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介绍了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的林业生态建设情况和2005—2010年度林业生态监测和评估体系的建立、运行及成效,阐明了林业生态监测的技术要点和组织保障措施,综合论述了监测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2.
猪瘟病毒(CSF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边界病病毒(BDV)和长颈广鹿瘟病毒(Giraffe pestvirus)为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其病毒结构、抗原性和遗传特性密切相关。CSFV囊膜结构(糖)蛋白E2(gp55)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蛋白。囊膜结构(糖)蛋白Erns/E0(gp48)具有RNA酶活性,在病毒增殖及中和病毒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第二抗原蛋白。E2和Ens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介导CSFV对细胞的感染过程。本文综述CSFV囊膜结构(糖)蛋白Erns和E2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3.
猪瘟病毒E2糖蛋白A1抗原亚区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猪瘟病毒(CSFV)囊膜结构糖蛋白E2(gp55)是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及激发保护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抗原蛋白。E2存在4个不同抗原区(A-D),根据中和特性和保守性差异,将A抗原区进一步划分为A1、A2、A3抗原亚区,A1抗原亚区在不同猪瘟病毒分离毒株中高度保守且诱导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中和特性。本采用pRSET C载体,对A抗原区2744nt~2947nt(791aa~858aa)基因片段(EC)进行克隆、表达,并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研究发现:EC表达产物能与抗猪瘟病毒Alfort毒株E2蛋白的中和性单克隆抗体c2410发生特异性结合,且此结合能被猪瘟病毒抗原或阳性血清阻断。结果表明:A1抗原亚区位于E2蛋白791~858位氨基酸区域。  相似文献   
74.
1990年入夏以来,兰州市一奶牛场奶牛发生以肺炎、关节炎、乳房炎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为查清病因,我们对该场因病淘汰、死亡的奶牛进行剖检取材,经细菌学检查和动物试验,证明主要是化脓棒状杆菌引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5.
湖南农业大学专家名录──汤辛农汤辛农,男,1924年出生于湖南醴陵市,1955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主攻土壤学及土壤调查制图.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8年晋升为教授,在历年工作中除担任教学工作外,先后担任过湖南省政府参事室...  相似文献   
76.
我们在第一报中报道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分离鉴定,本报报道IBRV的形态观察。 材料和方法 一、病毒:为第一报中分离的IBRV,在MDBK传代细胞传7代以上,毒价稳定在10~7 TCID_(50)//ml,命名为92-Y-IBRV。 二、病毒细胞悬液制取 病毒细胞悬液分别为BK-E·IBRVF_1,BK-E·IBRVF_3、BK-E·IBRVF_8和MDBK_(94)-E·IBRVF_7及BK正常细胞悬液,分别编号为(a)(b)(c)(d)和(e)。 1.分别取(a)(b)(c)和(e)细胞悬液,CPE分别为70%和80%以上,毒价稳定,置  相似文献   
77.
用由南非蓝舌病国际研究中心引进的8个不同血清型蓝舌病标准病毒,经vero细胞复壮三代,离心纯化,测定毒价后作为免疫原。取16只健康绵羊,分成8组,每组2只,采用这8种不同血清型的细胞毒分别按静脉3ml/只、肘后皮下2ml/只多点注射,5天后按3ml/只自血移植的免疫程序人工感染。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ELISA)监测感染绵羊的抗体产生水平,制备标准分型知清,监测结果表明,初免后28天,除BTV-19呈弱阳性外,其余7型均呈强阳性,且抗体产生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制备出抗BTV的分型血清。  相似文献   
7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主要侵袭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为微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成员,存在7个不同血清型,病毒VP1蛋白抗原性差异是病毒血清型划分依据,而其编码基因(1D)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同型病毒拓扑型(Topotype)或基因型鉴别依据。采用O/A/C/Asia-1多重RT-PCR技术,对2006年自云南边境地区采集的120份动物组织样品,进行口蹄疫病原监测,检出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15份。对阳性样品中病毒VP1基因全序列进行扩增、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测序,并与已知代表性毒株进行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发现:云南边境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样品V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介于77.3%~98.7%,可划分为3个不同的拓扑型或基因型:中东-南亚型(ME-SA)或泛亚型(PAN-Asia)、古典中国型(Cathay)、东南亚型(SEA)。部分样品VP1蛋白表位43位、154位关键性氨基酸位点存在变异。  相似文献   
79.
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藏药中微量元素As、Sb、Bi、Hg、Cd、Se、Pb进行了研究,优化了仪器在动态碰撞反应池(DRC)模式的测定条件。方法检出限:Se、As、Sb、Bi、Hg、Cd、Pb分别为0.110、0.060、0.026、0.036、0.091、0.043、0.035μg/g,方法精密度RSD为4.9%~14.3%,加标回收率90.0%~110.0%。该方法适用于类似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0.
对云南省2个发病鸡场的组织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通过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和RT-PCR检测,证明分离毒株为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采用特异性引物经RT-PCR扩增F基因,纯化后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其进行测序。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云南省2株 NDV毒株F基因核苷酸与La Sota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6%,与国内外分离的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9.7%~99.8%,与F48E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9.0%~89.1%;F蛋白氨基酸与La Sota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3%~99.5%,与流行毒株SP13和NDV027344的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5%~99.6%,与F48E9株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2.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基因Ⅱ型,裂解位点氨基酸为G-R-Q-G-R-L,属于弱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排列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