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0篇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向日葵杂种优势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Helinthus annuus)具有强大的杂种优势,早为人们所认识。但由于它的花器特点(小型花、完全花、单实果)和花序结构特点(小花密聚型盘状花序),难以用人工去雄方法利用其杂种优势。六十年代末,法国育成了第一个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揭开了向日葵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尔后十余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个以应用杂交种为中心的空前的大发展的形势。我国急起直追,在八十年代初实现了三系配套,育成了自己的杂交种。但是,向日葵杂种优势的利用,毕竟时间较短,有关理论研究资料较少。为了配合我国向日葵生产和育种发展的新形势,我们在1980~1982年进行了向日葵杂种优势表现规律的研究,这  相似文献   
22.
高粱籽粒赖氨酸含量基因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品质一直是育种家们追求的重要选种目标。关于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品质的遗传研究已有若干报道、,但涉及高粱籽粒蛋白质品质方面基因效应的研究报道并不多。组成高粱籽粒总蛋白的4种组分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谷蛋白)的含量比率决定蛋白质的品质,其中赖氨酸作为必需氨基酸,是第一限制因子,研究其遗传规律对高粱籽粒蛋白质改良有重要意义。我们从1988~1990年应用 Hayman 模型对高粱籽粒总蛋白及其4种组分蛋白和赖氨酸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基因效应研究,本文是有关赖氨酸含量部分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3.
导言高粱,作为人的一种主食和家畜的饲料,都须强调其遗传研究,因为有关遗传的知识是作物育种的前提。作者对品种 M35—1与 PMS1036正反交的 F_2分离世代的一些性状的遗传做了研究,本文报道了其中一部分性状的遗传行为。材料和方法将亲本M36一1和PMS1036以及它们的  相似文献   
24.
高粱在植物界中是具有许多特点的物种。在禾木科中它既具有该科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特性。高粱属植物类型繁多,性状分化甚为惊人,应是分类学、遗传学以及进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以遗传研究而论,经过本世纪八十年的努力,现代遗传学已由因子学说发展到分子遗传学阶段,人类在了解和干预生物遗传性方面,取得了巨大  相似文献   
25.
为解决现有水稻育秧方式存在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参考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要求等相关行业标准开展试验测试,分析育秧播种机的铺土均匀性、播种均匀性和机具的整体作业质量。结果表明,该机在播种作业过程中只需驾驶员和辅助人员两人即可完成,每小时可播种4 000盘以上,具有用工少、生产效率高、播种质量高等特点。该机采用直径为160 mm的大直径外槽轮式排土辊和直径为110 mm的大直径、大窝眼式排种辊,满足了水稻育秧底土量和播种量较大的要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育秧盘内不同点的底土铺土厚度变异系数均小于6%,每盘播种均匀度和总播种均匀度均在90%以上,按插秧时对应切块位置测得的每格播量合格率均≥85%,作业流畅、性能稳定,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生产要求。研究表明,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挂接在插秧机底盘后,可一次完成在水稻育秧盘内均匀铺底土和播种作业。  相似文献   
26.
高粱籽粒蛋白质及其组份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令旗  张文毅 《作物学报》1992,18(5):352-358
本文以格里芬双列杂交模式Ⅱ设计,分析了高梁籽粒粗蛋白质含量及其4种组份和赖氨酸、色氨酸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粗蛋白、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谷蛋白、赖氨酸含量等6个品质性状的σ_(gca)~2和σ_(sca)~2均达1%或5%显著平准,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的共同作用,其中加性基因效应作用占优势;色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水平惯性振动播种机的原理,建立了排种器的振动模型。利用动力学分析法求出了种子在种盘上滑移的条件,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水平惯性振动播种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高粱穗结构的遗传研究 Ⅱ.分离世代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显性表现、亲子回归以及表型值和优势值的相关,已在《Ⅰ.杂种一代的遗传表现》中述及。根据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适当选配的组合,在杂种一代可以综合两亲的优点同时产生杂种优势,并可直接用于生产。而在常规品种和杂交种亲本系的选育程序中,只有通过分离世代的选择和必要的控制授粉(自交、回交)才能获得遗传稳定的品系。高粱花序是多种性状的复合体,遗传因素复杂,在遗传距离较远的杂交组合中,其分离世代的变异尤为繁复。应在具体分析穗结构各性状遗传表现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其总体遗传规律,从而获得理想穗型。  相似文献   
29.
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机械化是发展水稻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其中种植机械化又是水稻机械化的难点,因此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点.分析研究十一五这五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十二五期间要面临的问题,认为要实现2015年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必需依靠行政推动,充分发挥农业部水稻专家组的作用,解决双季稻区的机械化种植农艺与农机结合的问题,加快农业装备的研制与改进.  相似文献   
30.
吸盘式水稻育秧播种器吸孔气流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分析吸盘式水稻育秧播种器工况参数和吸孔结构参数对种子吸附性能和吸孔堵塞的影响,运用ANSYS12.0/Fluent软件对3种形式的吸孔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气流场进行仿真分析。数值模拟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分析表明吸孔导程对吸孔吸种空穴率和重吸率的影响较小,但减少吸孔导程有利于减少吸孔堵塞;吸种孔最大吸种距离在2mm左右;仿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吻合。该研究对吸盘式水稻育秧播种器吸种孔优化设计和工作参数选择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