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7篇
林业   7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63篇
  105篇
综合类   500篇
农作物   45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353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采集西藏林芝地区藏猪养殖场和散养藏猪腹泻物,采用细菌学方法分离鉴定藏猪源大肠杆菌后,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林芝地区藏猪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各种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诺氟沙星、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极敏感;对氯霉素、头孢唑林、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头孢西丁高度敏感;呋喃妥因中度敏感;而对万古霉素、青霉素、红霉素耐药。并检测出P基因,其检出率为100%。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科学用药措施,为西藏林芝地区藏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大豆新品种中黄30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大豆新品种中黄30在承德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试验采用回归设计法,设种植密度18.0万、22.5万、27.0万、33.8万、36.0万和45.0万株/hm 2计6个处理,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和产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试验设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大豆虫食率、褐斑病率和紫斑病率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其中密度为22.5万株/hm 2时,3种病虫害的发生率均最低,分别为0.4%、0.5%和0.1%;大豆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产量与种植密度的二次回归方程为 Y =-2731.4259+358.9022 X-5.0335X 2。本研究条件下,密度为33.8万株/hm 2时大豆产量最高,为3801.667 kg/hm 2。  相似文献   
33.
绒山羊是以放牧为主的草食家畜,天然牧草、灌木枝叶等都是绒山羊的主要饲料来源,适宜长年放牧,但是要使绒山羊获得较高的生产水平和繁殖性能,枯草期进行合理的补饲仍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34.
本论文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牛大肠杆菌进行初步鉴定与药敏试验,发现西藏林芝地区牛大肠杆菌存在耐药现象,提示临床治疗以及平时预防应慎重选药,以提高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是随着都市居民休闲旅游多样化需求的不断发展而衍生出的新型旅游业态。陕西省曲江市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和特点,重点构建了“两带三区”休闲农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园区129个,休闲农业园区达到96家。其中,  相似文献   
36.
抗稻瘿蚊品种多抗1的抗性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定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稻瘿蚊是亚洲稻区主要害虫,采用抗虫品种进行防治是最理想的方法。1993~1995年,广东省农科院与国际水稻研究所有关专家紧密合作,对能抗华南4个稻瘿蚊生物型的品种多抗1作进一步抗性遗传分析,确认多抗1对中国稻瘿蚊生物型1和4的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这个基因暂定名为GM—6(t)。以多抗1×丰银占1组合的F3代160个家系作基因标记,据DNA库分离个体分析(BSA)原理,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物OPM6(1.4kb),首次成功地标记了这个抗性基因。随后多态性扩增产物经~(32)p标记,用作探针,检测另一个参考作图群体IR64×Azucena,将这个抗性基因定位在水稻第4条染色体上,位于RG214和RG163两个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标记之间。应用这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可能不必通过稻瘿蚊的直接筛选,快速准确地选育抗稻瘿蚊品种或进行抗性基因累加。  相似文献   
37.
1985~1988年,对桃树进行了多效唑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采取叶面喷布,还是土壤施入,都明显地抑制了桃树新梢的生长,因品种和使用浓度的不同,可减少新梢生长量20%~90%,其抑制作用可持续2~3年;与此同时,促进了当年花芽的形成,而对果实大小和产量则无显著影响。此外,对某些品种可促使其果实提前成熟或提高其早期采收量。本文还对多效唑的使用方法、时期和剂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8.
39.
40.
仔猪、幼驹及犊牛等大肠杆菌病是危害畜牧业发展较大的一种疾病。为了预防本病的发生,我们于1978年—80年研制出了大肠杆菌菌苗,经近两年现地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实验情况报告如下。 实验材料 1.菌株来源:系由长春和牡丹江地区七个单位内死亡的仔猪、幼驹及成牛的肝、脾、胃内容物、粪便及膣腔分泌物中分离,并经形态观察、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及毒力测定等,鉴定出的14株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