长的动态模型,模型均通过了0.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由模拟结果可见,覆膜玉米土壤耕层地温的增高,有效地促进了根系的生长,覆膜玉米根长、根干重、根数、根体积均比裸地玉米长(多)7.5cm、16.3g、17.5条、3.6cm^3;覆膜玉米株高、茎干重、叶干重、LAI、穗干重、地上部分干重也均比裸地玉米高(多)4.1cm、19.7g、3.2g、0.6、253.5g、455.4g。说明只要改善环境条件尤其是地温,就可以促进玉米生长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8.
为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管理,采用GPS定位、文献跟踪、资料收集、现地鉴定、数码拍照等方法,2010-2018年在青海省互助县开展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1)2010-2018年增或减古树名木数量没有变化,共有55株古树,全部为三级保护古树。以青杨、青海云杉居多,占总株数的90.91%。(2)古树名木全部以散生状态分布在乡村,4株为国家所有、48株为集体所有、3株为个人所有。(3)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全部为中等,生长正常的有40株、衰弱的有15株。(4)古树名木树龄分布范围在108~288a,平均154a;树高分布范围在9~36m,平均20m;胸围/地围分布范围在150~740cm,平均364cm;冠幅分布范围在5~25m,平均16m。(5)2018比2010年树高增加了2m、胸围/地围增加了2cm、平均冠幅增加了2m。最后提出了古树名木资源保护管理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云烟213、云烟214、云烟215、云烟216、云烟217、云烟87以及MSK326品种进行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等研究,结果表明:云烟215、云烟217株高比对照稍高,云烟215有效叶片数最多,茎围、节距差异不明显;经济性状表现:云烟215、云烟216、云烟217每667 m~2产值明显高于对照,各品种烟株长势强,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40.
猪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主要危害生长猪和育肥猪,造成猪只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而且猪群发病后由于免疫功能受抑制,猪只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降低,容易并(继)发各种感染,使养猪场损失进一步加大.引起本病的原因有很多,目前研究表明本病的发生不仅与猪圆环病毒2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巴氏杆菌等的感染有关,还与饲养管理、卫生消毒、应激和继发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